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陶乡创新“三步调解法”高效化解林地权属纠纷
花溪区黔陶司法所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针对辖区林地权属纠纷特点,创新推出“原始凭证查证法、背对背调解法、法理情融合法”的“三步调解法”,取得显著成效。
2024年以来,运用该工作法已成功化解纠纷16起,调解周期同比缩短40%,涉林权信访量下降60%,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的目标。

原始凭证查证法:破解“无证困局”
针对林权证缺失这一普遍难题,黔陶司法所建立“档案追溯+实地印证”双轨机制。在处理谷洒村林地纠纷时,工作人员从区档案馆查找到1983年自留山划定的原始登记表,确认了权属划分依据;在半坡村纠纷中,通过调取历史档案并结合实地核查,依据“以小路为界”的原始记录,最终确认争议林地权属。该方法有效解决了因年代久远、证件遗失导致的权属认定难题。
背对背调解法:打破“对抗壁垒”
针对当事人对立情绪严重的情况,司法所采取分阶段调解策略。先通过单独走访了解真实诉求,如在谷洒村发现村民未办证是因“舍不得工本费”;再借助乡贤、亲属等中间力量软化当事人态度;最后通过“中间人”传递合理诉求,促成共识。在半坡村调解中,工作人员联合老干部向当事人说明档案与勘测结果,成功扭转其固执态度。
法理情融合法:实现“案结事了”
司法所坚持“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动人”的调解原则。一方面严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等法律法规明确权属认定标准,另一方面结合乡村实际,用通俗语言解释历史遗留问题。在谷洒村纠纷中,工作人员既坚持“尊重原始记录”的原则,又体谅村民实际困难,最终促成补偿款及时发放,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成效显著获群众认可
通过创新工作方法,黔陶乡林权纠纷调解效率大幅提升。谷洒村一起涉信访纠纷仅用23天便成功化解,半坡村纠纷也在25天内完成调查调解。这些案例充分证明,“三步调解法”不仅提高了调解成功率,更有效维护了邻里和谐,为基层社会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
下一步,黔陶司法所将继续深化“枫桥式工作法”实践,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来源:黔陶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