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数字经济潮头立 “一主一特”绘新篇
贵阳市花溪区
数字经济潮头立“一主一特”绘新篇
贵阳市花溪区表面处理产业园。 龙隽嵩 摄
贵州飞翼未来科技有限公司人员在调试训练无人机。 朱迪 摄
数字经济大潮奔涌,一曲激昂澎湃的“数智花溪”新乐章正在奏响。近年来,贵阳市花溪区紧扣“数字活市”战略,围绕“一主一特”产业布局,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奋楫争先,推动数字技术在全域发展中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
在这片创新热土上,数字基因深度植入发展血脉:大数据构建起全链协同的“智能制造大脑”,让企业生产效率跨越式提升;智慧政务系统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让便民惠民服务精准触达每个角落;科技赋能构建起城市“智能神经”,让道路通行效率大幅提升……这些创新实践共同诠释着“数字花溪”的生动内涵。
放眼未来,花溪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围绕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数字新基建、数据价值化等重点方向持续发力,加快培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在数字经济这片广阔蓝海中继续乘风破浪。
赋能增效 大数据重塑传统管理
日前,在贵州兴财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自来轻点鼠标,公司自主研发的“资产大数据应用综合管理平台”跃然屏上。通过这个平台,管理者可一键掌握固定资产从新增、变动到处置的全流程动态,实现资产全程可追溯和数据智能分析。
这一场景,生动展现了大数据技术是如何改变固定资产管理传统模式的。何自来回忆,10多年前固定资产管理还是以传统人工粗放管理为主,“一个单位仅靠一个管理员、一台电脑管理资产,不仅效率低下,还经常出现资产流失的情况。”
聚焦行业痛点,贵州兴财通在2016年推出首代线上管理平台,开启从固定资产清查业务到智能化管理服务的跨越。
“我们不只是提供软件,更是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务。”该公司副总经理杨黑查介绍,公司线上平台已经升级到第六个版本,功能模块从最初的几个扩展到现在的33个,涵盖固定资产、办公用品、设备管理等多个领域。
创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我们将管理要求嵌入软件中,当采购超标时系统会自动报警。”何自来表示,平台规范了固定资产管理,让全员参与成为可能,彻底改变了以往“一人管、众人用”的局面。他分享了一个典型案例:某单位年通用设备采购额达2000多万元,通过该公司平台系统的精细化管理和智能管控,当年采购量下降了23%,节省了大量成本。
为了方便客户使用操作,该公司还开发了APP端,实现同一业务多种路径办理。目前,这家企业已获44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证书,业务遍及全国10余个省市。“我们今年的目标是业绩突破5000万元,并计划将AI大模型融入系统,让资产管理智能化再上新台阶。”何自来透露。
从手工清点到智能扫码,从一人管理到全员参与,大数据技术让固定资产的管理变得更简单、更透明,真正实现了家底清楚、管理规范、决策有据。
兴财通是花溪区推动大数据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代表企业。近年来,花溪区深入实施“万企融合”行动,积极挖掘培育标杆项目、融合示范项目,带动一批优质企业深度参与融合,通过大数据赋能获得长足发展。
同时,探索大数据与各行各业的融合路径,引导区内企业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高技术要素嵌入各个环节,“大数据+农业”“大数据+政务”“大数据+旅游”的组合不断出圈,释放出一业带百业的巨大潜力。
智慧治理 技术驱动城市革新
在数博会、贵阳马拉松等重大活动的背后,始终活跃着一家来自花溪的企业——贵阳海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默默为重大活动的交通出行保驾护航。
作为智慧交通与数字安防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海信智能科技依托总公司技术优势,持续为公共安全与智慧城市建设提供系统解决方案,其业务覆盖贵州、四川、云南、重庆等多个省市,成为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我们与贵阳交警部门开展深度合作,承担了观山湖、花溪、白云及经开区等多个区域的信号调优与服务项目,全面协助交通管理部门诊断问题、治理堵点。”该公司总经理贾萧介绍,企业通过“一点一策”精准治理策略,已完成21处堵点综合治理方案、20条干线绿波协调方案以及19份“一点一策”专项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有效改善了相关区域的通行效率。
此外,海信智能科技还参与贵阳市“天网”系统一期、二期、三期工程的实施建设与运维任务,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当前,企业正积极参与贵安新区新型城镇化智慧交通体系等多个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大数据与交通系统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智慧、高效的新型交通治理范式。“我们希望以这些项目为标杆,将成熟的智慧交通解决方案推向更广泛的区域。”贾萧表示。
海信智能科技的成长,是花溪区培育创新动能、优化产业生态的典型代表。花溪区着力强服务、强创新、强培育,助力一批优质本土大数据企业迅速崛起,不仅在智慧交通、数字安防、智慧政务等领域实现技术突破,更通过落地应用持续赋能城市治理与公共服务,逐步形成“企业成长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的良好局面。
在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今天,数据价值的产生往往源于与千行百业的交叉赋能。花溪区正加速成为一片创新热土——从这里走出去的大数据企业,以技术为舟、以创新为帆,不仅扎实服务本地,还不断将成功实践推广至全省、全国,成为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低空启航 智能融合开拓疆域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等技术正不断融入低空经济的多个领域,成为驱动其创新发展的“智慧大脑”。
作为花溪工业园区中的创新力量,贵州飞翼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始终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的研发与制造。企业集CAAC考试培训、行业解决方案设计和技术服务为一体,其产品与应用覆盖应急救援、巡检、物流运输、农林植保、安防监控及教育培训等诸多领域。
