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编制说明 1
1.1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1
1.1.1编制目的 1
1.1.2适用范围 1
1.2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 1
1.3编制依据 1
1.4编制原则 4
1.5突发事件分级 5
1.6预案版本受控和修订 9
2突发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11
2.1水库工程概况 11
2.1.1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11
2.1.2大坝安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7
2.1.3大坝曾遭遇的突发 、工程险情及相应处置情况 17
2.1.4水库大坝下游情况 18
2.2突发事件分析 18
2.2.1自然灾害类事件 18
2.2.2事故灾害类事件 20
2.2.3社会安全类事件 21
2.2.4其他可能导致溃坝、重大工程险情、超标准泄洪、水污染的突发事件 21
2.3突发洪水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22
2.3.1大坝溃坝分析 22
2.3.2溃坝后果分析 24
2.4突发水污染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27
2.4.1突发水污染事件分析 27
2.4.2突发水污染后果分析 28
3应急组织体系 29
3.1应急组织体系框架 29
3.2应急指挥机构 29
3.3专家组 34
3.4应急抢险与救援队伍 34
4运行机制 35
4.1预测与预警 36
4.1.1水情与工情监测 36
4.1.2通信 37
4.1.3报警系统 37
4.1.4预警级别 37
4.1.5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39
4.2应急响应 39
4.2.1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39
4.2.2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40
4.2.3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40
4.2.4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41
4.3应急处置 42
4.3.1险情、灾情信息报告与发布 42
4.3.2应急调度 43
4.3.3应急抢险与处理 45
4.3.4应急监测和巡查 46
4.3.5人员应急转移 46
4.3.6临时安置 47
4.4应急结束 48
4.5善后处理 48
4.5.1善后处理内容 48
4.5.2善后处理原则 49
4.5.3洪水突发事件善后处置 49
4.5.4水质污染突发事件善后 51
5应急保障 52
5.1应急抢险与救援物资保障 52
5.2交通、通信及电力保障 53
5.3经费保障 54
5.4其他保障 55
5.4.1灾区人员基本生活保障 55
5.4.2医疗与卫生防疫用品保障 55
5.4.3警戒与治安维护 56
6宣传、培训与演练 57
6.1宣传 57
6.2培训 57
6.3演练 58
7附表与附图 59
7.1附表 59
7.2附图 69
1编制说明
1.1编制目的和适用范围
1.1.1编制目的
为规范扬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做好花溪区扬眉水库安全突发事件防范与处置工作,使突发事件处于可控状态,最大程度地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确保区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特编制《花溪区扬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1.1.2适用范围
本预案在水库发生突发事件时,作为水库管理部门、主管部门和政府处置突发事件的依据,同时作为水库安全管理的指导性文件。
本预案适用于扬眉水库遭遇突发事件导致的重大险情时的应对处置工作。
1.2编制单位和编制人员
本预案编制单位为贵州聚龙水利科技有限公司。
1.3编制依据
根据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16年3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6年5月1日实施)第二十三条规定“水库、水电站的所有者、管理者或者经营者应当编制调度规程、年度调度运用计划、安全管理专项应急预案、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水库、水电站的调度应当保障防洪安全,服从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统一调度”。
