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溪 |【文明培育】花溪区:“小妙招”推动“大变化”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花溪新闻

文明花溪 |【文明培育】花溪区:“小妙招”推动“大变化”

发布时间:2025-09-29 06:57:23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今年以来,花溪区动员群众主动参与卫生家庭建设,巧用七个“小妙招”,在城乡全面掀起家庭卫生建设行动热潮,实现环境面貌“颜值”与“内涵”双提升。

建好“小阵地”

发挥全区210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阵地作用,确保工作在村(社区)能落脚,有队伍、有阵地、有资源;区级在融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号开设“卫生家庭建设展播”专栏,乡(镇、街道)开设“晒晒我的家”专题,各基层党组织将卫生家庭建设内容纳入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的学习内容,结合“会议+入户”“线下+线上”的宣传模式,在村级文化广场宣传栏、村民微信群、抖音号进行广泛宣传,将卫生家庭的评选结果在村级“红黑榜”上进行公示并定期更新,促进黑榜家庭向红榜家庭看齐。

搭建“小平台”

通过村民议事会、村小组会议和“坝坝会”等形式,党员干部讲政策定目标,群众讲怎么干,通过拉家常、问答式、讨论式等形式与群众沟通交流,征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对卫生家庭建设等问题进行现场答疑,并承诺建立“问题台账”,限时解决群众诉求。区妇联推送家居收纳小妙招小视频、清溪街道“小板凳”议事会、孟关乡沙坡村“攻坚小队”、马铃乡巾帼志愿者宣传队、麦坪镇快板宣传队等多支队伍,通过“坝坝会”、短视频、小短剧等形式分享经验做法,展示卫生家庭新风尚。

办好“小评比”

将卫生家庭建设的内容纳入村(社区)公约,“规”出文明,“约”出新风。村级发挥自治功能,建立评比小组,开展“卫生三评”主题活动,通过“户自查、组互查、村总评”的三级联动机制,一评个人卫生常“爱护”,二评家庭卫生应“维护”,三评公共卫生需“管护”。在“清垃圾、清杂物”环节,重点查看农户自觉清理房前屋后堆积的废弃农具、陈年杂物,拆除违规搭建的储物棚;在“改厨房、改厕所”过程中,重点查看灶台清洁、餐具收纳、厕所通风除臭等情况。在居住环境方面,重点查看家庭内部环境卫生。通过卫生评比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对表现优秀的家庭进行表扬,对整改不到位的家庭进行指导,评比成绩不好,家庭卫生不干净,在村里“没面子”。通过推荐,寻找出卫生家庭示范户545户,带动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卫生家庭建设中来。下一步,将建立长效机制,避免“评比一阵风、过后就放松”。

用好“小积分”

全区以乡(镇、街道)为主体,以村(社区)为基础,结合各地特点推行“积分制”发挥激励约束作用。如:黔陶乡马场村将“积分制”与产业发展相结合,以产业发展红利激励约束村民自觉开展卫生家庭建设;马铃乡制定《卫生家庭积分管理办法》,将卫生家庭建设的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驻村干部和党员包户”三级网格动态推进“积分制”,村民用“积分”兑换日常生活物资;燕楼镇思惹村、燕楼村与实体店商家合作,百余件商品可以用微信小程序兑换积分优惠券,实实在在为村民带来实惠。

组织“小活动”

积极发动村干部、巾帼志愿者、党员等主动参与家庭清洁工作,以“一户带十户”模式扩大覆盖面,推动形成“家家讲卫生、人人爱整洁”的良好社会风尚。今年以来,花溪区开展健康讲座290余次,12000多名群众参与;组建志愿服务队伍50余支,累计发动党员干部、团员青年、热心群众5400余人参与政策宣传、协助开展清理乱堆乱放、清理生活垃圾、家政培训等志愿服务;多形式宣传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销售订单400余单,100余户家庭进行家电更新。各乡(镇、街道)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动员群众广泛参与,高坡乡苗汉双语宣传随电波传递百姓家、青岩镇“红色物业”工作队、久安乡“婆婆嘴、碎碎念”,通过跑腿干部进家门逐户宣传,激发了群众自觉维护环境卫生、共建共享美丽家园的主人翁意识。

提升“小技能”

全区卫生家庭建设行动分层分类开展针对性培训。一方面,针对“零基础”村民开展入门培训,聚焦农村家庭高频清洁场景,如庭院杂物规整、厨房油污清理、卫生间异味处理等,邀请有经验的家政公司现场演示。另一方面,针对有提升需求的家庭开展进阶培训,内容涵盖垃圾分类细化、家居收纳技巧、庭院简易绿化等。以“理论+实操”形式,讲解家居清洁技巧、物品收纳整理方法等提升家庭收纳整理的实用技能。今年以来,开展“两清两改两治理”暨卫生家庭建设行动培训20场,重点培训妇女群众580余人。通过“示范户+结对帮”模式,组织先进家庭与后进家庭结成帮扶对子,带动更多农户提升卫生标准,形成“先进带后进、后进赶先进”的良性循环。

培养“小帮手”

秉持“小手拉大手”工作理念,积极开展“花溪·少年说”“文明课堂”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将卫生、健康、文明理念深度融入幼儿园及中小学的思政课、班会课和劳动教育课,全区280余所学校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实践引导,推动13万余名学生成为家庭卫生建设的桥梁纽带,带动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卫生家庭创建。此举聚焦改善家居环境、提升健康意识、培养良好卫生习惯三大目标,以“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为行动路径,逐步形成家校社协同联动的卫生健康促进格局,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提升群众卫生素养贡献教育力量。

卫生家庭建设七个“小妙招”,激活群众主动参与力量,让村落整洁有序,庭院归置有序、道路干净通畅、环境清新宜人,营造“我参与、我共享、我快乐”的卫生家庭建设浓厚氛围。 (区文明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