当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与无人机深度融合,无人机不再仅仅是飞行设备,而成为高效的空中数据采集平台。它们实时捕捉高精度空间信息,依托空天地一体化数据融合与智能处理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各类作业的效率和精准度。
“这是我们落地花溪后推出的飞翼吊装机,广泛应用于农林植保和运输吊装等领域。”该公司董事长韩卫军拿着画册介绍,公司产品能够有效提高作业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助力农业生产走向精准化与智能化。
除了浓厚的产业氛围,花溪区在信息基础设施方面也走在前列。全区累计建成5G基站5014个;通过“万兆园区、千兆城区、百兆乡村”工程的深入实施,实现行政村5G网络100%通达,乡镇及行政村千兆光纤全覆盖,城区千兆接入能力和乡村百兆覆盖率均达100%。持续夯实的区域数字底座,为无人机的高精度训练与作业提供了基础支撑。
随着无人机在各领域的不断深化应用,逐渐改变了传统行业的运作模式,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智能配送时代,行业发展迎来广阔前景。花溪工业园区日益成熟的产业生态,与区政府持续的大力扶持形成合力,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
此次数博会,贵州飞翼未来科技作为花溪区代表企业参展,集中展示公安巡防、农业喷洒、应急消防等四类整机及零配件产品,期待借助这一国际平台拓展更多合作机会、推动项目落地。
“我们希望推动无线通信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以无人机等平台为载体,构建起一套空天地一体化的智控平台解决方案,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可靠技术和服务。”韩卫军说。
亮点
智能系统破解就业招聘两头难
“我想找一份人事或行政专员的工作。”8月27日,应届毕业生张怡然在“花溪就业”AI助手输入这句话。仅3秒钟后,3个匹配岗位跃然屏上,不仅清晰展示薪资和晋升路径,还贴心给出建议:“可优先投递管培生岗位,这类企业对应届生更友好。”
“就像有位专业的就业顾问随时待命!”张怡然感叹。
同一时间,系统背后的花溪云就业分析平台正实时更新企业总数、岗位数量、就业人数等多项数据,精准监测着全区就业动态。
这套智能就业服务系统,由贵州华众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研发推出。该公司2015年在花溪起步,如今已发展成为提供全方位人力资源解决方案的集团企业,业务覆盖外包服务、公共就业、培训、管理咨询、考试外包及数据标注等多个板块。
该公司总经理钟洪波在大学就开始接触到这一行业。“大学期间我就带领过上千人团队做兼职,创业后始终深耕人力资源外包,也正是从这些实践中看到了数据加工的机遇。”该公司从人力资源和电子产品外包起步,逐步拓展至数据标注等新兴领域。在长期的一线服务中,团队敏锐察觉到招聘市场的核心问题:求职者海投简历杳无音信,企业发布岗位难遇合适人才,双方之间仿佛隔着一堵无形的墙。
“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关键在于人岗匹配的效率太低。”钟洪波一句话道破症结。
面对这些长期存在的堵点,贵州华众没有止步于传统人力中介模式,而是果断拥抱技术变革。在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和就业市场深刻转型的背景下,积极探索AI与就业服务的深度融合。
2023年,该公司启动数字化转型,研发构建了“稳就业智慧大屏+智能终端+移动端小程序”三位一体的智能化就业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和“就业+”模式,整合多方数据资源,实现就业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精准匹配和动态跟踪等全流程功能。
该平台全面覆盖了三类需求——智慧大屏为政府提供全区就业全景视图,辅助宏观决策;智能终端进驻高校与社区,方便群众就近查询;移动端小程序则通过AI助手实现“一键匹配、三秒推荐”,大幅提升求职效率。目前,平台已完成约1500人次线上精准岗位推荐。
“传统求职需耗费大量时间筛选信息,现在通过线上平台,输入基本信息即可快速匹配岗位,效率提升95%以上。”钟洪波表示,这样既节省时间,也降低沟通成本。
高质量数据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石,数据标注产业因此成为关键支撑。贵州华众慧民集团也抓住这一前沿机遇,拓展数据标注业务。
“数据标注既能服务我们自身的智慧就业平台,也是能创造大量就业的新兴产业,更是助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重要环节。”钟洪波指出,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与行业产值的快速增长,该公司在这一领域的布局正迎来广阔前景。
紧扣时代脉搏,贵州华众从民房起步创业,发展到如今拥有上百人专业团队,并将业务从花溪区拓展到了全省乃至全国。“我们将始终扎根花溪,以科技创新让就业服务更智能、更高效、更温暖。”钟洪波表示,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优化AI算法,扩大服务范围,为更多求职者和企业搭建高效对接桥梁。
短评
数字浪潮下涌动蓬勃生机
当数字经济的浪潮席卷而来,花溪区以独特的节奏和步伐,在这条新赛道上跑出了自己的“加速度”。行走在这片土地上,能真切感受到数字化变革带来的蓬勃生机。
在这里,数字基因深度融入发展血脉。一批优秀企业紧抓发展机遇,聚焦专业领域持续发力。它们深耕研发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借“数”升级、乘“云”而上,在智能制造、智慧治理、低空经济等多个领域形成示范效应,凝聚起推动区域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在这里,创新实践令人印象深刻。技术不再是冰冷的代码,而成为改善民生的温暖力量,便民服务精准高效触达每个角落,城市运行更加智慧高效。这些看似微小的改变,正汇聚成提升城市品质、改善民生福祉的重要力量。
在这里,大数据并非高高在上的科技符号,而是接地气的发展良方。它体现在企业生产效率的跨越式提升中,融入城市治理的精准高效中,渗入百姓生活的点滴改善中,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引擎。
踩着数字经济的鼓点,花溪区正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大步向前。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片创新的热土上,数字经济必将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来源:贵州日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