一、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8.30)(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7.2修正);
(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2016.7.2修正;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6.27修正);
(5)《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2018.3.19修订);
(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1991.7.2)(2011年1月8日修订);
(7)《国家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6年1月8日发布并实施);
(8)《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2018.3.19修正);
(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4.9);
(10)《贵州省河道管理条例》(2019.1.17修订);
(11)《贵州省防洪条例》(2003.9.1)(2015年7月31日修正);
(12)贵州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办法(2017.11.30修正);
(13)《贵州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办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14)《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16年3月31日贵州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2016年5月1日实施);
(15)《贵州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黔府办发〔2014〕42号)(2014年12月3日);
(16)《贵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筑府发〔2013〕7号)(2013年2月4日)。
二、技术标准及依据
(1)《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L/Z720—2015);
(2)《水库防汛抢险应急预案编制大纲》(2006);
(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水库调度规程编制导则》(SL706-2015);
(2)《水库调度设计规范》(GB/T50587-2010);
(3)《洪水调度方案编制导则》(SL596-2012);
(4)《防洪标准》(GB50201-2014);
(5)《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
(6)《水利工程水利计算规范》(SL104-2015);
(7)《水利工程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2006);
(8)《水利水电工程水文计算规范》(SL278-2020);
(9)《水文调查规范》(SL196-2015);
(10)《洪水风险图编制导则》(SL483-2017);
(11)《水库大坝安全评价导则》(SL258-2017);
(12)《溃坝洪水模拟技术规程》(SL 164-2019)。
三、参考文献和资料
(1)《贵州省花溪区扬眉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设计报告》(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08年);
(3)《花溪区扬眉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8年);
(4)《花溪区扬眉水库汛期调度运用计划》(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2018年);
(5)《贵州省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调度运用计划》(1995);
(6)《水力计算手册》。
1.4编制原则
(1)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体现风险管理理念,尽可能避免或减少损失,特别是生命损失,保障公共安全。
(2)按照“分级负责”原则,实行分级管理,明确职责与责任追究制。
(3)强调“预防为主”原则,通过对水库大坝可能突发事件的深入分析,事先制定减少和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发生的对策。
