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教育局2022年控辍保学工作总结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策部署和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实现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教发〔2021〕4号)精神,进一步完善教育保障机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利,持续巩固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现就花溪区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义务教育基本情况
花溪区(含贵安)辖6镇6乡9街道办事处,全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54所,其中小学100所,初级中学20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0所,完全高中7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7所。在校学生111753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80475人,初中在校学生31278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精准摸底,妥善安置。组织各学校精准排查,利用公安系统、学籍系统等数据比对摸清底数,建立适龄儿童台账,对疑似辍学学生实行“一生一案”销号管理,确保全区义务教育学生全部入学。进一步健全完善控辍保学联控联保机制,持续压实“双线”责任制和“七长”负责制。在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区教育局进一步优化控辍保学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控辍保学闭环管理体制,加强与乡(镇、街道)、民政、公安、人社等部门的配合,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花溪区按控辍保学政策不变、标准不降、力度不减,确保除身体原因不具备学习条件外,脱贫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的要求,区教育局向区外疑似辍学学生户籍地教育局发送《关于配合做好异地就读辍学学生劝返复学工作的函》,并明确对方在时间节点内先对就读情况进行回函。同时,各学校精准、规范运用省教育厅《控辍保学劝返复学工作指南二十条》,“一生一策”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劝返,截至目前花溪区已实现辍学学生常态化动态清零。
(二)坚持执行区级“日报告”制度。区教育局明确专人,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到校情况及时调度。各学校每天将学生到校情况通过钉钉群及时报告教育科。对无正当原因未按时到校的,通过家访、电话了解、联系村干部等方式,及时跟踪学生去向和原因,对有疑似辍学倾向的及时干预;对于无正当原因未到校超过7天的,在学籍系统中及时标注疑似辍学,及时报告户籍地政府,启动劝返复学程序;对于疑似辍学超过1个月未到校的,在学籍系统中如实标注辍学人员,并向乡(镇、街道)和区教育局报告,按照《控辍保学劝返复学工作指南二十条》,及时劝返。区教育局对辖区内义务教育学校的“日报告”情况进行抽查,确保及时准确,确保“日报告”中无虚报、瞒报、漏报。
(三)切实做好特殊群体学生入学安置。紧盯易地扶贫搬迁户适龄子女、建档立卡户、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随迁子女、民办分流学生和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受教育情况,区教育局对上述几类群众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进行全面排查,确保不遗漏按时接受义务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民办分流学生和困境儿童,全面摸清底数,优先安排到寄宿制学校,并给予特殊关爱。对于残疾儿童少年,按照“全覆盖、零拒绝”的要求,结合残疾人教育专家委员会的安置建议,实施分类安置入学,落实“一人一案”,通过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和送教上门方式,切实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强化双线责任,落实联动。加强行政、教育“双线”责任落实,进一步强化区、乡镇、村居、学校“四级”管理机制,落实好“双线”“七长”责任制;加强“控辍保学”政策宣传,主动作为,中小学教师开展家访活动,村组干部逐家逐户走访,并索取就读佐证,彻底摸清辖区儿童就读情况。
(二)进一步强化台账,健全规范。规范档案资料,进一步完善“四级”台账,建立联合工作办公室,分村到户进行全覆盖的调查,在完成数据核实更新的基础上实现滚动式管理,切实掌握适龄人口状况,为入学和控辍提供第一手资料。
(三)进一步强化监督,落实整改。区政府、区教育督导室、乡(镇、街道)组建督导组,督导“四级”台账的完善,对存在的问题形成交办清单,建立台账,落实包保,在已整改完成的基础上实行动态管理,实时监测,对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