撂荒地变身“聚宝盆”!花溪农旅融合点“红”乡村新经济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撂荒地变身“聚宝盆”!花溪农旅融合点“红”乡村新经济

发布时间:2025-08-02 01:48:38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炎炎夏日,马铃乡平山大坡的凯坝辣椒种植基地呈现出一派生机:500余亩复垦土地上绿浪翻涌,红彤彤的辣椒缀满枝头。“谁能想到,这里去年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基地负责人陈飞介绍:“通过‘1+1+N’模式整合土地资源,我们不仅让荒地变良田,今年亩产可达2500斤,每斤收购价约3.5元。”

据了解,该基地种植的辣椒品种以肉质肥厚、氨基酸含量高著称,被誉为“辣椒味精”,是本地鸡辣椒、肠旺面等美食的核心原料。在凯坝村核心产区带动下,全乡辣椒种植面积突破2000余亩,年产值达2000万元,昔日的500亩撂荒地变身“聚宝盆”。

2024年,凯坝村成立贵阳裕农汇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间冷库、购置2台烘干设备。“去年7月投产至今,已加工鲜椒20000斤,产出糟辣椒7000斤、干辣椒4000斤,实现产值10万元。”陈飞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在基地规划观光采摘区,推动“椒田变景区”。

花溪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同志向记者介绍,为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区农业农村局从政策和技术上均给予大力支持,在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的同时,提高了耕地利用率。截至目前,全区累计种植辣椒12000亩。其中2025年新增辣椒种植1000余亩,其中凯坝核心区占500亩、青岩镇300余亩、麦坪镇200余亩。

下一步,区农业农村局将持续做好辣椒产业发展规划,深化与科研院所在新品种、新技术应用的合作,同时积极发展辣椒加工,全面提升辣椒附加值。

从复垦撂荒地到连片产业基地,花溪区正构建“种植+加工+旅游”的全产业链。凯坝基地的红辣椒不仅为农户带来真金白银,更孕育着集生态种植、加工体验、美食旅游于一体的农旅融合新模式。按规划,明年游客可在此体验从采摘到制作地道的“椒香之旅”,让特色产业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融媒记者:蒋义 实习:黄鑫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