(4)突出“可操作性”原则,预案以文字和图表形式表达,形成书面文件。
(5)力求“协调一致”原则,预案应和本地区、本部门其他相关预案相协调。
(6)实行“动态管理”原则,预案应根据实际情况变化适时修订,不断补充完善。
1.5突发事件分级
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可能造成重大生命、经济损失和严重社会环境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一般包括:
(1)自然灾害类。如洪水、上游水库大坝溃决、地震、地质灾害等。
(2)事故灾难类。如因大坝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
(3)社会安全事件类。如战争或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
(4)其他水库大坝突发事件。
根据事件后果严重程度、可控性、影响范围等因素,扬眉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可分为为四级:Ⅰ级(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以及Ⅳ级(一般)。
A、事件导致下列情况之一发生的,可定为Ⅰ级(特别重大)事件:
——水库水位达到校核洪水位1074.51m(P=0.2%)及以上;
——大坝出现特别重大险情,抢险十分困难,很可能造成溃坝;
——库区大范围水质污染,水质监测项目有4项及以上超标,且至少2项超标2倍以上;
——生命损失不小于3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不小于1.0亿元,或社会与环境影响特别重大。
B、事件导致下列情况之一发生的,可定为Ⅱ级(重大)事件:
——水库水位超过100年一遇洪水位1074.33m(P=1%),但低于校核洪水位1074.51m(P=0.2%);
——大坝出现重大险情,具备一定的抢险条件,险情基本可控;
——库区较大范围水质污染,水质监测项目有4项及以上超标,且至少2项超标1倍以上;
——生命损失小于30人且不小于10人,或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亿元且不小于0.5亿元,或社会与环境影响重大。
C、事件导致下列情况之一发生的,可定为Ⅲ级(较大)事件:
——水库水位超过设计洪水位1074.23m(P=2%),但低于100年一遇洪水位1074.33m(P=1%);
——大坝出现较大险情,抢险条件较好,险情可控;
——库区局部水质污染,水质监测项目有1~3项超标,且至少1项超标1倍以上;
——生命损失小于10人且不小于3人,或直接经济损失小于0.5亿元且不小于0.1亿元,或社会与环境影响较大。
D、事件导致下列情况之一发生的,可定为Ⅳ级(一般)事件:
——水库水位超过10年一遇洪水位1074.04m(P=10%),但低于设计洪水位1074.23m(P=2%);
——大坝出现一般险情,且险情可控;
——库区局部水质污染,水质监测项目有1项超标;
——生命损失小于3人,或直接经济损失小于0.1亿元,或社会与环境影响一般。
工程事故险情分类见下表所示。
表1.5-1 险情的种类以及发生的部位和等级表
序号 险情种类 出险部位 险情等级
Ⅰ级(重大险情) Ⅱ级(重大险情) Ⅲ级(一般险情)
1 渗漏 大坝 渗较多浑水,且出逸点高 渗较多清水,略有浑水,出逸点较高 渗较少清水,略有浑水,出逸点不高
2 漏洞 大坝 漏水量大,浑浊度高 漏清水量较少,浑浊度较低 漏清水量少,清水
3 塌坑 大坝 经鉴定,与渗水、漏洞有直接关系,或坍塌持续发展、坍塌体积较大 背水侧有渗漏情况,坍塌不发展或坍塌体积较小 背水侧无渗漏情况,坍塌不发展或坍塌体积较小
4 裂缝 大坝 贯穿性的横缝或滑坡裂缝 未贯穿的横缝或不均匀沉陷裂缝 长度较长的纵向裂缝或面积较大的龟纹裂缝
5 滑坡 大坝 大面积深层滑坡 较大面积的深层滑坡 小范围浅层滑坡
6 风浪淘刷 大坝上游护坡 坝前护坡被风浪冲刷淘空,严重坍塌 坝前护坡被风浪水流冲刷侵蚀或淘空,冲坑面积较大,未形成坍塌 坝前护坡被风浪水流冲刷,出现的冲坑面积较小
7 输、泄水建筑物与土坝结合部位渗漏 输、泄水建筑物与土坝结合部位 输、泄水建筑物出现漏洞 输、泄水建筑物下游背水面出现渗漏,渗清水,略有浑水 输、泄水建筑物下游背水面出现渗漏,渗少量清水
8 输、泄水建筑物破坏 输、泄水建筑物 输、泄水建筑物发生显著位移、失稳、倒塌 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较宽 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较窄
9 闸门及启闭机破坏等 闸门及启闭机等 闸门严重变形损坏,启闭失灵 闸门变形不能启闭 启闭机破坏或钢丝绳断裂
10 决口 大坝 各种形式决口
11 漫溢 大坝 水面漫过坝顶
12 洪水 水库 超校核标准的洪水 超设计标准~校核标准(含校核标准)的洪水 设计标准以下的洪水
13 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 枢纽工程 撞击后,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Ⅰ级险情 撞击后,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Ⅱ级险情 发生上游大体积漂移物或撞击后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Ⅲ级险情
