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徐霞客打卡花溪|世界旅游日,《花溪故事·霞客行》之《龙井》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花溪新闻

跟随徐霞客打卡花溪|世界旅游日,《花溪故事·霞客行》之《龙井》

发布时间:2024-05-24 09:53:39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386年前,1638年4月,明代伟大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探险家、文学家徐霞客游历至贵阳,在贵阳境内留下了不少浓墨重彩的记述,成为贵阳旅游史上的重要文化瑰宝。

其间,徐霞客探访了位于花溪区的长江与珠江水系的分水岭——桐木岭,以及十里沙河滩、十字街和青岩、燕楼、马铃等多个地方。为深挖文化资源,讲好花溪故事、传播好花溪声音,花溪区委宣传部制作了人文纪录片《花溪故事·霞客行》,以徐霞客1638年游历秀美花溪的行程为主线,把徐霞客在花溪的游踪首次以影像创新方式进行表达,记录其在花溪所留下的文化足迹与花溪鲜为人知的故事,展示“达人所之未达、探人所之未知”的精神境界。全片共分为《桃源》《初见》《烟火》《分水》《夜郎》《青岩》《寻坊》《龙井》《洞见》《马铃》十集。

在第14个“5·19中国旅游日”到来之际,跟随徐霞客的游踪,来一次秀美花溪深度游吧!

第五集《龙井》

在徐霞客的游记中,曾这样记载“有溪自西北老龙脊发源,环城北东流南转。”他发现,青岩河由两条河流汇合而成,而青岩河西北方向河流的源头,他文中所提的“老龙脊”,就是今天的龙井村。   

龙井村,始建于明代,有五百余年的历史,和位于十里河滩的麦翁古寨,同属以布依族人口为主的古村。

勤劳智慧的布依族,是一个亲水的少数民族,古井旁碑文中的神话传说中,可以看出村民心中龙井的神圣地位。清冽甘甜的井水,流出后一分为二,沧浪之水,可饮可濯,千百年来滋养了无数布依先民,至今依然。

现在的龙井,已凭借其丰富的民俗文化,和每年的布依族传统的民族节日,如:农历的“三月三”“四月八”以及“六月六”等。开展了丰富的文化活动,以此带动旅游业的发展。特别是每年的“六月六”最为盛大隆重,“迎姑妈回家民俗巡游、迎宾仪式、十二道拦门酒”等各类活动,让充满山野新风的民俗文化,令各地来的游客耳目一新大呼过瘾。

淳朴的民风和形态丰富的游乐方式,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前来畅快一游。龙井的老井依然汩汩流出,村民的生活和全村的样貌,赓续着传统,也悄然发生着改变。(来源:区委宣传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