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安全指南 | 防溺水安全篇
新生入学安全指南
-防溺水安全篇-
溺水,俗称淹溺,是指在游泳时或者失足落水时发生的严重意外伤害,溺水的进程很快,一般4-5分钟或6-7分钟就可因呼吸心跳停止而导致死亡。很多人在夏日喜欢在江、河、水库、水塘内游泳,这就很容易发生溺水现象,是青少年意外死亡的原因之一。
发生溺水事故的多为不会游泳的青少年,擅自到江河及池塘、水库嬉戏玩耍,不小心掉进江里、河里、水库里、而身边又没人及时正确的救助,最终导致溺水死亡。
同学们请记住“四个牢记”防溺水意识
天气再热,不到河塘去降温。
水景再美,不到水中去感受。
水性再好,没有保障别下水。
别人再劝,不用生命去逞能。
防溺水“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
预防溺水的措施
1、切勿独自外出在河边玩耍。
2、不去非游泳区游泳。
3、不会游泳者,在熟悉水性的人群带领下游泳,且有救生员进行安全防护。
4、了解自身身体状况,下水前要做适当的热身运动,以防抽筋。水温太低可在岸边先适应水温。
如何判断有人溺水了?
1.嘴巴在水面浮动,难以呼救。
2.手臂前伸,但无法划水移动。
3.身体呈直立状,挣扎后下沉。
4.眼神呆滞,无法专注或闭眼,溺水者头部可能会向前倾呈发呆状,对询问没有反应。
发现有人溺水时的施救方法
大声呼救找援手
及时向周围的大人求助,并拨打110报警。
就地取材施援手
可将救生圈、竹竿、木板等抛向落水者,让其攀扶或将其拖至岸边。拖拽救援时需伏地降低重心,以免被拉入水中。
清理口鼻通气道
救水者上岸后,迅速清理其口鼻中的污泥等,仰头抬颌开通气道,并拨打120。
人工呼吸待救援
若溺水者呼吸及心跳微弱或心跳刚停止,应迅速人工呼吸,同时做胸外心脏按压。
脱下湿衣防低温
若溺水者身着外套,需尽早脱下。湿衣会带走身体热量,造成低温伤害。
如何判断有人溺水了?
1、不要慌张,发现周围有人时立即呼救。
2、放松全身,让身体飘浮在水面上,将头部浮出水面,用脚踢水,防止体力丧失,等待救援。
3、身体下沉时,可将手掌向下压。
4、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无法靠岸时,立即求救。如周围无人,可深吸一口气潜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条腿,用手将脚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如何判断有人溺水了?
1.野外水域的未知因素多,游泳者往往对所在水域情况并不了解,有些水域看似平静,但水下经常会有漩涡、暗流,容易发生意外。
2.野外人员稀少,一旦出现体力不支等意外情况,很难在第一时间被施救。
3.野外水质污染也比较多,游泳难免会喝水,对身体难免有害处,有过敏体质的人也不适宜到这样的水域游泳。
预防溺水小知识:最好的预防是远离危险水域
牢记防溺水知识,
时刻提高警惕!
珍爱生命 严防溺水。
常教育、常关注,
高度重视安全教育,
提高防范意识。
(来源:应急管理部宣传教育中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