14 战争或恐怖袭击 枢纽工程、通讯、电力设施等 袭击枢纽工程,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Ⅰ级险情 袭击枢纽工程,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Ⅱ级险情 袭击枢纽工程,发生工程险情中的Ⅲ级险情;袭击通讯、电力设施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2007.3.28)对扬眉水库大坝突发事件按生命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进行分级,详见下表。
表1.5-2 按生命损失和直接经济损失分级表
事件严重性(级别) 特别重大(Ⅰ级) 重大(Ⅱ级) 较大(Ⅲ级) 一般(Ⅳ级)
生命损失L(人) L≥30 30>L≥10 10>L≥3 3>L
重伤I(人) I≥100 100>I≥50 50>I≥10 10>I
直接经济损失L(亿元) L≥1 1>L≥0.5 0.5>L≥0.1 0.1>L
按社会环境影响分级标准,详见下表。
表1.5-3 按社会环境影响分级标准
事件严重性(级别) 特别重大(Ⅰ级) 重大(Ⅱ级) 较大(Ⅲ级) 一般(Ⅳ级)
风险人口P(万人) P≥100 100>P≥1 1>P≥0.01 0.01>P
城镇 首都、省会、直辖市 地、县级市府或城区 乡政府所在地 乡村、散户
重要设施 国家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和军事设施 省级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 市级重要交通、输电、油气干线及厂矿企业 一般性
文物古迹艺术珍品 世界级文化遗产和艺术珍品 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古迹、艺术珍品 省市级重点保护文物古迹、艺术珍品 县级文物古迹、艺术珍品
河道形态 大江大河改道 一般河流改道、大江大河遭受严重破坏 一般河流遭受严重破坏、大江大河遭受一般性破坏 一般河流遭受一定破坏
人文景观 世界级人文景观遭破坏 国家级人文景观遭破坏 省级人文景观遭破坏 自然景观遭轻微破坏
工业污染 剧毒化工厂、核电站、核储库 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 较大规模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 一般性化工厂、农药厂和污染源
1.6预案版本受控和修订
一、预案版本
扬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版本号以“扬眉水库注册登记号-修订年份为编号”,扬眉水库注册登记号为:BH00000024-D520111,故本次预案编号为BH00000024-D520111-2021。修订的预案应送达所有发放对象,并同时废止旧版本。
二、预案修订
当水库调度任务、运行条件、调度方式、工程安全状况等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对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进行修订时,应进行专题论证,并报原审批部门审查批准。修订的预案应送达所有发放对象,并同时废止旧版本。
2突发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2.1水库工程概况
2.1.1水库工程基本情况
一、流域概况
1、地理位置
花溪区位于贵阳市南郊,距贵阳市中心12km,地理位置为东经106°27′~106°52′,北纬26°11′~26°34′之间。总面积为964.15km2。花溪区东邻龙里县,南接长顺县和惠水县,西接清镇市和平坝县,北靠乌当和南明区。扬眉水库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北东方向,位于青岩古镇上游,距该镇约7km,距扬眉堡1.5km,有公路直达大坝,坝区交通方便。
图2.1-1 扬眉水库地理位置图
2、地形地貌
杨眉水库位于贵阳向斜东翼,受贵阳向斜控制地层产状较陡,岩层产状为260°∠60°,在水库范围内呈现单斜构造格局。无断层破坏,主要裂隙产状为0°∠30°及180°∠60°裂隙呦与坝轴线斜交,查《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该水库中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查《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该地的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该地的地震裂度小于Ⅵ度。
