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美花溪·桃李芬芳 | 薛媛:点亮每个“独特灵魂”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花溪新闻

秀美花溪·桃李芬芳 | 薛媛:点亮每个“独特灵魂”

发布时间:2025-10-23 01:02:59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在教育这片沃野上,总有这样一群躬耕者,他们以师德为帆,以仁爱为舟,守护每一株幼苗的成长。贵州大学附属中学薛媛老师正是其中一员。十八年来,她始终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信条,以个性化教育为径,以温暖陪伴为舟,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家长心中的“定心石”,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师的责任与担当。

师德为基:零事故背后的初心坚守

“师者,人之模范也。”在薛媛老师看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品格的塑造。从教以来,她将“坚守初心、恪守底线”作为基本准则,把师德师风融入教育教学的每个环节。课堂上,她是严谨细致的授课者,对每一个知识点反复打磨,力求深入浅出;生活中,她是以身作则的示范者,言行一致,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何为责任、何为正直”。

多年来,薛媛老师不仅保持着“零教学事故”的记录,更从未出现过任何违反师德师风的行为。这份对职业操守的敬畏与坚持,为她后续开展个性化教育、深耕育人实践打下了坚实基础。

因材施教:“一生一档案”背后的教育匠心

“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这是薛媛老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为了更好地了解每一名学生,她创新推行“一生一档案”管理模式。从接手新班级的第一天起,她便为每个学生建立专属档案,其中不仅记录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经历,还细致标注了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甚至包括“喜欢的鼓励方式”“容易受挫的领域”等情感细节。

这份档案,成为她因材施教的重要依据。面对内向敏感的学生,她多以“私下沟通+正向激励”的方式,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她则通过“任务驱动+小组合作”的模式,引导他们将精力转化为学习动力。

而她教育理念的深刻实践,在她接手一个“问题班级”时得到了充分展现。该班级曾因纪律涣散、学生问题集中,出现过“一节课17人逃课”的局面,成为全校皆知的“烫手山芋”。薛媛老师毅然扛起责任。她没有急于整顿纪律,而是花了两周时间,逐一查阅学生档案、与每名学生谈心,并利用课余走访家庭,全面把握症结所在。

随后,她采取分层引导策略:对经常逃课的学生,通过“兴趣引导+家校协同”帮助其树立目标;对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利用课后时间组织“互助小组”,亲自辅导;对有特长的学生,则鼓励参与校园活动,重塑自信。经过两年精心培育,这个班级不仅班风焕然一新,更在中考中跃居同层次班级第一名,实现了从“问题班级”到“进步典型”的完美逆袭。

亦师亦友:以陪伴温暖成长之路

在学生眼中,薛媛老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可以交心的“大朋友”。她始终认为,师生之间应是“并肩同行的伙伴”。无论学生成绩优劣、家庭背景如何,她都一视同仁,给予同等的尊重与关怀。

课堂上,她以生动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她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惑,为他们排忧解难。曾有学生在日记中写道:“薛老师不像老师,更像一个知心朋友。每次遇到困难,只要想到她,就觉得有了底气。”这份信任,源于她日复一日的真诚付出,也成为她教育成果中最温暖的一笔。

教研相长:做教育创新的奔流者

薛媛老师深知,“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须有一片海”。她在教学之余,积极参与各类教研交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她所带班级的学科成绩常年位居年级前列,而她并不满足于此,主动将教学实践转化为研究成果。

近年来,她先后参与《初中劳动课程探索》《校园文化建设》《新时代中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创新研究》等多个省、市级课题,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为中学教育实践提供了有益借鉴。这些成果也在学校得到推广应用,深受师生好评。

从坚守师德到探索个性化教育,从温暖陪伴到持续钻研,薛媛老师用十八年的教育实践诠释了“教育的真谛在于以心育心,以责育未来”。她说:“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星星,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发出属于自己的光。”未来,她将继续以爱为犁,以责为种,在那片名为“教育”的田野上耕耘不辍,守护更多梦想茁壮成长。(融媒记者:蒋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