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花溪 | 姜国伦:一日游随笔
一日游随笔
文/姜国伦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这是多年前杭天琪唱出名的歌,歌颂的是陕北高原上的“高坡”。如今贵州高原,贵阳市花溪区一个名叫“高坡”的地方,却因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产业调整后的乡村振兴而声名远播。
多日连绵的雨后,天终于放晴,旅行社带着百余个游客出发游观“高坡”。大巴车盘旋在山路上逐步上升,在途中的“石门景点”停车短暂休息,不禁发出感慨:
登高壮观天地间,高坡美景展眼前。
黔山秀水逢盛世,昔日只是穷乡村。
高坡方圆120平方公里,有两万多苗、汉、布依族人杂居,最高之处“皇帝坡”海拔高度 1712.1 米,也是贵阳市最高处,与花溪中心城区相距31公里。这里是当地有名的高寒地方。
数百年来,贵阳高坡的民族文化就负盛名。我们听到高坡传统的“四月八”最为隆重,实际上还有跳场、斗牛、赛马、对歌、射背碑、芦笙会等节庆活动,另外还有敲牛祭祖、洞葬悬棺等独特的民族风情。
在高坡地下埋藏着硅、煤、铁、石英石、大理石等大量优质矿藏,若能有效开发利用,将为地方繁荣建设大显其功。另外,在高坡云顶,还有一片葱茏苍郁的万亩草场,还有涧水蜿蜒、风景如画的红崖峡谷,景色美不胜收。
在雨季的间隙,我们的这场一日游清淡又美好,与自然合为一体,还参与了多样的文娱体验活动。
在高坡蓝莓园,我们随意品尝着微甜淡酸的蓝莓,令这爽爽贵阳的夏天更加清新。众游客在天高云淡、阳光灿烂的蓝莓园说说笑笑,自摘自采自认购,还饱餐了一顿丰盛的旅游饭菜。餐后,文娱活动自由组合,三十多个中龄妇女瞬间精神矍铄,似乎一下子回到青春时期,在灿烂的阳光下,在宽敞的庭院里,在欢快的录放音乐伴奏下翩翩起舞。也有几个长相似新彊人的老年男性游客为其伴舞。他们似乎平时时就训练有素,成了女性舞者快乐的支柱……
云贵高原上的花溪高坡,淡淡的一日游,将会伴随老年淡淡的日子悠悠长存!
——本文选编自《花溪艺苑》杂志2021年秋冬卷
征稿启事
《晨读花溪》栏目自去年6月中旬开始,在花溪官方媒体平台(“爽爽贵阳 秀美花溪”微信公众号、APP,花溪区政府门户网站)上线以来,每个清晨将书写花溪的美文、美图、美声作品推送给大家,受到社会好评,更得到了一大批深爱花溪的作家、诗人、摄影家、画家和区内干部职工等各界人士的投稿支持。
为进一步提升《晨读花溪》的知名度和她带给我们精神世界的“治愈力”,栏目组计划将推出更多的“文艺跨界”(摄影+美文,诗歌+绘画+朗诵……)融合作品,特向广大网友征稿,不论是文学、摄影还是绘画、音乐作品,无论是发表过的还是未面世的,只要是能触达心灵、展示文化、顺应时节、关注热点的,只要您觉得作品能体现花溪的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代、城市与乡村等元素的,都可以投给我们。
愿更多的人透过《晨读花溪》这扇窗相遇花溪、相知花溪、相惜花溪、相爱花溪!
联系电话:花儿 18185025119(同步可搜索添加微信),谢谢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