杨眉水库库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P2W,P2C,T1l及第四系地层,岩层倾向为SW230°~260°,倾角为30°~60°之间,呈现单斜构造特征。水库范围河道走向大致为东西向与岩层走向垂直,为典型的倾向河谷,岩层倾向下游,在坝址及两岸延伸坡处呈现逆向坡,库中部呈侧向坡,库尾为顺向坡。
库区内无断层破坏,岩石较为完整,无滑坡,泥石流,崩塌体等隐患存在岸坡稳定。库区内出露地层主为P2W,T1l砂页岩及泥质灰岩及少部分灰岩。总体岩溶发育程度较弱,加上第四系覆盖较厚,库区隔水性能较好。经调查,水库不存在邻谷渗漏问题。
3、水文气象
(1)水文
扬眉水库所处流域为山区雨源型河流,洪水由暴雨形成,其特性与暴雨特性基本一致,具有陡涨陡落的特点。工程所在区域5~9月为雨季,雨量占全年的70.1%,大暴雨多出现在6~7月,以7月居多。历年暴雨日数平均约2.4天,暴雨历时1~3天,以1天为多,并多集中在12h内,常为夜雨。灾害性气候主要为洪灾、旱灾、雹灾、秋风冷害等几种灾害。
(2)气象
工程所在地花溪区属北亚热带高原季风湿润气候区,具有高原季风湿润气候的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热,无霜期长,雨量充沛,湿度较大,其主要灾害性天气类型主要有暴雨、暴雪、寒潮、高温、干旱、冰雹等,主要天气系统有冷峰天气和暖锋天气。全区常年平均气温14.9。C,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4.9。C,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3.2。C;极端最高气温34.7。C(出现在1961年7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13.0℃(出现在1977年2月9日)。花溪区风向有明显季节性变化,常年主导风向为S风,年平均风速为2.3m/s。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83.7h,日照百分率为29.0%;年平均雾日数8.2d,年平均降雪日数为8.8d,年平均相对湿度82%,全年无霜期在288天以上。
流域内降水量较丰沛,据花溪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降水量1145.3mm,最大年降水量1517.9mm(1977年),最小年降水量808.4mm(1962年)。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多集中于夏、秋两季,主要集中在5~10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8%。降水量≥0.1mm降水日数178.8d,降水量≥10.0mm降水日数32.6d,降水量≥25.0mm降水日数11.1d,降水量≥50.0mm暴雨日数2.8d(暴雨)。
表2.1-1 花溪气象站气象要素统计表
项目\月份 全年
气温(℃) 多年平均 14.9
极端最低 -13
极端最高 34.7
多年平均风速(m/s) 2.3
年平均日照数(h) 1283.7
年平均降雨数(天) 177.9
无霜期(天) 288
4、河流水系
杨眉水库所处流域为青岩河一级支流杨眉河左岸的支流上,属珠江流域涟江水系。青岩河流经党武、青岩等地,在花冲出贵阳尧溪区界,在鬼打爬入涟江。一级支流有翁岗河、杨眉河、老榜河、赵司河、三岔河。发源于花溪区党武乡摆牛村大黄马天神坡,海拔高程1295m(黄海基面,以下同)。河流流经花溪区燕楼乡、党武乡、花溪镇、青岩镇、黔陶乡、高坡乡、龙里县水场乡,河长30km,流域面积314.5km2,天然落差139m,平均坡降4.6‰。
杨眉河发源于花溪区西冲岩,由北流向南。流经青岩,在歪脚入青岩河。流域面积21.6 km2,河长9.1 km,落差101 m,平均坡降11‰。杨眉水库坝址以上集雨面积5.51km2,主河道长3.4km,主河道平均水力坡降35‰,河道蜿延曲折,切割较深,流域内无外来水源,植被覆盖率相对较好,多为成片坡林夹杂灌木林,水土损失率低,河沙淤积较浅,河道淤塞情况几乎不存在,该流域总体状态良好。
水库下游有大片耕地和稻田,灌区范围包括杨眉、摆托、山王庙、上、下摆早五个村,灌溉面积3700亩。流域内用水主要为灌溉用水,设计引水量为0.37m3/s,最大引水量为0.40m3/s。
5、流域内水利工程
流域内无其他水利设施。
二、社会经济概况
2020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92.09亿元,比上年增长29.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1.88亿元,比上年增长14.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77.70亿元,比上年增长29.5%。全区年末常住人口66.71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0万人。城镇新增就业20839人。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91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45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1%。发放创业担保贷款新增贷款金额1462万元,新增扶持人数133人。新创建充分就业社区3个,累计创建37个,建率为86.0%。
