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局长通道|霍云龙:深化落实大抓项目 加快构建具有花溪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年,花溪区两会首次设立“代表·委员·局长通道”,会议期间,多位花溪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及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陆续走上通道,聚焦工业、农业、招商、教育、文旅、民营经济议题和民生领域工作等接受媒体集中采访,共话履职成效,畅谈贯彻措施、筹谋发展思路。
2月24日,在“代表·委员·局长通道”集中采访中,花溪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霍云龙表示,将围绕省、市决策部署及工作安排,紧盯区委、区政府明确的目标任务,深化落实大抓项目,加快构建具有花溪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霍云龙表示,在深化落实大抓项目方面。一是抓机制建设。落实好重大项目建设“5+3”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在建项目办公室和5个专班职能,强化项目“谋、投、建、管、用”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全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投产见效。二是抓项目梳理。用好省市区重大项目分级调度机制,聚焦“四化”及基础设施五大领域,认真梳理一批示范性强、牵引性强的项目分别纳入省、市、区盘子分级统筹推进。三是抓要素保障。紧盯用地、资金、手续等核心要素,分领域紧盯项目堵点卡点,一项一策分析研判,推行“并联审批+容缺受理”模式,全面提升项目要素保障质效。四是抓包保服务。充分发挥“区领导统筹+行业专班”包保服务重大项目机制作用,扎实推动5大领域专班深入重点项目、企业跟踪服务,通过分级调度、定期研判、融合考核,切实助推花溪大抓项目取得新成效。
霍云龙表示,在加快构建具有花溪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制定《推动花溪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实施方案》,建立健全推进机制,强化6大领域部门协调配合,推动形成区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落实、企业发挥主体作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因地制宜发展花溪六大产业。二是强化创新服务。聚焦部门主责主业,推动在数字经济、生产性服务业等领域创新突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用好促进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联席会议机制,落实惠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壮大。三是强化配套衔接。高质量谋划“十五五”规划,围绕“六大”现代化产业体系,分领域制定年度目标任务、工作措施、项目支撑,强化与省市沟通衔接,争取更多项目列入上级规划盘子获得支持,为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配套支撑。(融媒记者:胡流冰川 魏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