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关于《贵阳市花溪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政策解读
一、制定该《预案》的目的是什么?
答:为建立健全花溪区突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以下简称“花溪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机制,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快速、科学地进行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减轻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和社会影响,确保环境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预案。
二、制定该《预案》的背景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贵州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贵阳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上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要求,根据花溪区实际及各企业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花溪区另行编制饮用水源保护区突发环境事件、重污染天气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与本预案形成联动机制。
三、《预案》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答:本预案适用于花溪区行政区域内因人为或不可抗力造成的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处置、遗失或被盗等原因造成环境污染或危害人群健康的事件。
四、突发环境事件如何分级?
答:按照突发环境事件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突发环境事件分为四个级别,即特别重大环境事件(Ⅰ级)、重大环境事件(Ⅱ级)、较大环境事件(Ⅲ级)和一般环境事件(Ⅳ级);预警级别分为一般Ⅳ级、较大Ⅲ级、重大Ⅱ级和特别重大Ⅰ级共四级预警,颜色依次为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
五、政府部门如何应对突发环境事件?
答:成立花溪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花溪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简称“指挥部”)是在花溪区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专门负责应急处置突发环境事件工作的领导机构,为非常设机构,事件发生时自动成立。应急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应急处置组、应急监测组、医疗救援组、后勤保障组、警戒疏散组、社会稳定组、新闻宣传组、事后调查组、专家咨询组共9个应急专项工作组。各成员单位在接到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后,按照各自职责和具体应急行动方案,迅速开展应急响应。采用监测和模拟等手段追踪污染气体扩散途径和范围;采取拦截、导流、疏浚等形式防止水体污染扩大;采取隔离、吸附、打捞、氧化还原、中和、沉淀、消毒、去污洗消、临时收贮、微生物消解、调水稀释、转移异地处置、临时改造污染处置工艺或临时建设污染处置工程等方法处置污染物。必要时,要求其他排污单位停产、限产、限排,减轻环境污染负荷。
六、如何向社会发布相关消息?
答:通过区人民政府授权发布、发新闻稿、接受记者采访、举行新闻发布会、组织专家解读等方式,借助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等多种途径,主动、及时、准确、客观向社会发布突发环境事件和应对工作信息,回应社会关切。信息发布内容包括事件原因、污染程度、影响范围、应对措施、需要公众配合采取的措施、公众防范常识和事件调查处理进展情况等。
七、应急处置结束后还要做哪些工作?
答: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事故调查及时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提出整改防范措施和处理建议,认真总结、分析、吸取事故教训,及时进行整改;及时组织开展污染损害评估,评估结论作为事件调查处理、损害赔偿、环境修复和生态恢复重建的依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