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花溪之夏避暑季|花溪:生态种植绘就乡村振兴“莓”好画卷
盛夏八月,花溪区高坡苗族乡摆龙村生态蓝莓园迎来今夏最繁忙的采摘季。占地200余亩的蓝莓园中人影攒动,深紫色的果实缀满枝头,果霜覆盖下的浆果散发着清甜香气,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体验这场“舌尖上的山野盛宴”。

高坡生态蓝莓园坐落于海拔超过1500米的花溪区高坡乡摆龙村,依托当地昼夜温差大、土壤富含有机质的自然优势,种植了奥尼尔、米斯蒂等优质蓝莓品种。技术人员采用人工除草、悬挂黏虫板等物理防虫手段,全程生态管护,确保果实绿色无污染。每颗成熟的蓝莓直径达12至15毫米,果霜均匀,入口爆浆,甜度可达14°以上。这种生态种植模式不仅保证了蓝莓的品质,还使采摘期从5月20日延续至8月底,成为贵阳采摘持续时间最长的蓝莓基地。


周末的果园入口排起长队,带着孩子的游客提着采摘篮,争相体验现摘现吃的新鲜感。“20元一斤很实惠,孩子玩得开心,我们也吃得放心。”来自铜仁的游客王女士边摘边说。这样的场景每日上演——工作日约500人、周末超800人的客流,让停车场座无虚席。为满足游客需求,园区新开设的农家乐座无虚席,提供采摘后的休憩用餐服务,让游客在品尝蓝莓的同时,还能享受地道的农家美食。

高坡生态蓝莓园负责人王福学介绍:“今年亩产量在500到800斤之间,总产量超过十万斤,总产值约200万元。”蓝莓园的火爆,不仅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成为村民增收的“金果子”。
园区经济效益切实惠及当地村民。30余名摆龙村村民在基地固定务工,采摘旺季人均月增收2400元;村集体通过土地流转和分红机制,年增收达15万元。此外,果园还与周边酒厂、烘焙坊合作,将蓝莓深加工为果酒、糕点等产品,产业链逐步扩展。

这种农旅融合模式,与周边的摆弓岩瀑布、石门花海、扰绕露营基地形成联动效应。游客可体验采摘蓝莓、溯溪峡谷、草原观星等多元山野乐趣,感受“白天赏花、夜晚观星”的独特体验。“这里比市区凉爽多了!”参与亲子活动的游客感慨。随着蓝莓园人气攀升,高坡乡已成为游客避暑养生、亲子游玩的热门目的地。

据悉,花溪区以“花小莓”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推动蓝莓种植标准化、规模化。目前,全区蓝莓种植面积已达500亩,覆盖高坡、马铃、燕楼等乡镇,形成了集采摘、研学、康养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示范带,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在这片充满希望的蓝莓园里,生态种植不仅淬炼出山间珍果,更绘就出一幅乡村振兴的“莓”好画卷。(来源:天眼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