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网站
从历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
2024-10-10 17:40来源信息:
花溪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始终关心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始终把民族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2021年,召开了5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事实证明,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推动中国少教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上,展示出难以替代的、巨大的推动作用,确保了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有序进行和良性发展态势。
在2021年8月27至28日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回顾了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习近平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要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要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中,深入总结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的成功经验,深化对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研究。
1992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我国民族工作的一项根本任务就是坚持各民族大团结,维护并促进祖国的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神圣职责。
1999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在跨世纪发展的征程上,我们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做好民族工作,加强民族团结。全党同志必须把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工作的行动纲领。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民族问题始终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处理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也决定了民族工作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一项重大工作。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形势下的民族问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各民族共同维护好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不断实现各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各民族根本利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才能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重要思想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增进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自觉认同,夯实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思想基础,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变化,按照增进共同性的方向改进民族工作,做到共同性和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做好做细做扎实。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征程上,全国各族人民要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