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溪区2023年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报告

花溪区2023年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报告

发布时间: 来源:花溪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字号:[ ]

随着社会转型,人们行为方式改变及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简称“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并呈现高发病、高致残、高死亡、高疾病负担和高危险因素流行的显著特征,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带来巨大挑战。为进一步了解我区慢性病流行现状及其社会影响因素,在省、市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开展了我区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工作,并形成《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报告》,为我区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一、调查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数据来源于专项监测调查及政府公报、人口普查公报、花溪区年鉴、区属相关部门年度总结、数据报表等。

二、调查结果

(一)疾病普遍特征

1. 慢性病发病情况

依据2022年网报,2022年花溪区居民恶性肿瘤报告发病2157例,发病率为259.57/10万。其中男性病例1057例,发病率为249.65/10万,女性病例1100例,发病率为269.87/10万。发病率居前五位的肿瘤部位依次为支气管和肺、甲状腺、结直肠和肛门、肝脏、乳腺。前五位的恶性肿瘤报告占总报告病例数的49.24%。

2022年花溪区居民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报告发病4372例,报告发病率526.11/10万;男性报告发病率605.11/10万,女性报告发病率444.06/10万。在所有报告病例中,脑卒中报告发病最多,占总数的80.24%,其次为急性心肌梗死,占总数的15.42%。

2.死亡情况(2022年度网报)

2022年花溪区报告粗死亡率为533.82/10万,男性粗死亡率为631.09/10万,女性粗死亡率为432.77/10万。

2022年花溪区人均期望寿命为78.3岁,男性为75.8岁,女性为81.5岁。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等四大类慢性病过早死亡概率为13.27%。其中2022年70岁以下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标化死亡率为6.822/10万。

2022年花溪区慢性病为主要死亡疾病,粗死亡率为333.82/10万,占总死亡的66.29%。全人群死因顺位前五位是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

2022年花溪区居民恶性肿瘤报告死亡823例,死亡率为99.04/10万;标化死亡率为105.74/10万。死亡率位居前五位的恶性肿瘤为肺癌、肝癌、结直肠癌、胃癌、白血病。

2022年花溪区居民心脑血管事件监测报告死亡1455例,死亡率175.09/10万;标化死亡率为190.48/10万。其中冠心病和脑出血为主要死亡原因。

3. 成人主要慢性病患病情况

(1)高血压

2023年调查花溪区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1.29%,男性(22.16%)高于女性(20.50%),高血压知晓率为66.17%,男性(58.43%)低于女性(73.68%)。高血压药物治疗率为63.80%,男性(55.97%)低于女性(71.26%)。高血压控制率为42.43%,男性(34.94%)低于女性(49.71%)。

(2)糖尿病

2023年调查花溪区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8.70%,男性(8.77%)高于女性(8.63%),糖尿病知晓率为68.10%,男性知晓率为63.64%,女性为72.13%。糖尿病药物治疗率为67.24%,男性(61.82%)低于女性(72.13%)。糖尿病控制率为45.69%,男性(34.55%)低于女性(55.74%)。空腹血糖受损率为3.60%,男性(3.99%)高于女性(3.25%)。

(3)肥胖与超重

2023年调查花溪区18岁及以上居民BMI均数为23.68kg/m2,男性(23.44kg/m2)和女性(23.27 kg/m2),男性BMI水平高于女性。调查人群中肥胖率为7.73%,其中男性肥胖率为6.56%,女性肥胖率为8.78%。超重率为31.05%,男性(33.73%)超重率高于女性(28.64%)。

(4)血脂异常

2023年花溪区18岁及以上居民血脂异常以高甘油三酯血症为主,血脂异常率为35.42%,男性(38.92%)高于女性(32.31%),男性血脂异常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女性的血脂异常患病率却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递增。

(二)行为危险因素

1. 吸烟行为

2023年调查花溪区18岁及以上居民现在吸烟率为18.92%,男性(35.84%)远高于女性(3.86%);日均吸烟量为7.52支,男性平均日吸烟量为14.56支,女性平均日吸烟量为12.43支,18岁组日均吸烟量最小。18岁以上居民戒烟率为13.70%,男性为13.80%,女性为12.82%,随着年龄的增加戒烟行为增多。

2. 饮酒行为

2023年调查花溪区18岁及以上居民过去12个月饮酒率为21.86%,男性(38.52%)远高于女性(7.04%)。饮酒行为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少。

3. 膳食情况

2023年调查花溪区居民家庭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为5.48克。家庭人均每日食用油摄入量为43.13克。每日人均食用盐超过5克的比例为25.60%,食用油超过30克的比例为76.70%。

4. 身体活动情况

2023年调查花溪区18岁及以上居民平时采用锻炼性的活动率为68.82%,男性(29.47%)低于女性(32.71%)。

5. 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

18岁以上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为74.50%,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

三、主要问题发现

通过社会因素调查,发现慢性病依然是影响我区居民健康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肥胖状况日益严重,中老年人群超重和肥胖比例较高;60岁及以上年龄段的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率形势严峻。慢性病危险因素依然普遍存在,男性吸烟且吸烟量占比较高,饮酒率高、饮酒频繁、饮酒者中不健康饮酒行为普遍存在;饮食结构不合理,家庭食用盐和食用油均超标;采用锻炼性的活动率偏低等。

四、主要对策与具体措施

(一)以慢性病三级预防理论为指导,针对现阶段花溪区主要慢性病及重点行为危险因素,制定慢性病防控策略。

(二)进一步夯实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多部门联合督导机制,督促各部门主动将慢性病综合防控专业任务与常规工作职责融合,创新工作模式,不断巩固慢性病综合防控成果。

(三)提高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及“三减三健”专项行动的人群覆盖面,让更多的居民了解慢性病相关防控知识以及培养健康生活方式。

(四)充分发挥辖区健康服务信息平台的效能,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管理效果,抓好重点人群、重点慢性病的防控。将超重、肥胖、吸烟、饮酒等慢性病高危人群纳入健康指导与管理的目标人群,积极开展高危人群筛查和健康教育工作,将防治关口前移,以提供优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基础,开展好慢性病患者管理,最终实现降低辖区群众慢性病发病率、整体提高群众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