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徐霞客打卡花溪|世界旅游日,《花溪故事·霞客行》之《寻坊》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花溪新闻

跟随徐霞客打卡花溪|世界旅游日,《花溪故事·霞客行》之《寻坊》

发布时间:2024-05-27 09:35:34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386年前,1638年4月,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徐霞客游历至贵阳,在贵阳境内留下了不少浓墨重彩的记述,成为贵阳旅游史上的重要文化瑰宝。

其间,徐霞客探访了位于花溪区的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桐木岭,以及十里沙河滩、十字街和青岩、燕楼、马铃等多个地方。为深挖文化资源,讲好花溪故事、传播好花溪声音,花溪区委宣传部制作了人文纪录片《花溪故事·霞客行》,以徐霞客1638年游历秀美花溪的行程为主线,把徐霞客在花溪的游踪首次以影像创新方式进行表达,记录其在花溪所留下的文化足迹与花溪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精神境界。全片共分为《桃源》《初见》《烟火》《分水》《夜郎》《青岩》《寻坊》《龙井》《洞见》《马铃》十集。

在第14个“5·19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跟随徐霞客的游踪,来一次秀美花溪深度游吧!

第七集《寻坊》

“其城新建,旧纡而东,今折其东隅而西就尖峰之上,城中颇有瓦楼阛阓焉”。徐霞客日记中所记载的便是青岩。

数百年前,青岩曾是马帮途歇重镇。寒来暑往,马蹄声声的茶马古道,成就着不同民族和文化的相互交融。起始于唐宋,兴盛于明清的青岩场集如今依旧热闹非凡。

当年商贾云集的熙攘场面,生机盎然的人生风景,连同一些宏大历史的记忆与细节被重新注入寻坊。茶马古道上的寻坊,各种外来文化在此交流,碰撞,吸收,融合,形成亦古亦新,多姿多彩的风貌。

到寻坊,有人带来文化,入青岩,有人寻访文化。如今,他们有个共同的称呼——岩漂。

1902年,知名日本民族学家,人类学家,考古学家鸟居龙藏,不远万里来到青岩调查苗族生态,入驻青岩。“岩漂”鸟居龙藏潜心研学,详细考察,为个人专著《苗族调查报告》收集素材。鸟居龙藏也成为第一个向世界介绍青岩的人。

从徐霞客到鸟居龙藏到现在的岩漂,他们逐渐从过客变成了长居者,以自己认同的方式扎下根来,朴素而内敛,清幽而安逸地营生。

用出世心看千帆过尽,以入世心迎万木逢春。这便是不同于离群索居的心安自得,亦是很多人在此间体会到的人生释然。寻坊,也许就是“此心安处是吾乡”,寻坊,就是“岩漂”走遍天下寻与访的归宿。

当年徐霞客游历于此,途径古驿道“寻”得此处,如今已是一步一“坊”。这或许便是“寻坊”的含义,在“传承、融合、发展”中,展现着古镇肌理,延续着古镇文脉,赓续着古镇文化的诗情画意。

寻坊,寻的是人情,找的是自我,归的是故乡。这些有着不同抱负的梦想家,他们在这里构建了一个个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心灵之坊、人间乐园。 (来源:区委宣传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