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让旅居发展从“标准线”向文旅融合的“风景线”转变
乡村振兴,旅居先行。如何让“诗与远方”在乡村落地生根,又确保产业健康发展?8月8日,贵阳市花溪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发布首个系统性的乡村旅居标准,并同步启动“百庄黔陶艺术旅居生活季”,为乡村旅居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规矩、树品牌、添活力。

据介绍,此次发布的花溪乡村旅居标准,聚焦统一共识、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服务四大维度,贵阳市花溪区民宿旅居协会将带头执行标准,推动产业告别“各自为政”;通过自查自评、培训指导助力从业者从“达标”到“超标”;联合手艺人与艺术家,让非遗、民族文化与旅居深度融合;同时建立监督机制、整合资源推广,共同擦亮“旅居花溪”品牌。当天,还同步上线了旅居小程序。



作为标准发布的生动实践,“百庄黔陶艺术旅居生活季”同步启动。在这里,游客不仅能亲手感受千年陶艺的温度,入住由老宅改造的特色院落,更能沿着精心设计的艺术路线,在稻田美术馆、山间音乐室中,沉浸式体验“艺术赋能乡村”带来的奇妙化学反应。

“标准的发布意义重大,它指明了从普通旅居到好旅居、再到艺术旅居的迭代方向,能带动村民学标准、守标准、超标准,最终把‘旅居花溪’打造成金字招牌。”贵州百庄黔陶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班铭阳表示。而同步上线的旅居小程序,既为游客提供资讯、订房服务,更聚焦产业端——村民和从业者可查询标准、学习课程、对接供应链,未来还将整合线上线下服务,让就业创业更便捷。
活动现场,贵州百庄黔陶乡村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班铭阳用一组扎实数据,展现了标准实践的民生温度:历经两年深耕,项目已建成23栋特色院落,配套134间客房、200余张床位,目前入住率达100%;更直接带动超百名村民实现本地就业,让“守着家门挣钱”从愿景变为现实。尤为值得关注的是其创新推出的“直接分成模式”——在大部分合作项目中,村民可直接获得15%的收益提成。这意味着,旅居产业每产生100元收入,村民就能实实在在拿到15元红利,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更成为“受益者”,让乡村旅居的发展成果真正扎根乡土、惠及百姓。

“7月份分了红,心里真高兴”。刚刚拿到分红的村民代表陈婉玉开心地说:“以前没这么多机会,现在不仅拿钱,村里的道路、环境变好了,邻里关系也更和谐,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花溪乡村旅居标准的发布,对百庄黔陶是重大促进!未来房屋改造、服务标准、品牌建设都要对标提升,让老百姓发展有章可循。”黔陶乡党委书记刘友谊表示,他们以“艺术旅居”为切入口,打造生活方式,这种体验是超乎寻常的。百庄黔陶是整乡推进的核心示范点,下一步将在骑龙、老榜河等区域全面铺开艺术旅居产业。

从规范发展的“标准线”,到文旅融合的“风景线”。花溪区通过标准建设与艺术赋能的双轮驱动,正在为乡村旅居产业注入强大动能。下一步,花溪区将持续优化政策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引进更多优质业态,为各类文旅项目搭建平台、保驾护航,让花溪的乡村,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既能留住乡愁,更能迎来未来。
(来源:知知贵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