全年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59元,比上年增长9.3%;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0717元,比上年增长8.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782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172元,比上年增长8.3%。
三、历次重大改建、扩建等情况
贵阳市花溪区扬眉水库位于贵阳市花溪区青岩镇北东方向,位于青岩古镇上游,距该镇约7km,距扬眉堡1.5km,有公路直达大坝,坝区交通方便。该工程始建于1958年,于1982年作为病险库处理和部分渠系配套完善,该水库由原贵阳市水利电力局勘测设计队设计,花溪区原青岩公社承建施工。扬眉水库大坝坝型为黏土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5m,属国家Ⅳ等4级水工建筑物。现枢纽主要附属建筑物包括:侧槽式溢洪道一座,管理房一幢,由贵阳市花溪区扬眉水库管理所管理。
根据2008年扬眉水库除险加固设计,大坝除险加固后坝体结构稳定满足规范要求;针对坝体、坝基、坝肩的渗漏的问题,采用了土工膜防渗方案,基础采用帷幕灌浆处理,土工膜铺贴至齿墙(齿墙高程为1062m),在齿墙与坝基中间连接部份的土坝体采用充填灌浆防渗;对溢洪道只做局部修复、衬砌、压顶,对底板和侧墙现浇10cm厚C20砼,压顶采用C20砼现浇5cm厚;将原有涵洞采用砼封堵,在主坝右岸新开放水隧洞,洞内埋管输水;增设防浪墙,防浪墙顶高程设计为1075.98m,防浪墙采用M7.5的浆砌石砌筑。扬眉水库经2008年除险加固设计,施工改造后水库安全性级别均达到A级或B级,为二类坝。
四、水库大坝工程情况
(1)基本情况
根据扬眉水库设计报告以及历年来的除险加固设计、维修养护工程实施方案报告,并结合现场调查水库正常高水位1073.36m,相应库容130.94万m3,校核洪水位1074.51m,水库总库容为155.13万m3,挡水建筑物为土坝,坝顶高程1074.98m,最大坝高15m,水库泄洪采用左岸侧槽式溢洪道溢流,溢洪道堰顶高程1073.36m,净宽41.6m,长90m。
扬眉水库大坝为黏土均质土坝,最大坝高15m,坝顶宽6.5m,坝顶长度54m,大坝溢洪道布置大坝左岸,为开敞式侧槽溢洪道,净宽41.6m。水库坝顶高程1074.98m,上游坝坡坡比为1:2.5,下游坝坡坡比为3:2.25,放水隧洞设在大坝右岸,洞内埋管输水。隧洞长105.5m,进口底板高程1061m,坡降i=1/1000,设计最大引用流量0.4m3/s。进口采用闸阀控制,设工作闸阀和检修闸阀。放水管道采用Φ700球墨铸铁管。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17)和《防洪标准》(GB50201-2014)规定,该水库为小(1)型水库,工程等别为Ⅳ等,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成筑物,其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设计洪水位为1074.23m,500年一遇校核,校核洪水位为1074.51m。
(2)水库多年运行情况
杨眉水库病险库处理加固工程,于2008年全部完工,根据目前运行情况看,水库的枢纽建筑物运行比较正常。
(5)工程运行管理条件
为了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建立了扬眉水库安全运行规章制度。主要包括:值班制度、控制运用制度、大坝养护维修制度、溢洪道、放水洞启闭机械维修制度、大坝安全检查制度、巡视检查制度。
(6)运行调度方案
扬眉水库起调水位为正常蓄水位1073.36m,正常蓄水位对应库容为130.94万m3,水库不设闸门,不设汛期限制水库。当来水流量小于起调水位相应的泄流能力时,来多少泄多少。当洪水来临,水库水位超过溢流堰顶高程时,溢洪道开始自由溢流,当洪水逐渐减小,水库水位逐渐回落至正常蓄水位,溢洪道停止溢流,标志一次洪水过程结束。
汛期水库运行调度方案为:
水库水位上涨情况是最直接的洪水判别条件,水库泄洪为无闸开敞式自由溢流,水位到达设计、校核洪水位高程则发生响应频率洪水。
水库泄洪为无闸开敞式自由溢流,当洪水超过堰顶高程时,水库洪水自由溢流。水库起调水位为正常蓄水位,没有设置防洪限制水位。
当水库洪水位在校核洪水位及以下水位时,大坝自由泄洪方式溢流,此时要保证大坝的正常运行,溢洪道等泄洪设施不能造成阻水,根据水库设计报告,水库可以抵御标准内洪水。
当水库洪水位上涨超过校核洪水位时,则发生了超标准洪水,以保下游大坝安全为主,水库所有泄洪设施均开启,及时通知区防办并疏散下游住户人群,随时密切关注水位,必要时采取非常措施。
水库三个责任人名单如下:扬眉水库防汛行政责任人是练余天(职务:花溪区副区长,电话:13885191378),技术责任人是陈鹏(职务:水务工程和水库管理所所长,电话:13984050115),巡坝责任人是许鸿杰(职务:巡坝人员,电话:13639082046)。
