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花溪|刘霞:铁血铸就的和平记忆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花溪新闻

晨读花溪|刘霞:铁血铸就的和平记忆

发布时间:2025-09-13 10:50:55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铁血铸就的和平记忆

文/刘霞

天安门广场上,声震云霄的80响礼炮划破长空,唤醒中国人14年的抗战记忆。威武雄壮的检阅方阵步伐铿锵,是人类走向和平的声音。

2025年9月3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日里,九三大阅兵是对历史的回望,更是对和平的宣誓。

当抗战老兵颤巍巍地举起右手敬礼时,他们胸前的勋章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照耀着历史的记忆。

这时,我仿佛听见了历史的回声——那是1931年松花江畔的战火,是1937年卢沟桥上的枪声,是1945年南京城的凯歌。在历史的烟云中,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民族的记忆从未褪色。

当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时,是空中护旗梯队划破长空,是东风-41洲际导弹、歼-20隐形战机等现代化装备一部一部地映入我们眼帘。

“东风浩荡,威震寰宇……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手握战略重器,铸就和平盾牌。”解说词震撼人心,令无数人热泪盈眶。

当《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在空中萦绕,瞬时8万羽和平鸽和8万只气球腾空而起,带着人们对和平的美好期盼飞向四方。此刻,习近平总书记“珍爱和平、维护和平”的话犹在耳边,一场向世界宣告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大阅兵,通过展示国防实力、凝聚民族共识、传递和平立场在国内外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多维度的深层内涵铭刻在人类历史上,也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这是铁血铸就的和平记忆!今天的中国,用实力捍卫着每一寸山河,也用胸怀拥抱着全世界每一个角落。

作者简介

刘霞,毕业于贵州大学历史系,就职于花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文物保护管理所,文博馆员,有多篇文章在《贵阳文物史话》《贵阳文史-贵阳非遗之路》等刊物刊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