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市花溪区扎实推进并总体完成浪风关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治理
花溪浪风关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形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主要用于堆放花溪区城区生活垃圾,堆体经雨水冲涮后形成的渗滤液由没有得到治理,对区域水体造成了污染,且于2009年开始出现堆体自燃。针对该非正规填埋场存在的问题,贵阳市花溪区高度重视,于2013年底开始,封、转、治三措并举,扎实推进并总体完成各项整治工作。一是“封”。于2014年4月起,对浪风关非正规垃圾填埋场填埋进行封场,禁止新进垃圾。封场后,花溪片区生活垃圾在贵阳中电环保发电公司燕楼焚烧发电项目建设期间通过强化统筹协调至比例坝垃圾填埋场处置;建成后全部纳入焚烧发电项目进行处置,确保日产日清。二是“转”。于2014年引入北京环卫集团,开始对浪风关垃圾填埋场进行整治,截止12月中旬已全部完成220.45万立方原有堆存陈腐垃圾筛分,筛分后的陈腐垃圾已全部转运至燕楼焚烧发电进行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三是“治”。2017年后,借力中央和省委生态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整改,进一步加大和加快该非正规垃圾填埋场问题整改力度,持续抓好并累计完成3.64万方渗滤液收集和无害化处理,同时持续深入推进该区域地下水及污染土壤治理,并可望于今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届时,该非正规垃圾填埋场综合整治工作将全部完成,相关历史遗留的生态环境问题将得到切实解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