五、水情和工情监测系统概况
(1)水情监测系统
水库设有量雨器1台。报汛方式:自动加人工辅助报汛。
(2)大坝安全监测情况
在线遥测加人工观测。
2.1.2大坝安全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杨眉水库病险库处理加固工程,于2008年全部完工,根据目前运行情况看,水库的枢纽建筑物运行比较正常。
2.1.3大坝曾遭遇的突发 、工程险情及相应处置情况
一、特大洪水、工程险情
以前未曾调查过本流域历史洪水。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水文人员于2018年2月份对杨眉水库坝段进行了洪水调查。据居住在周边的居民介绍:杨眉水库每年的蓄水情况较好,下游灌区用水得到保障,记忆中1996年洪水最大,但洪水没有翻坝,当年洪水距离大坝坝顶大概有0.20m左右,下游灌区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
当地的居民指认了1996年洪水的洪痕点,经我院测量人员实测,洪痕点高程为1073.60m。根据花溪气象站历年最大日暴雨资料统计并作频率分析及考证,1996年发生的洪水为本流域最大历史洪水。1996年杨眉水库坝址处洪峰流量约为70m3/s。
二、水质污染
扬眉水库常规的库区水污染主要来自流流域的居民生活污水。近年来,花溪区加大扬眉水库流域范围的污水收集、处理,扬眉水库至今未发生过影响水库正常运行的水污染事件。
2.1.4水库大坝下游情况
扬眉水库工程任务为灌溉。水库大坝下游1.64km处与杨眉河汇口处以下的扬眉村,有5个村共计2450余人。根据现状调查,水库坝址下游基本为天然河道,下游防洪保护对象主要为扬眉村,防洪标准为10年一遇,河道现状过洪标准为5~10年一遇,安全泄量约为40m3/s。
2.2突发事件分析
扬眉水库可能的突发事件分为自然灾害类事件、事故灾害类事件、社会安全类事件和其他突发事件。
2.2.1自然灾害类事件
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包括超标准洪水、上游水库溃坝、地震、地质灾害等,根据本流域洪水特点、工程地质条件以及结合建库运行以来的实际情况,分析可能存在自然灾害突发事件。
一、超标准洪水
根据贵阳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贵州省花溪区扬眉水库除险加固实施方案设计报告》(2008年),水库防洪标准为50年一遇(P=2%)洪水设计,500年一遇(P=0.2%)洪水校核。超过500年一遇洪水为超标准洪水,根据调洪计算,水库在500年一遇洪水时,库水位为1074.51m,考虑波浪高、安全超高和波浪中心线至水库静水位高差后库水位为1074.95m,水库坝顶高程1074.98m,防浪墙墙顶高程为1074.98m,满足500年一遇洪水坝顶高程的。
二、上游水库溃坝
水库上游没有其他水利设施,故不存在上游水库溃坝对水库造成风险。
三、地震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评价报告,工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区域稳定性较好。该区不具备诱发水库地震的条件,水库库区库岸较稳定,不存在大的滑坡影响水库大坝的安全。
四、地质灾害
扬眉水库经多年运行,没有出现因地质条件产生的险情隐患,但必须做好预防地质灾害的准备,一旦出现,积极采取应急措施,及时降低水位,腾空库容,将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五、上游大体积漂浮物的撞击事故
由于水库上游山洪暴发、小水库溃坝、大风浪等原因,可造成大树、木材、油罐等大体积漂移物撞击坝前护坡、放水洞等构筑物,导致水库枢纽工程出现断裂、裂缝、变形等重大险情;还可能堵塞溢洪道、放水洞,因此应予以高度重视。
2.2.2事故灾害类事件
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包括因大坝质量问题导致的滑坡、裂缝、渗流破坏而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工程运行调度、工程建设中的事故及管理不当等导致的溃坝或重大险情;影响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水库水污染事件。根据工程安全现状,发生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可能性相对较大。
根据水库多年的运行情况,可能导致水库工程出现重大险情的因素:一是大坝坝体发生渗流异常、渗漏、裂缝、滑坡等;二是输、泄水建筑物出现裂缝、变形、倒塌等;三是输水洞出现漏水、地基渗透破坏和冲刷破坏等等各种隐患。
可能出现重大险情种类:
(1)渗漏:如不及时抢护,可能发展为漏洞、滑坡及塌坑等,最终引发溃坝。
(2)漏洞:如不及时抢护,可能发展为塌坑等险情,造成溃坝。
(3)塌坑:此种险情既破坏坝的完整性,又可能缩短渗径,同时伴有渗漏、漏洞等险情发生,有溃坝的危险。
(4)裂缝:纵向裂缝有可能发展为滑坡,危及大坝安全;横向裂缝易形成渗水通道,有溃坝危险。
