以水养水 长饮幸福水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重点领域公开 > 乡村振兴

以水养水 长饮幸福水

发布时间:2020-06-22 17:03:37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非常感谢水务局的同志,现在24小时打开水龙头都有自来水。”说话的是花溪区高坡乡掌己村的村干部刘昌珍。

“曾经为了这个村的饮水安全,我们两家单位可没少斗智斗勇啊。”花溪区水务局副局长刘荣祥开玩笑说。

这是近期花溪区水务局工作人员按照贵州省委关于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工作部署到高坡乡排查饮水安全发生的一幕。

说到“斗智斗勇”,还得从去年5月说起。那时候,刘荣祥刚刚调任花溪区水务局副局长,当听说花溪区高坡乡掌己村村民饮水困难的事情后,他很是疑惑“花溪区年均降水量是1200毫米,居然有村民守着饮水工程没有水吃?”早在2011年,为解决掌己村140余户近700人的饮水问题区水务局就投资了20余万元建设电力提水人饮工程。

当天,刘荣祥就带领工作人员到掌己村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刘荣祥表示心情很沉重。原来,人饮工程完工后很快成了摆设,开始天天“晒太阳”。当地降水丰富,泉眼出露多,几乎家家户户都建了“自流水”,村民们觉得就应该“靠水吃水”,吃水交水费那是不能接受的。有村民在翻地建房的过程中破坏了工程供水管,对此却熟视无睹;甚至有村民隔断供水管补接到自家“自流管”上。长此以往,原有的人饮工程就报废了。但遇到初春天干少雨,泉眼枯竭,村民就不得不到几百米外的小水井去挑水,吃水就成日常生活最困难的事情。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刘荣祥明确表示要“先建制度,再建工程”,只有村里面把管水制度建好,水务局才会上马工程措施。随后刘荣祥一行离开村委会,走到农户家中,与村民攀谈聊天。他表示“饮用自流水既不能保证水源,又没有办法进行集中采样检测和消毒,大家饮水的安全保障不了;如果建了工程,村民不交水费,村里不予管护,设施就会报废,大家又是无水可用”。村民深有感触的说,有些家里劳动力出去打工,留下老弱妇孺,天旱时就得三五家结对互相帮衬出去找水,人挑马驮的,也真是遭罪,如果能有安全可靠地入户自来水,交水费也是应该的。

2019年6月,掌己村两委就明确专人对用水设施进行管护;制定水费收费制度:每户(表)村民预交100元水费,每户(表)每月收取7元的设施管理费(含2吨水),用水2吨以上按照3元/吨的价格收取水费,每年收取3次。同时明确收取的水费除了必要的耗电等费用开支外,全部上缴村集体账上,用作专项水利维修基金。同月,村两委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还把用水管护制度写进了“村规民约”。

2019年7月,总投资30万元的掌己村人饮安全提升改造工程上马,经过40多天的紧张施工,完成管网铺设、设备更换及设施维修,实现竣工通水,整个村子的用水终于恢复了正常。

2020年的这个特殊春节似乎很漫长,大量返乡的村民滞留了家中,掌己村的人饮安全工程经受住了考验。

2020年的初夏,花溪区降水量较历史同期偏低了四成,掌己村的人饮安全工程同样坚挺。

近年来,花溪区投入了近4000万元资金不折不扣地执行中央关于脱贫攻坚中“饮水不愁”的各项工作部署,全区1063户3630人贫困户均实现了饮水安全的目标。随着工作的深入,逐渐意识到,饮水安全“刚性”的工程短板好补,但饮水工程的管护不到位却成了保障饮水安全“最后一公里”的最大“软肋”,水费收缴更是其中的“痛点”。针对这一情况,花溪区不仅制定印发《花溪区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工作方案》,还成立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挂牌督战工作专班,统筹协调全区脱贫攻坚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对存在的管护制度不健全和未收取水费等建立问题台账、逐一整改销号,对全区的农村管水人员技术培训,实现全员持证上岗。

花溪区水务局局长宫连虎表示,下一步在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在补短板的同时,还要强监管,建管并重、建立健全用水制度,把国家投资的人饮工程,真正建设成为惠民利民的幸福工程。(通讯员:王向栋编辑:何菲菲尹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