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花溪 | 黄依莉:铁肩担道义 仁术济苍生
铁肩担道义 仁术济苍生
文\黄依莉

铁肩和尚(1855—1945),又号显愚,四川仁寿人。贵州清末至民国时期著名武术家,南派少林传人之一。贵州辛亥革命时期科学会成员。
铁肩和尚俗名刘仁纪,家中有兄弟二人。刘父以酿酒为生,家中略有田产,在当地算得上殷实之家。时值中国时局动荡,匪盗横行,四川各地群众纷纷习武强身以图自保。为此,刘父也请了文武教师教导家中二子。教授武功的是精通峨眉少林拳的拳师“杨幺胖子”,教导读书的是当时的名儒柳叶波。刘仁纪聪明好学且能刻苦,练功几年之后就练成了一身好武艺,也打下了经史诗文的基础。光绪十一年(1885),刘仁纪离家到贵州梵净山寻找武术名师未遇,辗转来到现为花溪的贵筑县从军。在军阀混战中,刘仁纪所在部队溃散,加之其弟溺水身亡,悲愤中刘仁纪在青岩古镇迎祥寺落发为僧,法号铁肩和尚,又号显愚。
铁肩和尚削发为僧之初,恰逢江西会馆住持云游在外,当地人留他照料会馆香火。后来投黔灵山自明和尚,却因他未受戒不能挂单,被安排到南京街(今中华北路)五显庙当住持。不久拜东山寺方丈本川法师为师,由平坝县高峰山万华寺方丈持性法师为他受戒。本川法师圆寂后,铁肩和尚任东山寺方丈,于81岁圆寂。
铁肩和尚有着高超的少林南派硬功,与武友切磋时,曾将一老南瓜抛向空中,竖指向上一插,竟穿透坚硬的瓜皮插入半个手掌。他以寺庙为基地广招门徒传授武艺,所传授的拳法一直深受群众欢迎。铁肩拳法成为贵阳南派武术中影响最大的拳种,成为贵州不可多得的武术文化瑰宝。他还积极参加贵州辛亥革命时期科学会创始人张忞、花溪青岩人平刚等组织的反清活动。在黔军中训练了一支战斗力较强的特殊队伍,以古代传说中的勇士“佽飞”命名,“佽飞军”士兵个个武艺都很高强。
中国武术历来与中医学紧密相连。铁肩和尚在得到师父传授内家拳的同时,也学到了医术药功。出家后,他乐善好施,扶危济困,以寺庙为行医处所,收费低廉。出诊时不论远近都不要车马接送,对穷苦人则常常免费治疗。张忞曾赠诗“残楼傍水即吾家,神来仙去日已斜。两个拳头为活计,三个指头是生涯。”道出了他习武行医的出家生活。“两个拳头”赞铁肩武功了不起,当下无人能敌。“三根手指”赞铁肩医术精湛,切脉下药,手到病除。
世人尊他为:得道高僧,武术大师,医药妙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