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花溪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政策解读
一、什么是地质灾害?
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二、花溪区主要地质灾害灾种有哪些?
由于花溪区特殊地形地貌,全区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共11处,其中:滑坡隐患1处、崩塌隐患8处、地裂缝隐患2处。崩塌是我区地质灾害隐患的主要灾种。
三、为什么要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的重要论述精神,进一步加大地质灾害防治力度,提升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制定《花溪区2023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以指导我区各级各部门做好2023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四、当前花溪区地质灾害现状及发展趋势怎么样?
花溪区全域范围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由于近年来我区局部地区极端强降雨天气不断出现,加之大量的工程建设、农村切坡建房、矿山开采等对地质环境破坏和扰动不断加剧,突发地质灾害呈高发频发态势,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花溪区特殊地质环境,人为工程活动易引发地质灾害,且近年来由于人为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各行业部门、人民群众要重点关注,尽量避免在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开展工程建设。
五、花溪区每年在哪些时间段发生地质灾害风险较高?
自然因素引发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时空规律,在汛期(5-9月)及短时降雨量较大的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域,特别是麦坪-久安,燕楼-青岩一带需予以重点关注。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隐患不具汛期时间分布规律,在非汛期也有可能发生,花溪区中西部人类工程活动频繁区域属于危险性较大区域。
六、我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的区域有哪些?
(一)重点区域。高易发区:麦坪镇老王冲—久安乡打通村为地质灾害高易发亚区。中易发区:燕楼镇思惹—青岩白秧岭为地质灾害中易发区。低易发区:石板镇野猪坡—孟关谷立,久安乡新庄—白岩寨,高坡乡新寨—茶山,马铃乡高山—猫脚一带为地质灾害低易发区。
(二)重点风险点。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及风险斜坡
(三)重点领域:辖区内城镇住宅小区;尤其临近山体老旧住宅小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工程项目周边区域,包括地铁、隧道、人防工程、地下管道(网)、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场、地下通道等已建、在建工程周边高边坡、高挡土墙区域;临山临崖临水宅基地及周边;斜坡地带有密集居住人口的村寨;农村切坡建房及周边;易地移民搬迁安置点及周边区域;;全区范围内已建、在建道路工程;新建农村公路(组组通)、铁路、水路沿线,特别是未采取支护措施的切坡路段;;旅游景区、风景名胜区、集市、学校、医院等人群密集区;重要湖泊、河流、水库蓄水区等周边区域;全区采矿活动区域、输油(气)管道沿线及风电能等能源设施周边;各类宗教场所,以及新建、扩建、改建的宗教场所及其周边区域;市政桥梁、城市公园、垃圾填埋场、非法倒土场及其周边区域。
七、当前我区地质灾害防治主要措施是什么?
根据花溪区地质灾害防治现状,坚持工程治理和群测群防相结合,强化点面双控,围绕隐患在哪里、灾害何时发生、如何提高防灾意识、如何彻底消除隐患,如何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灾害的发生方面抓落实,推动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一是要围绕隐患在哪里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二是围绕灾害何时发生强化监测预警。三是围绕提升防灾意识强化宣传、培训、演练。四是围绕彻底消除隐患推进隐患治理。五是点面双控盯死风险,将防灾措施落实在隐患发生之前,变被动抗灾为主动防灾。六是围绕控源头强化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落实。
八、什么是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和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对建设工程和规划区遭受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引发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做出评估,提出具体预防治理措施的活动。
九、为什么本年度方案要强调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由于近年来我区人为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呈上升趋势,同时我区正处于快速城镇化阶段,全区工程建设活动将更加频繁,通过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能提前发现地质灾害隐患威胁,有效避免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引发地质灾害造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