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花溪区教育系统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我区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认真贯彻《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 (黔党办发[2022]1 号 )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 学校体育美育教学改革》的通知 (教体艺厅函[2021]6 号 ) 《中 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通知》 ( 中发 [2020]19 号 )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 中办发[2020]36 号 ) 、中共贵州省委办公厅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黔党办发[2022]1 号 ) 等文件精神,落实教 育 “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校美育工作质量, 以美育人,以美化人,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区属各中小学学校认真按照要求,扎实开展艺术教育的各项工作,促进学生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发展。现将我区学校美育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花溪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384 所,其中:幼儿园 213 所 (公办101 所<含委托举办 42 所>、其他部门举办 7 所、 民办幼儿园105 所,按分布区域统计:城区 129 所, 乡镇 32 所,村级园 53所 ) ,其中省级示范幼儿园 5 所、市级示范园 8 所、县级示范园27所;小学 110 所 (公办 103 所、 民办 7 所 ) ,初级中学 23 所(公办18 所、 民办 5 所 ) ,九年一贯制学校 24 所 (公办 3 所、民办 21 所 ) ,公办高级中学 3 所,完全中学 5 所 (公办 4 所、民办 1 所 ) ,十二年一贯制学校 5 所 (公办 4 所、 民办 1 所 ) ,特殊教育学校 1 所。在校学生 155980 人 (公办 120199 人、民办35364 人),其中:学前教育 35251 人,小学 76677 人,初中 25957人,高中 17513 人,特殊教育 165 人。贵安片区共有各级各类学校 69 所,在校学生共计 33300 人。
花溪区美育教师共计 511 人,其中美术教师 258 人,美术高级教师 5 人, 中级教师 46 人,;音乐教师 253 人,音乐高级教师 3 人,音乐中级 51 人。贵安片区美育教师共计 99 人,其中美术教师 47 人,高级教师 3 人,中级教师 11 人;音乐教师 52 人,高级教师 4 人, 中级教师 5 人。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坚持政策引领,强化目标教育导向。
我区各中小学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国家、省、市关于加强推进美育建设的指导意见。学校明确分管校级负责人和相关职能部门。将美育工作列入学校年度整体工作计划,各部门也相应制定了学期工作计划 (方案) ,并组织了定期检查和考核。组织相关专题会议,对美育工作提出明确目标、要求,并进行工作总结;同时做好课堂巡查或深入课堂听课工作。
(二)健全体制机制,完善艺术教学保障。
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保证美育时间。全区各学校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按照国家、省课程计划的规定安排教育、教学活动,开齐开足美育课程。严禁占用音乐、美术等课时补习其他文化课,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普遍完善美育经费保障机制,不断更新设施设备,落实艺术学科教师待遇,建立体艺工作评估制度、年度报告制度,强化美育学科教学的条件保障。近五年来,我区各项艺术比赛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及特色艺术教育建设投入约 3090 万元 (其中花溪区学校约 2310 万元,贵安片区学校约 780 万元) ,结合学校实际努力在场地上和设施上不断 改善美育教育条件,保证了美育工作发展的基本需求。
(三)严格课程标准,提升美育课堂质量。
