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2020年国际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花溪区2020年国际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政策解读

发布时间:2020-10-12 15:20:00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一、起草背景

今年10月13日是世界第31个国际减灾日,主题是“提高灾害风险治理能力”,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的重要论述,尤其是2016年7月28日在河北唐山考察时的讲话精神,以国际减灾日活动的实施为契机和切入点,进一步提高全区灾害风险治理能力,根据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0年国际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减办发2020〕29号)和省、市工作要求,起草了《花溪区2020年国际减灾日活动实施方案》。

二、指导思想

与国家、省、市一致。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教育系列活动

活动内容的安排是结合上级工作要求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尽可能广泛的开展宣传,让防灾减灾知识普及到更多的民众为工作目标进行确定的,方案分别对乡(镇、街道)、各相关单位、电视、公交、出租、班线车宣传、文化旅游经营单位宣传、商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宣、学校宣传、进农村、进社区等宣传活动进行了明确。

(二)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于自然灾害,要“从减轻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今年以来,国家、省、市分别安排部署了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普查工作,鉴于灾害风险隐患是动态的排查治理也应该是动态的实际,在国际减灾日活动中,对开展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活动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以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的动态化推进,不断降低灾害风险。

(三)推进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建设

综合减灾能力建设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因此,在国际减灾日活动安排中,把防灾减灾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明细安排,促进各单位防灾减灾法定职责的履行,进一步提高基层综合减灾能力和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四)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报道力度

旨在通过加大防灾减灾宣传报道,营造更加良好的防灾减灾舆论氛围。

(五)提高突发自然灾害应对处置能力

1.由于目前地震的短临预报仍是科学难题,应对地震最有效的方式是灾前的防御,制定地震应急预案并演练,是提升地震灾害防御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方案对乡(镇)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并开展地震应急演练进行了明确的安排。

2.当前即将进入贵阳市森林防火期,因此,对森林防灭火应急预案修订和演练工作进行了安排。

3.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需要进行人员疏散和安置时,要确保灾民能得到科学和安全的安置,必须要在灾前完成符合国家安全性标准的自然灾害避难场所(地)的遴选,这是灾前应急准备的一个十分关键的环节,因此,在方案中对自然灾害避险场所(地)遴选进行了安排。

(六)扎实做好当前灾害防御工作

防灾减灾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因此方案中对扎实做好当前灾害防御进行了再强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