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部门2024年行政执法基本情况
(一)我局办理行政执法案件21件,其中,行政检查21件,占比100%。无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征用等执法案件。
(二)作出执法决定的案件引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数0件,无行政复议被纠错、行政诉讼败诉涉及的领域和事项、行政复议结果和行政诉讼审理结果,无行政复议被纠错率、行政诉讼败诉率等情况。
二、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有关情况
(一)制度建设情况:
2024年未新制定制度,按照之前制定的《行政执法管理制度》《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行政执法投诉举报制度》《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制度》等制度开展工作。
(二)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有关情况:
依据《行政执法公示制度》《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办法》等三项制度要求,全面梳理完善执法工作制度,规范执法工作程序,强化执法监督和工作落实,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全面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法治化建设水平。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强化事前公开,全面准确公开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依据、程序、救济渠道、随机抽查清单、服务指南、执法流程等信息;规范事中公示,在监督检查、调查取证、文书送达等执法活动中,主动出示执法证件,主动告知当事人执法事由、依据、权利义务等;加强事后公开,按照执法时限,及时公布对象、类别、结论等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全面推行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通过文字、音像等记录形式,对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的启动、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等全部过程进行记录,并全面系统归档保存,做到执法全过程留痕可回溯管理,充分发挥全过程记录信息对案卷评查、执法监督、评议考核、舆情应对、行政决策和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等工作积极作用。全面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依据商务执法工作实际,配合市局规范明确行政处罚案件立案、执法决定法制审核、行政复议等程序步骤,制定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目录清单,明确审核责任、内容和审核材料报送要求、审核方式、时限、责任等。
(三)行政执法人员培训情况:
2024年度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5期,参训人数20人次,负责人定期不定期召集执法队员及执法队工作人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解读商务行政执法文书的作用,加强执法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四)开展案卷评查和执法监督的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要求,依法行使行政检查权和处罚权。今年以来,我局无行政处罚和行政强制案件。在执法过程中,无乱收费、乱罚款、吃拿卡要等现象,无重大违法违纪案件和重大问题发生。
三、行政执法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落实“三项制度”做得不够。行政执法公示方式单一,办事群众不能充分了解相关事项,未统一着装,行政执法决定公示的范围、方式等还不明确;执法过程记录制作、保存不规范,特别是音像资料的归档、保存还需加强。
(二)执法不创新。执法工作创新不够、办法不多,习惯了依靠老观念、老思路、老办法。执法方式不得当,不依据法律程序。
(三)执法水平需提升。执法人员缺乏法律知识,执法经验不足,行政执法能力不强,办案质量不高,存在执法办案人员不能及时答复当事人现象。行政执法人员业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执法工作中出现许多新情况,违法行为的隐蔽性、机动性明显增强,造成执法检查困难。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强化对“三项制度”和行政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核机制重要性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清单,加大工作经费和人员保障力度,提升行政执法工作效率、提高行政执法工作质量。二是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完善学习培训制度,通过举办培训班,加强对行政执法人员的业务培训力度和考核力度。邀请专家开展行政执法专题讲座,围绕行政法、执法程序、调查取证开展培训,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能力培训。三是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工作,积极组织相关法规培训学习,提高执法人员办案水平和法律人员法制审核工作能力,进一步降低行政执法法律风险。四是积极对接上级部门,优化、统一执法文书格式,做好案卷归档,特别对音、视频证据材料的运用和保存上要下功夫,进一步提升办案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