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花溪|低价购车背后藏陷阱?花溪法院提醒:签合同前务必看清!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花溪新闻

平安花溪|低价购车背后藏陷阱?花溪法院提醒:签合同前务必看清!

发布时间:2025-09-24 07:03:53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近日,花溪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因网络平台购车引发的纠纷案。当事人因未仔细审查合同条款,遭受了一定经济损失。

案情简介

刘某被网上一则低价购车广告吸引,遂添加A公司工作人员微信沟通购车事宜,并对购车价款进行了口头协商。随后,双方签订了书面的购车合同以及旧车置换协议,约定用刘某的旧车折价抵扣购买新车的价款,其余价款通过贷款分期支付。但该两份合同均未载明购车贷款的具体金额,仅约定月供金额大致区间及期数。后刘某经A公司牵线,与B公司签订《融资租赁合同》,并按要求完成实名认证。刘某按约付款后经核算发现,应支付的款项总额比当初预计的购车价款多了2万余元,刘某遂将A公司诉至法院,要求A公司返还该2万余元。

审理情况

案涉《购车合同》《融资租赁合同》均系刘某自愿签署,其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理应对自己签字确认的合同内容承担法律责任。刘某不能证明案涉合同的效力存在问题,则应按约全面履行付款义务。

法官寄语

消费者面对“低价”“优惠”等宣传时,应当保持理性,切勿轻信商家的口头承诺或模糊约定。在签订合同前,务必仔细核对每一项条款,尤其是贷款金额、还款方式、月供金额、合同性质等关键信息,将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明确写入合同条文,避免因约定不明或认知偏差而陷入纠纷,造成不必要的财产损失。

(来源:贵阳市花溪区人民法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