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关注我区花溪湖公园:打造城市生态新名片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花溪新闻

《贵州日报》关注我区花溪湖公园:打造城市生态新名片

发布时间:2025-10-10 07:25:30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国庆中秋假期,贵阳市花溪区的花溪湖公园正式开园,近350亩的湖面碧波轻漾,崭新的步道与小桥上,游人络绎不绝。据统计,国庆中秋假期,公园日均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成为市民休闲的热门去处。

站在公园北区,难以想象这里低洼易涝、水质堪忧的旧貌。公园的建成,也是从环境痛点到生态亮点的重塑。

“我们始终坚持生态治理与水利功能并重。”负责公园建设的贵州林城西湖生态文旅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符浩介绍,项目通过系统性的水资源调配与水生态治理,引入花溪河清澈活水,打造出这片碧波荡漾的湖面。

在生态修复方面,截污干管如“锁”般封住周边污水直排;初期雨水池有效收集处理高污染雨水,变废为宝用于绿化灌溉;创新的净化系统对污染物进行分级截留与深度处理,守护水体健康。

公园还构建了以水生植物为核心的水体净化系统,显著增强了湖体的自净能力。多项治理协同发力,使水质从原有的V类及劣V类稳步提升至Ⅲ类及以上。同时,一套集水情测报、水质监测、自动化控制与数据运维于一体的智慧运维系统,如同隐形的“生态管家”,监测湖体水质与水情。

花溪湖公园的魅力,远不止生态治理,还有浸润在景观中的人文温度。公园以景叙事,以情动人,将自然空间转化为一段段温暖的情感旅程。

“从‘遇见溪湖’的初识,到‘依依花园’的留恋,走过三秋桥,跨越相思桥,最终抵达知心桥。”符浩介绍,这一系列景点的起承转合,宛如诉说从初见、倾心到白首的爱情诗篇。设计者更将历史名人的爱情佳话巧妙织入景观,让建筑与场景承载可触摸的人文记忆。

这份人文关怀,也投注在对生物多样性的守护中。“我们通过土方堆坡与精细水位调控,为鸟类营造了一片安全、舒适的栖息与觅食天堂。”符浩指向湖心的“栖川鸟屿”介绍,那里乔木与果树错落有致,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源与理想的筑巢家园。

而由花溪区旅发公司布设的新晋网红打卡点“湖畔·桥洞咖啡”,则将这份自然意趣与城市休闲巧妙融合——藏身于桥洞之下,设计别具匠心,空间可容纳近百人同享闲情,日售咖啡约500杯。家住公园附近的吴有富由衷感慨,“沿湖散步,累了就坐在桥洞下喝杯咖啡、看看风景,真是幸福感满满。”

市民的认可,正是对花溪湖公园以生态为底、以人文为脉建设理念的最佳褒奖。这里不仅为城市增添了一处诗意栖居地,更以完善的设施与人性化的设计,成为承载市民幸福生活的温暖空间。(来源:贵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