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90后收藏爱好者的“抗战记忆”:诉说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午后阳光透过敞开的大门,洒在贵阳花溪一间十多平方米的收藏阁楼里。光影斑驳中,一排排整齐陈列的抗战文物静默无声,却仿佛在时光深处诉说着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
贵州贵阳90后收藏爱好者周沧海小心翼翼地取出两份泛黄的证件放在桌面上。一份是1944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敌后根据地颁发的“公民证”,证件背面的法令摘要与公民誓约,清晰传递着爱国、民主、自由的信念;另一份是日本在伪满洲国推行的“国民手帐”,内容充斥着强制性的奴化教育条款,字里行间暴露着其文化殖民的野心。

抗日民主政府文西县颁发的公民证。王华 摄
这两份巴掌大小的证件,浓缩了八十年前那场关乎民族命运的生死较量,也体现了在那个民族危难的时刻,唯有抗战,我们才能走上独立自由新中国的道路。
铁证面前,日军掩耳盗铃式的谎言不堪一击
“这些是我收藏的部分日军罪证。”周沧海将印象较深的藏品逐一摆放在桌面介绍,包括日本关东军士兵的“军队手牒”、日军不同时期的手雷壳、“北支事变”相关画报、侵华日军使用的九零式头盔和防毒面具等。

“北支事变”相关画报(“北支事变”是日本对卢沟桥事变的称呼)。王华 摄
“还有一套比较特殊的照片集,是拍摄日军侵占南京后的照片,共有20多张,是十年前我从一位日本老兵手中购得。”周沧海从收藏袋里小心翼翼取出照片摊开,画面中,被炸毁的金陵兵工厂、残破的南京城墙、雨花台战后的荒芜景象、金陵女子学校的断壁残垣……黑白影像里,流淌着难以抹去的血色记忆。

日军侵占南京后拍摄的照片。王华 摄

日军侵占南京后的金陵女校。王华 摄

日军在南京城墙。王华 摄
“当时日军有严格的审查制度,记录暴行的照片绝不允许流出,我收藏的这套照片背面,大多盖有‘陆军指定’的审查章,这代表它们是经过许可洗印的。”即便未直接记录暴行,这些“经过严查”的影像记录依旧诠释出日军对南京的摧残。

经过日军审查过的照片(盖“检阅济”即审阅通过)。王华 摄
周沧海表示,收藏这些日本侵华罪证,核心目的是铭记历史。“时至今日,部分日本右翼势力仍在否认侵略历史、推卸战争责任。但在这些铁证面前,他们掩耳盗铃式的谎言不堪一击。”
作为贵州人,关注抗战藏品中的“贵州元素”
面对记录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收藏品,周沧海对它们背后的故事都十分熟悉。
“这是1939年迁至贵阳的防空学校学生的胸标与校徽。”

国民政府防空学校在贵阳办学期间的布标。王华 摄
“这是抗战胜利后,为帮助滞留在贵州的难民返回沦陷区而颁发的义民还乡证。”
“还有这个,是八路军胶东军区政治部制作的劝降传单,通过在路口放置或夹带货物等方式,散发给伪军……”

劝降传单。王华 摄
作为贵州人,周沧海格外关注抗战藏品中的“贵州元素”。一本1938年出版的《贵州省民众学校课本》,是他尤为珍视的藏品。这本封面泛黄的旧书,在当时是激励民众投身抗战的重要精神载体。
“这是抗战时期贵州开展扫盲教育与抗战宣传的教材。”周沧海翻开课本,第一课便是《中国人》,他朗声念道:“我是中国人,你是中国人,他也是中国人,中国人爱中国。”课本末尾还附有《义勇军进行曲》的曲谱,“1938年时,这首歌已广为传唱,不断唤起民众的抗日斗志。”

课本里的《义勇军进行曲》曲谱。王华 摄
此外,还有一本让周沧海印象深刻的杂志——1945年6月出版的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内页首次刊登了贵州晴隆“二十四道拐”的照片。“这条蜿蜒于黔山之间的公路,是抗战时期重要的物资运输通道,有力支援了敌后抗战与全民抗战。”周沧海说道。
让更多年轻人,能触摸历史、铭记历史
周沧海的军品收藏情怀,源于家人的影响。“外公是一名八路军老战士,我从小常听他讲述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的故事,对人民军队和抗日英雄始终怀有深厚的崇敬之情。”
步入校园后,周沧海对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关注近现代史。他深刻认识到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对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进而对军品收藏产生了强烈兴趣。

周沧海收藏外公的解放奖章。王华 摄
大四那年,他花费300元从网上淘到一枚朝鲜授予志愿军的军功章,自此正式开启军品收藏之路。抗战、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时期的各类军事物品,逐渐填满了他的收藏柜。
在周沧海看来,收藏不仅是对历史的保存与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我希望通过这些实物,让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能触摸历史、感受历史、铭记历史。”
为了让更多人接触到这些历史见证物,周沧海先后在贵阳逸天城与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举办过公益展览。2022年在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办展时,他准备了一本留言本,有位00后观众写下的话,让他至今记忆犹新——“谢谢你们办展,让我了解到先辈的艰苦卓绝,知道了上一辈有多不容易。”周沧海坦言,这就是他收藏这些军品的意义所在。
周沧海表示,他会继续寻找和收藏抗战等时期的军品,让更多人感悟和平的来之不易,铭记先辈们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民族精神。

周沧海在整理藏品。王华 摄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就是让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了解这段历史,我是打心眼儿里支持。”周沧海抬头凝望着收藏室右侧居中展架顶部悬挂的画框,语气坚定而郑重地说。画框里,是1945年8月20日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日本国旗被打上一个大大的叉。至此,正式宣告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来源:天眼新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