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端午 | 这个端午,贵阳孔学堂与“粽”不同!

传统
粽香端午,心学传习。5月31日,端午假期首日,贵阳孔学堂以“问心天地间”为主题,打造了一场融合文化传承与哲学思考的阳明文创秀,演绎屈原、王阳明两位传统人物跨时空对话,“多彩风”“天地心”“家国情”三幕文化秀为8000余名市民游客带来一场多元的文化漫游。


表演尚未开始,已经有不少市民聚集在孔学堂礼仪广场,在大家的翘首以盼中,迎来第一篇章多彩风《江畔寻歌》,两位舞者扮演王阳明与屈原,在大成殿前的舞台以舞姿遥相呼应。不多时,10名身穿贵州少数民族元素服饰的模特从大成殿缓步走向舞台,民族服饰T台秀与现代舞共同演绎,精彩绝伦。随后,群舞们把一件件阳明文创传递给模特,模特迈着轻盈的步子,手拿文创产品,向在场观众一件件展示阳明文创民族系列的独特魅力。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示的20套服装由李昌德先生设计,将贵州壮丽山水与独特民族文化元素注入现代时装,独具风采。





在第二篇章天地心《阳明问道》中,曾参与杨丽萍原创剧目《孔雀》并担任男主演及编导的现代舞艺术家乌鸦与广东现代舞团职业舞者及编导谭远波联袂演绎一场歌舞诗剧,以屈原“天问”为哲思符号,以阳明“心学”为实践标杆,共同演绎新时代的“问心天地间”。一袭白衣的王阳明与身着墨色服饰的屈原,以曼妙舞姿串联多维场景:既各自独舞,演绎求道天地的问心历程,又交织共舞,表达王阳明与屈原的跨时空精神对话,更是通过王阳明格竹的故事演绎其领悟心学的瞬间。


端午节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家国情怀与民族精神内核,在演出的第三篇章家国情《贵州为家》里,特别邀请了安顺非遗地戏传承人、民族美声歌手与现代舞演员,共述“吾心安处是吾乡”的动人故事。舞台上,古朴神秘的安顺非遗地戏,传唱着杨家将《三下河东》的故事,铿锵唱词与转装腾挪间,流传千百年的传奇再度上演,不朽的爱国之情在新时代的舞台熠熠生辉。



地戏演员韦明阳说:“杨家将精忠报国的故事一直被广为传颂,我们就是想把这种忠义精神、爱国之情继续传承下去,也把贵州的非遗地戏搬上舞台,让更多人看到。”除了早晚各一次的演出,现场还有八大非遗体验匠坊:漆扇、扎染、剪纸、木雕、茶修、绳编、陶艺、苗银……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匠人的温度,端午三天假期观众们都可以前往体验。




来自河北的张晓娜带着孩子刚体验了漆扇,她介绍道:“我专门带着孩子来体验一下端午节的氛围,我觉得贵阳非常重视文化,节日氛围很浓厚,来孔学堂收获很多。”一家六口一起出游的吴依雯带着孙子孙女正在剪窗花——“活动让我深有感触,每次来孔学堂都好像回到了文化繁荣的古代,希望孩子们能在此了解更多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

另外,现场还邀请了多位设计师和非遗手艺传承人,共同探索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贵阳孔学堂对贵州省陶瓷协会会员龚敏、漫画周工作室主理人周航、黔艺魂蓝染工作室主理人王寒、上行黔图无量主理人郭超、独立设计师付永康、朱垣银等人进行“孔学堂阳明文创孵化项目第二批合作伙伴”授牌,双方将进一步孵化和培育一系列的贵州文化品牌,让孔学堂成为贵州文化共创的聚集地。
孔学堂推广部部长翟佳表示,今年端午假期,孔学堂持续为市民朋友推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希望让大家过上一个与“粽”不同的传统佳节,活动从5月31日持续到6月2日,每天上午场10点到12点,下午场2点到4点,欢迎各位市民朋友前来游玩!(来源:贵阳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