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革命”焕发土地“新生机”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走进黔陶乡马场村,20余名农户在力合农业公司的产业基地里忙个不停,育苗、栽种、采摘,一场新的丰收“协奏曲”在这里唱响。近年来,花溪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展开了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产业革命”,通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激活山地潜力,让田野“变奏”,让薄土“生金”,山地特色立体农业为助推脱贫攻坚增添了强劲动能。
“我在基地这里干了6年了,每年管理收入就有4万元。”黔陶乡马场村人陈明书说,“看着基地的农产品高产高效,我也有些心动,2017年的时候,自己4亩地也种上了公司的辣椒品种,当年每亩毛收入就有2万多元。”
在陈明书口中,原来种稻谷几乎无收益的田地,在种植力合农业公司的辣椒后产生了高效益。该品种辣椒亩产4500斤,公司以0.8元每斤的价格收购,每亩产值可达3000余元。而且,栽种时间为每年4月中旬至9月下旬,其它月份,田土还能栽种蚕豆等经济作物,实现土地有效利用。
一般辣椒亩产为1000斤左右,即便精心种植也最多为2000斤。而力合农业公司的辣椒却能达到4500斤的亩产量,其中又有何玄妙?
“为确保我们栽种的品种适合花溪的土壤和气候条件,我们公司特别与海南育种基地合作,积极选育相关的辣椒品种。品种筛选完成后还要在花溪本地进行种植实验。今年的新品种种植实验中,70亩的试验田中种植了550个品种,每一个品种从育苗到移栽,再到田间管理和收获都有科学记录,最终选择出的优秀品种才能进行大田推广种植。”力合农业公司总经理王开猛说。
据他介绍,不仅仅是辣椒品种,该公司所有的农产品原种都是经过精心培育,严格筛选的。为保障品种优良,该公司还专门建成5000平方米的标准化原种生产大棚,科研育种中心、小孢子育种实验室以及省级蔬菜推广平台等一系列规范化种业研发中心。
今年,该公司在花溪区农业局的统筹协调下,与花溪区乡镇采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进行合作,通过公司向农户免费提供种苗,并派技术员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农户种植采收后按照最初签订的收购协议,以“保底不保高”的价格原则回收农产品,最大程度让利农户,降低农户种植风险,保证农户收益。
收购式的种植,不仅让当地农产品有了规模,解决产品种植小、散、弱的问题,还让农户有了种植信心,越来越多的农户从保持观望转向了积极参与。
“我们镇今年和力合农业合作,8个村共种植辣椒500亩,黄豆1800亩。”燕楼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穆贞军说,“其中辣椒亩产值平均3000元,黄豆亩产值平均1000元,预计总产值可达300余万元。”
截至目前,花溪区由力合农业进行技术支持和回购的合作种植面积从去年年底的2000余亩迅速增长到1万余亩。
下一步,花溪区还将继续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激活产业,鼓足农户腰包。在传统农作物和高效农作物的“一增一减”之间,“深耕”产业选择、技术服务、组织形式、产销对接,通过“统一品种、统一管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销售”五个统一,实现坝区生产标准化,让农业“压舱石”更加稳固,让花溪的特色农业产业之路也由此蹄疾步稳。(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刘娟 狄良军 编辑:何菲菲 尹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