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贵州赞“花小莓”……
《当代贵州》杂志以《花溪“花小莓”:进城大蝶变》为题,对花溪草莓及其区域公用品牌“花小莓”的发展进行报道。
“冬天的第一颗草莓,你安排上了吗?”
大家好,我是鲜嫩多汁、香甜可口的花溪草莓,别看我个头不大,比不上那些水果界的大块头,我却是贵州草莓产业当之无愧的领军者。
早在40多年前,我就在风光秀美的花溪区安了家,这里的光照、水土都像是为我特意量身打造,在这里长大的我,风味独特、品质绝佳。
然而,在发展的路上,我面临过不少困难。10年前,我主要以散户种植为主,标准化程度低,口感不一。销售方式仅为零售和入园采摘这两种。同时,我比较娇嫩,贮存运输十分不便,每个产业环节的利润都不高,无法帮助更多果农鼓起腰包。
但近10年来,我名气越来越大,逐步占据了贵阳草莓市场半壁江山,实现了华丽转身。
2020年12月12日,在花溪区首届草莓采摘季启动仪式上,花溪区草莓区域公用品牌“花小莓”正式发布。从此,我有了自己的专属品牌形象。
通过规划顶层设计、建强技术人才队伍、紧密联农带农、标准化生产保证品质及产量、强化品牌推广宣传等,我的形象越来越亮丽、口感越来越香甜、产量越来越高,“花小莓”品牌也越来越响亮。
瞄准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我的种植面积稳步提升。目前,在花溪区,我的种植面积达5000余亩,年产量约7000吨,产值约达3.3亿元,“花小莓”品牌价值达4.92亿元。我在2023年贵阳贵安首批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中排名第三,并获评“2023年度受市场欢迎草莓区域公用品牌20强”“2023年度受市场欢迎草莓企业品牌”。如今,我可是不少果农家里赚钱的主力。
现在,我已经从单一的鲜果销售向休闲食品、生态旅游等新业态拓展,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成为花溪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之一。
凭借绿色农业生产的良好条件,花溪区规划布局了共富产业带,从种植到冷链仓储,从精深加工到品牌营销,围绕全产业链发力,同步推动农文旅蝶变,助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我的产业化之路驶入快车道。
当你驾车行驶在贵阳市花溪区的道路上,一个个种植大棚映入眼帘,这就是我的家。步入大棚,可以捕捉到科技感满满的细节:节水灌溉、水肥一体,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的生长提供了保障。
2023年12月,冬季的草莓旋风让花溪区黔丰生态草莓农场成为贵阳市民们趋之若鹜的地方。黔丰生态草莓农场有传统种植与高架种植两种模式,农技人员们共种植香野、章姬、红颜、建德草莓、白雪公主等七大品种。在这里,红色、黑色或白色的都是我,好吃好看又好玩,一位位市民的赞叹声让我开心不已。
我的故事,印证了只要坚持走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路子,就能带动更多农民过上幸福好日子。
“莓”好时光,我愿与你共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