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花溪区擘画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幸福新图景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花溪区擘画乡村美、产业兴、农民富的幸福新图景

发布时间:2025-03-17 07:07:31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今年3月初,一款名叫“百庄黔陶·窖烤面包”的乡村面包走红网络,不少游客在社交平台表示要到花溪黔陶去感受下乡村面包的独特风味。 这也是花溪区黔陶乡继2024年打造“百庄黔陶”乡村IP后,深耕乡村经济、丰富产业业态的又一力作。

据了解,“百庄黔陶”项目的核心区域位于该乡马场村,项目由行业内知名团队倾力打造,涵盖了研学、旅居、机车驿站、餐饮等多个业态。马场村作为样板村,正引领着周边5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共同打造旅居目的地,实现村集体和村民的增收致富。

如今,马场村不仅保留了原汁原味的田园风光,更成功吸引了远方游客,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可观的增收机会。村民们在守护美丽乡愁的同时,也端起了旅游这碗“金饭碗”。

“百庄黔陶”的生动案例仅仅是花溪区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在今年的花溪区政府工作报告中,晒出了一组关于乡村振兴的亮眼成绩:

2024年,花溪区底线任务守牢守实。坚决扛起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政治责任,“3+1”保障成果持续巩固,协作结对帮扶考核成效全市首位。建成高标准农田1万亩,面积全市第二。粮食播种8.34万亩,单产全市第一。种业企业聚集高地加速打造,数量居全市榜首。

2024年,花溪区农业发展加力加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预计达66%。建成国家级生态农场1个, 联合省农科院实施全省首个智慧(无人)农场建设项目。“花”字号农产品品牌持续壮大,草莓种植规模稳居全市第一,“花小莓”品牌价值达4.92亿元,其中“红颜”“粉玉”品种在全省首届草莓品鉴会上斩获金奖。

2024年,花溪区农民增收有力有效。新增家庭农场10家、种养大户4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2家,规范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10家。所有行政村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均达20万元,其中22个村达100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跃升至全市第三。

2024年,花溪区农村“五治”纵深推进。 改造宜居农房800户,整治农村“空心房”200栋。完成7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达100%。配置农村垃圾分类收运设施105个,建成农村垃圾分类收集亭50个,30户以上自然村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全覆盖。新(改)建农村户厕426户,农村公厕长效管护机制初步形成。“两书一约一会两榜”创新落实,青岩镇“红色物业进村,满意服务到家”入选全国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典型案例。

下一步,花溪区将持续做特农业产业。聚焦“三品”做优特色农业。品种培优,持续健全现代种业发展机制,加快培育以黔莓系列为主的“花小莓”自主知识产权品种,建好黔陶香葱种植试验示范基地,选育花溪辣椒优质品种2个。品质提升,推进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建设,推动农产品分级分类,大力推广订单农业模式,推动农产品优质优价。品牌建设,持续推进草莓、香葱、林下经济种植“三个万亩”建设,持续培育壮大“花”字号农产品品牌,提高草莓品牌价值。推进“接二连三”提升农业附加值。 聚焦“接二”,推进草莓、辣椒、香葱、食用菌、茶叶等农产品精深加工,新增培育品品鲜食用菌生产基地等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72%。聚焦“连三”,建立大型商超农产品直采直供机制,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深化与省、市农投集团产销对接,加快地利农产品物流园提质改造、省水产养殖研究基地、黔陶马场茶旅融合等项目建设。(来源:花溪融媒综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