一是强化督导检查,通过开学检查及教育教学常规检查,严格按照“三表一致”要求各校开齐美育课程,开足课时,抓好教师备课,改变备课与上课“两张皮”的现象。二是落实文件要求, 结合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开展 “以劳育美 以美育人”劳动教育系列主题活动的通知》贵阳市教育局等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举办贵阳市中小学“我爱我家”生态文明教育绘画大赛的通知》 等要求,通过组织开展绘画、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将美育融入日常不同学科,拓宽美育途径,增强美育实效。三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开展美育教师集体教研活动,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乐学、爱学、会学。
(四)丰富艺术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综合素质。
结合“双减”工作,为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充分结合学校实际努力探索成立合唱队、舞蹈队、书法绘画等兴趣小组,在课余时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选择,满足学生在美育方面的需求。我区部分学校成立的管乐队、合唱队、绘画兴趣小组等曾多次获得省、市优异成绩,获得来自上级部门、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五)加强师资配备,落实艺术教师待遇。
我区高度重视美育教师待遇。根据师资配备实际,利用特岗计划、公开招聘及外聘教师等方式,向美育科目的教师倾斜,使我区美育师资得到进一步补充。积极建立评优评先与统考科目教师同等的评价机制,积极鼓励美育教师辅导学生参加区级以上各项美育赛事、优质课、优秀论文。举办全区中小学音乐、美术教师优质课、说课等竞赛活动。美育教师待遇、评价机制有保障,提高美育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六)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结合省、市艺术教师培训工作,我区的美育老师按时参与各项学习、观摩、培训活动。开展了区级教学教研活动、每年不定期的音乐、美术教师培训,优质课评比等各项活动。2021 年组织了音乐教师合唱专项培训,覆盖全区各中小学。同时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探讨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努力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在活动中组织好我区美育教师之间的交流学习,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推动我区美育教育教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七)创建特色学校,推动校园美育发展。
美育活动是学校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活跃学生课余文化生活,促进学校活动工作开展,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后备艺术人才具有积极意义。举办了全区各项艺术活动:为喜迎党的二十大举办了“六一”艺术展演、 “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舞蹈比赛、啦啦操比赛。组队参加贵阳市的各项赛事,并取得可喜成绩。我区坚持每年开展艺术活动,坚持开展一校一特色,勇于创新,如:花溪二小的管乐特色带动了我区多所学校管乐特色;清华中学的合唱特色带动了很多学校;和本地艺术团队联系并组织“戏曲进校园”展演活动,多年的活动开展效果已经很明显,学校从上到下形成了艺术活动的氛围,为全区各美育社团的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参加贵州省教育厅、贵阳市教育局组织的各项美育赛事,都获得优秀可喜成绩,在各种活动中检验了全区学校艺术业余训练成果,是全面发展学生身心健康,增强学生素质教育的大练兵。贵安新区湖潮乡机场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积极开展民族政策、从 2005 年,学校将苗族板凳舞列入学校的地方课程。聘请民间艺人传授苗族板凳舞,选派部分教师参与,指导学生学习。传承民族文化,并在 2020 年增加苗族刺绣进校园的活动,教师热心,学生爱好,在校内外各种比赛、演出中频频亮相,让民族民间教育之花结成累累硕果。
青岩幼儿园按照《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注重提升幼儿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想象和创造等核心素养。将“安吉游戏”与美育相结合,在游戏中渗透美育教育,让艺术集体教学游戏化。充分挖掘青岩民族民间特色文化中的美育元素,开发了具有本地特色的《青岩课程》及《青岩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呈现了青岩我家、青岩印象、青岩美食、青岩旅游、青岩民族几个板块。课程聚焦在青岩文化与自然相融合的理念上,孩子们欣赏着青岩的美景,品尝着青岩的美食,聆听着布依山歌,感受着青岩手工艺术的美。 随处可见的树枝、竹子、麻布、簸箕、麻绳、稻草等自然材料为孩子们的大胆创作提供了有力保障。《青岩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注重生活性、艺术性、本土性,引导幼儿初步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萌发初步的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为满足幼儿的美育活动需求,特创设了“青岩街”、“涂鸦区”、 “表演区”等公共区域。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在大自然和生活中萌发对美的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学习用心灵与感受和发现美,用 自 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
