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花溪 | 林栖者:怀念花溪
怀念花溪
文/林栖者

在美丽的花溪河畔,我曾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大学时光。四年光阴似箭,一别竟是二十余年。每每心中怀想,总会充满深深的思念。
这些年,回到花溪走走看看的次数鲜有可数,每次都是匆匆路过。而无论是贵大还是花溪,都珍藏在心底,那里的秀美山水、那里的求学时光、那里的青春岁月都成为我一生美好的记忆。
想当年,大山里长大的我,第一次随父亲来到省城,来到美丽的花溪。青碧连天,翠色绵延,这迷人的自然风光让我满心欢喜。一想到将在这里学习四年,心里无比期待,也无比兴奋。
走进绿树成荫的贵大校园,那时的我们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对未来充满无数期待和幻想。我们徜徉在母校宽广包容的胸怀里,在校训“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熏陶下,奋力拼搏、放飞梦想、逐梦青春。
那时的我,还时常一个人漫步在花溪公园,享受这里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感受她的宁静与美好。周末时光,我还会约上好友一同前往青岩古镇,这是花溪的另一份美好记忆。古镇依山而建,城墙蜿蜒,石巷幽深,一栋栋明清古建筑错落有致,所以成为了许多影视作品的取景地。
怀念花溪,不仅因为这里的青山绿水和人文底蕴,还因为这里的风土人情和人间烟火。
花溪牛肉粉是心里永远的记忆。有一次在花溪出差,我特意去吃了正宗的花溪牛肉粉。一碗美味的牛肉粉下肚,真的特别满足,这种陌生而又熟悉的味道,让我更加怀念在这里求学的日子。
同样,令我怀念的,还有在厚重的历史熏陶下来自青岩古镇里的卤猪脚、玫瑰糖、豆腐圆子等特色名小吃,那里浓浓的人间烟火气令我情不自禁地吞咽口水,想再去一饱口福。
很多时候,我觉得我怀念的不仅仅是去花溪寻味美食,更是为了去再次体味那些远去的岁月。
时光一去不回,毕业后的这些年,心中总是想起,总会点进当年班上一位留校任教同学的朋友圈看看母校的近况,看看这片山水美景以及母校日新月异的变化。
偶然的机会,在秀美花溪公众号的“晨读花溪”栏目,我拜读到一位文友发表的诗,突然特别激动,也决定以我的笔、我的心,为珍藏心底对花溪的这份记忆与牵挂进行书写和留念,愿花溪的明天更加美好!
虽然,我已多年未与花溪好好相见,不知如今的她是否还有当年的美,而我又能否再找到当年的情?但不论如何,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去那个辞别多年的地方,去触摸那些远去的旧时光。
作者简介

冯娅丽,笔名林栖者,女,苗族,贵州省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人,擅长散文、诗歌写作,有部分作品在省、市级有关刊物发表。现工作于遵义市新蒲新区党工委宣传统战部。
征稿启事
《晨读花溪》栏目自去年6月中旬开始,在花溪官方媒体平台(“爽爽贵阳 秀美花溪”微信公众号、APP,花溪区政府门户网站)上线以来,每个清晨将书写花溪的美文、美图、美声作品推送给大家,受到社会好评,更得到了一大批深爱花溪的作家、诗人、摄影家、画家和区内干部职工等各界人士的投稿支持。为进一步提升《晨读花溪》的知名度和她带给我们精神世界的“治愈力”,栏目组计划将推出更多的“文艺跨界”(摄影+美文,诗歌+绘画+朗诵……)融合作品,特向广大网友征稿,不论是文学、摄影还是绘画、音乐作品,无论是发表过的还是未面世的,只要是能触达心灵、展示文化、顺应时节、关注热点的,只要您觉得作品能体现花溪的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等元素的,都可以投给我们。愿更多的人透过《晨读花溪》这扇窗相遇花溪、相知花溪、相惜花溪、相爱花溪!联系电话:花儿 18185025119(同步可搜索添加微信),谢谢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