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四大班子领导开展“六一”国际儿童节慰问活动
在202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到来之际,花溪区四大班子领导先后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看望慰问少年儿童,并向全区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问候和美好祝愿。
许俊松“六一”前夕看望慰问少年儿童并调研教育工作
5月29日,在第75个“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经开区党工委书记、花溪区委书记许俊松到花溪区万科第一小学、青岩镇中心完小和花溪区特殊教育学校看望慰问少年儿童,代表区四大班子向全区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祝福。
花溪区委常委、区委宣传部部长申冬妮参加。
走进花溪区万科第一小学国学文化厅,许俊松认真参观了学生们的“六一”书法展作品,听取学校发展历程介绍,观看学校“六一”活动节目表演。他为孩子们送上节日祝福,同时向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致以诚挚问候。他指出,要创新教学思路,开设更加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和特色课程,更好引导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在青岩镇中心完小,许俊松详细了解师资力量、课程设置与校园建设等情况,并观看学校庆“六一”活动暨新队员入队仪式,向新入队队员表示祝贺,少先队员为他系上鲜艳的红领巾。他指出,要加强学校文化教育,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在花溪区特殊教育学校,许俊松同学生一起观看庆“六一”文艺汇演,并来到孩子们中间,俯身与大家交流互动,为孩子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点赞。他强调,要进一步聚焦特殊儿童群体,创新教育方法,加强教学管理,抓好校园安全,为孩子们打造一片充满阳光与希望的成长天地。
许俊松强调,要强化思想认识。各级党委政府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摆在突出位置,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努力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要强化校园安全。加强消防设施、校舍安全、防溺水教育等工作指导,全力开展好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切实维护校园环境,筑牢校园安全防线。要强化责任担当。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教育工作,扎实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促进教育提质增效,持续提升花溪教育发展水平。
经开区、花溪区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党工委负责同志参加慰问。(融媒记者:刘鹏、孙操)
蒋芳菊到花溪区文旅城第一学校开展202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慰问活动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5月29日,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蒋芳菊到花溪区文旅城第一学校,与孩子们一起欢庆节日,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广大少年儿童送上节日祝福。
区政府副区长李博参加。
在花溪区文旅城第一学校,蒋芳菊一行参观了该校艺术画展、数学实验课堂等地,实地了解学校办学特色、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等情况。她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创新办学理念、优化办学思路、提升办学条件、强化校园安全,大力关心支持少年儿童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安全、幸福成长。
随后,蒋芳菊一行在现场观看了花溪区文旅城第一学校2025年“六一端午同欢庆 数学文化添光彩”表演活动。口才星《童韵中华少年行》、篮球操《中国威武》……一个个精彩的节目,让校园充满了欢乐活泼的节日气氛。
区直有关部门、贵筑街道党工委相关负责人参加。(融媒记者:胡流冰川)
秦建军开展2025 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慰问活动
在202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9日,花溪区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秦建军一行来到贵阳一中星辰学校,亲切看望慰问少年儿童,向全区广大少年儿童致以节日的祝福,并向辛勤耕耘的教育工作者表示诚挚的问候。
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姚军参加慰问。
慰问中,秦建军亲切地与孩子们交流,关切询问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并实地察看了校园环境,详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师资配备及特色课程开展情况,并与教师们亲切交谈。秦建军对学校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希望学校继续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孩子们营造健康快乐的成长环境。同时,她叮嘱相关部门要持续关心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共同为少年儿童茁壮成长保驾护航。
贵阳一中星辰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创新教育方式,努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不辜负社会各界的期望。(融媒记者:蒋义)
禄竹开展2025 年“六一”国际儿童节慰问活动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5月29日,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禄竹一行来到花溪第三小学,看望慰问在校师生,为少年儿童送去节日的祝福,向默默付出、辛勤耕耘的老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区政协副主席徐国霞参加慰问。
禄竹一行实地查看了校园环境和教学活动设施,参观学校艺术、科学等校本课程展品,详细了解学校教育教学、师资配备及特色课程开展情况,并与师生亲切交流,共同观看“六一”节目展演。
禄竹表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推动教育作为重大使命任务,持续推动教育工作高质量发展。希望全体教职员工,继续保持敬业奉献精神,为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希望同学们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和学习的机会,努力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融媒记者:胡晓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