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农业农村局创新执法方式措施
1.案例引导,“以案释法”。通过向监管对象宣讲典型案例,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学习、遵守相关法律。例如,以“农户超范围使用国家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案”为例,在黔陶香葱基地范围的马场村、赵司村、骑龙村召开坝坝会,通过“以案释法”对农户普及了《农药管理条例》、《贵州省农产品质量安全条例》等法律,让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重视规范使用农业投入品,加强对食品安全的重视,同时也是保护我区香葱品牌,做大做强香葱产业,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举一反三,严格执法。花溪区农业农村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充分发挥农业综合执法的作用,对危害到百姓利益的违法行为毫不容忍、严厉打击。例如,花溪区农业农村局在打击私屠滥宰行为的过程中,辖区群众举报:孟关乡改毛村某户存在私屠滥宰羊的行为,其排放的污水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了污染,对周边村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局执法人员针对该行为在该户张贴定点屠宰公告,对其开展相关法律知识宣传普及,现场制止私屠滥宰行为的发生,直到整改完成才离开现场,及时消除该行为对周边村民生活环境的不良影响。通过该案件的处理,花溪区农业农村局举一反三,对全区范围内私屠滥宰的窝点开展全面摸排,连续打击私屠滥宰窝点10余个,让周边市民、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及时改善,体现法律的严肃性和执法力度。
3.先行告知,柔性执法。保障粮食安全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为保障每年春耕生产顺利进行,花溪区农业农村局对农资市场进行严格监管,提前把假劣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杜绝于市场之外。例如,每年年初,花溪农业农村局会对辖区范围内的农资经营户,重点针对种子经营的情况开展一次全面检查,提前告知经营种子要提前备案、种子经营户不能拆包销售种子等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并告知违反相关法律规定及处罚程度。在告知现场,不对经营行为进行处罚,只对经营行为进行规范。在先行告知结束后,再通过农资打假、农业安全生产、“双随机、一公开”等检查开展专项执法行动,对发生的违法行为再按法律相关规定进行处罚。通过这种执法方式,把监管对象转变成为我们的服务对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