清华中学历年来一直致力于开展多元化、特色化、高水平的美育活动。针对当前学校美育教育和社会文化现象的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探索,推动艺术教育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学校美育教育和发展美育特色的思路清晰,有校本艺术教育,有特色艺术项目。不仅按国家课程要求开齐美育课,还设有民族特色的校本课程,实行学生制管理。学校美育专用教室多、功能全,硬件设施设备一流且利用充分;学校艺术教研组师资力量强;学校艺术社团与兴趣小组有 18 个以上;学校历年来定期
举行传统艺术合唱节和美术展览活动周。学校美育教育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美育教师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撰写有艺术类校本教材;《唱出时代最强音》合唱艺术拓展校本教材;《黔山叠翠云水间—— 山水画基础教程》特色拓展和校本教材;《黔山秀水 万籁声》贵州少数民族音乐;《用激情吹响青春——管乐》音乐活动校本课程;《琴瑟和鸣 曲声悠悠—— 民乐》音乐活动校本课程;《多彩贵州 文化千岛 》美术校本活动课程;《 “画”说 清华》美术活动校本课程。教材于 2020 年 9 月投入到教学实践 当中。设有民族民间工艺美术、书法、剪纸、蜡染、纸浆画等艺术选修课,近 5 年艺术组教师指导学生及个人专业获省市级二等 奖以上百余项。今年 3 月,将花溪区第二小学和高坡乡云顶小学 作为“双校”协调发展改革试点,力求做到“七个一” (管理上统一要求、教师统一安排、课程统一设置、教研统一开展、培训统一实施、活动统一策划、评价统一标准) , 旨在将学校的办学 理念、管理制度、教师发展、教育科研、课程设置、特色内涵等方面一体化发展。学校利用地理优势,根据高坡乡是苗族乡的地理人文特点,组建了芦笙社团和合唱社团,通过表演渗透美育的感染力。利用各种节庆日用舞蹈、健美操、书法、绘画等形式,形成美的冲击力。邀请民间手艺人进校园,组建风筝社团,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各种平面和立体风筝,聘请高校教师进校园,参与指导编排学校苗族舞蹈《苗乡欢歌》,并运用到学校大课间特色活动,师生全员参与。
在学校申报艺术示范校中,教育局给予大力支持,每年给示范校下拨专项经费,在培训中给予名额倾斜照顾。
三、存在困难和问题
( 一 )村小农村学校专职艺术教师师资不足。学科师资不配套,音、美专职教师还达不到要求,尤其是村小和农村学校,对美育课程、地方课程及综合实践课程的开设带来了很大的阻力。
( 二 ) 学校教育经费极其有限。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十多年没 有增加,远远不能满足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需要。近年来,学校水电费、网络通讯费、教师培训、健康体检、艺体比赛、学生活动、各种维修、人工工资以及办公费用等各项开支都大幅度增加,有的甚至翻了几番,可供使用的经费捉襟见肘、入不敷出,严重制约了学校美育活动的开展。
( 三 ) 由于中、高考考试影响,部分家长认识存在偏差,重 智育、重考试成绩,轻美育现象仍有不少存在。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 一 )加强师资配备和美育活动场地建设。建议配备相应的美育专职教师,加大教育投入,做好学校布局调整规划,切实抓好学校美育功能室场地的建设。
(二)加强美育器材未达标学校的器材添置工作。督促美育器材未达标的学校严格按照要求,加大艺美育经费投入,多举措筹集资金,添置相应的美育器材。
( 三 ) 加强全区中小学校美育督导工作。积极开展“艺术特 色学校”和“优秀艺术教师”的争先创优活动,促进学生基本掌握一项美育技能,达到丰富生活,创造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 四 )加强美育活动的开展和指导工作。每年举办一次全区中小学生“班班有歌声”合唱比赛、器乐比赛、啦啦操比赛、书法、绘画、手抄报等。要求和指导各中小学每年至少举办一次面向全体学生的综合性艺术节活动,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促进学校美育工作的开展和检验学校业余艺术训练成果。
( 五 ) 加强对美育教师的校本培训,转变教育理念,加强美 育教学与活动的过程管理。加强对中小学美育工作的督查与指导, 确保学校美育工作落到实处,提高质量,达到对学校美育工作常抓不懈这一 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