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读花溪 | 皓冬:龙井村里的文化瑰宝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花溪新闻

晨读花溪 | 皓冬:龙井村里的文化瑰宝

发布时间:2025-02-25 07:19:42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龙井村里的文化瑰宝

文/ 皓冬

在青岩的怀抱中,隐匿着一处静谧的布依古村落——龙井村,仿佛世外桃源,遗世独立。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龙发利老师安居一隅,他的家如同一幅淡雅的水墨画,静静铺展在村落的一隅。

庭院深深,一株海碗粗的三角梅傲立其中,火红的花朵如烈焰般炽热,它们簇拥着、攀爬着,沿着墙壁,绕过藤蔓,依附栏杆,直至跃上高高的三层楼顶,织就一片绚烂的花海。这天然的凉棚下,是两间雅致的居室,一间弥漫着古色古香的书卷气,是龙老师沉浸在知识海洋的书房;另一间,则挂满了琳琅满目的簸箕画,每一幅都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厚重与辉煌。

冬日的暖阳洒落,花与房在光影中交相辉映,熠熠生辉。室外,偶尔飘落的几朵红花,与室内错落有致的画簸遥相呼应,增添了几分诗意与雅致。三角梅的红,如同铺设了一条通往艺术殿堂的红毯;簸箕画的斑斓,则筑起了一面展示民族文化的墙。龙宅小家别院,不仅是一处居所,更是一方文化的净土,让人悠然自得,沉醉其中。

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忘却尘世的喧嚣,只想静静地品味这份宁静与美好。龙井村,龙宅,还有那株火红的三角梅,共同编织了一个关于文化、关于艺术、关于生活的美丽传说。

龙老师不仅是这些文化瑰宝的守护者,更是传承者。每当夕阳西下,余晖洒满整个院落,他便会在那挂满簸箕画的小屋里,手把手地教村里的孩子们绘制这些传统图案。一笔一画间,不仅传递着技艺,更将那份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尊重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田。孩子们围坐在他身边,眼睛里闪烁着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传统文化的敬仰,他们的笑声和专注的神情,成为龙井村最动听的旋律。

节假日里,龙井村更是热闹非凡。龙老师会组织起村民们,一起举办簸箕画展和民族文化交流活动,吸引着远近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学习。在这里,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精美的簸箕画作品,还能亲身体验布依族的织锦、蜡染等传统手工艺,品尝到村民们用龙井水酿造的米酒,感受那些来自古老岁月的温度。

龙井村,这个被时光温柔以待的地方,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和谐共生,共同书写着属于它的独特篇章。而龙老师,就像那株坚韧不拔的三角梅,用自己的热情和坚持,为这片土地的文化传承之花,注入了永恒的生命活力。


作者简介

皓冬,原名王承忠,中国注册策划师,乡村规划师,贵州省标识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贵州省诗词学会会员,贵阳市作协会员,花溪区作协理事,六盘水文学院签约作家,现任贵州前景展览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著有诗集《裸奔的风霜》、散文诗合集《忧伤的太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