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三个“起来” 推动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花溪新闻

花溪区三个“起来” 推动中医药服务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4-23 10:58:12 打印 关闭 【字体: 视力保护色:

近年来,花溪区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着力在全体系、强服务、兴产业、扬文化上下功夫,充分发挥优势作用,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是中医药体系建起来。积极推进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以花溪区中医院为龙头,区人民医院中医科、区妇幼保健院中医科为骨干,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完成中医馆建设,配置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规范开展中医药服务)中医药服务为枢纽,社会办医疗机构(一级中医医院1家,中医类别诊所53家)中医药服务为补充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区中医院学科建设、整合优势资源,设置了名老中医门诊、名老中医传承创新工作室、小儿推拿门诊、中医护理门诊、中医特色夜间门诊等中医特色诊室,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供优质、高效、便捷服务。坚持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愈防复”的理念,积极开展区、乡、村三级治未病服务网络试点,将中医“治未病”服务融入基层健康管理、家庭医生签约等服务内容,推动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中医“治未病”服务体系。2023年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率达到78.03%,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规范提供中医药服务达到100%。

二是中医药人才强起来。聚焦中医药人才数量短缺、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队伍不稳定、中医药特点不突出等问题,坚持强平台建设、强交流培养、强技能培训等,不断建强人才队伍。建强人才培养平台,紧盯重点医院、重点科室,不断加强建设,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平台上台阶,区中医院妇科成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获批为贵阳市县级名老中医工作室;针灸推拿科获批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坚持引育并重,2020年以来引进中医药专业技术人才36名,与贵州中医药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成立博士工作室,柔性引进10名高校中医药博士到院坐诊,实施师承教育,开办了两届中医药师承研修班,共遴选中医指导老师13名,招收中医药继承人37名。提升人才培训质效,规范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推进中医类全科医生(含助理)培养,加强基层中医药人员理论及技能培训,分批次参加中医适宜技术及中医骨干人才培训。累计完成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16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6人、乡镇和社区医疗机构中医适宜技术和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175人次、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815人次。

三是中医药文化活起来。紧盯中医药文化的挖掘、延续、传承,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活动。成立“花溪区中医院中医药文化传承研修院”,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传承交流平台,积极开展中医药文化传承研修工作,定期组织开展中医药理论学习及经验交流,举办中医药文化节活动,通过开展义诊、举行拜师仪式、发放中药香囊和艾草、现场体验中药膏及茶饮等活动,组织医务人员开展太极拳、八段锦操练和演示,推广和普及中医药健康保健知识、传统养生功法。成立花溪区中医院采药队,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中药识别、标本采集等活动,不断丰富医务人员中药知识。组织花溪区人民医院、花溪区中医院、辖区内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服务月活动。持续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贵州省中医药条例》等宣传活动。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宣传的覆盖面,推动中医药融入生产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相关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