(5)滑坡:根据滑坡的范围,可分为坝身与基础一起滑动和坝身局部滑动,不及时抢护,危及坝身安全。
(6)风浪淘刷:轻者将坝前护坡冲毁,造成大坝坍塌;重者使坝身遭受严重破坏,有溃坝的危险。
(7)输、泄水建筑物与土坝结合部位渗漏,产生接触渗透破坏,不及时抢护,危及建筑物与大坝安全。
(8)溢洪闸和放水洞的闸墩、闸门、启闭设施等遭到破坏或钢丝绳断裂,造成闸门不能启闭,洪水不能及时下泄,危及大坝安全。
2.2.3社会安全类事件
社会安全类突发事件包括战争、恐怖袭击、人为破坏等,根据水库地处位置,社会经济发展环境与动态,发生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可能性小。
若发生战争及恐怖袭击,水库枢纽工程及交通、通讯、供电等设施早到破坏,可能导致溃坝,或造成交通、通讯、电力中断,使水库处于瘫痪状态,无法有效地组织抗洪抢险。
2.2.4其他可能导致溃坝、重大工程险情、超标准泄洪、水污染的突发事件
此类突发事件是除上述事件外其他原因导致的溃坝、重大工程险情、超标准泄洪、水污染事件。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有超强台风影响导致特大暴雨洪水、天文灾难导致的工程险情、临河临库公路危化品运输车辆事故泄露等。
2.3突发洪水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突发洪水事件包括各种原因导致的溃坝和超标准泄洪事件。
2.3.1大坝溃坝分析
一、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
根据2.2.1的分析,可能导致水库大坝溃决的主要因素有:超标准洪水、工程隐患、地震灾害、上游水库塘坝溃坝、上游大体积漂移物的撞击事件、战争及恐怖事件和其他等因素。
二、水库溃坝形式
扬眉水库大坝为土石坝,如水库发生溃坝洪水,对下游河道沿河两岸会造成极大的损失。水库工程可能发生的水库溃坝形式有:由于大坝变形造成局部溃坝,由于发生特大洪水造成洪水漫坝使大坝局部溃坝或全溃,由于人为破坏或战争造成大坝全部溃坝。
三、溃坝洪水计算
本次预案的溃坝洪水按国家防总发布的《水力计算手册》中溃坝洪水公式进行计算。
计算方式按大坝瞬时横向局部一溃到底方式计算,各种计算公式如下:
b=k(W1/2B1/2H)1/2
QMax =8/27×(B/b)0.25×g0.5×b×H01.5
T=K(W/QMax)
QLM=W/{[W/QMax+L/Vk1]}
式中:b—溃坝决口的平均宽度, m;
k—与坝体土质有关的系数,对黏土k=0.65,壤土k=1.30;
W—溃坝时蓄水量,155.13m3;
B—溃坝时沿坝前水面宽度或坝顶长度,140m;
H—溃坝时水头或溃坝时坝前水深,14.51m;
H0—溃坝前坝址上游水深,1074.51m;
QMax—溃坝最大流量,m3/s;
T—溃坝库容泄空时间,h;
K—系数,对四次抛物线来说,K=4-5,对2.5次抛物线来说,K=3.5;
L—计算点距溃坝处的距离,km;
V—河道河水期断面最大平均流速,山区可取3.0-5.0m/s,半山区可取2.0-3.0m/s,平原区可取1.0-2.0m/s;
K1—经验系数,山区可取K1=1.1-1.5,半山区可取K1=1.0,半山区可K1=1.0,平原区可取K1=0.8-0.9。
图2.3-1 流量过程线概化图
其计算结果如下:
表2.3-1 扬眉水库溃坝指标表
水库名称 决口平均宽度(m) 溃坝时坝址处最大流量QMax(m3/s) 泄空时间T(h)
扬眉水库 49.1 3187 0.063
表2.3-2 溃坝下游流量及流量过程线计算表
序号 距水库坝址距离 最大流量QLM(m3/s) 最大流量到达时间t1(s) 备 注
1 0km(杨眉水库坝址) 3187 0 起点从杨眉水库坝址计算
2 1.64km(与杨眉河汇口处) 1295 561
3 2.40km(杨眉村苗寨) 1016 715
4 5.87km(青岩镇) 512 1418
2.3.2溃坝后果分析
扬眉水库距下游青岩镇仅5.87km,扬眉水库如发生溃坝洪水,洪水仅用20分钟左右就到达下游青岩镇。青岩镇为洪灾区,受灾区的人员应就近沿高处逃生。本次溃坝后果分析主要从溃坝生命损失、溃坝经济损失和溃坝社会与环境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溃坝生命损失计算
溃坝生命损失计算应考虑风险人口PAB、溃坝洪水严重性Sd、警报时间WT、风险人口对溃坝洪水严重性的理解程度Ud等因素。
根据《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L/Z720—2015)附录D 溃坝生命损失估算方法中的计算公式:
LOL=PAB×f
式中:PAB——溃坝洪水淹没范围内的风险人口,人;
f——风险人口死亡率。
风险人口死亡率f涉及溃坝洪水严重性程度,警报时间WT,风险人口对洪水严重性的理解程度Ud。
本次计算溃坝生命损失区域主要为坝址下游至青岩镇区域,区间主要仅有杨眉村,该区域风险人口在0.245万人左右;该区域风险人口对洪水严重性的理解程度为模糊;警报时间WT为3~21min,为部分警报,溃坝洪水严重性为高度严重,参考《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L/Z720—2015)附录D表D.0.6,风险人口死亡率f为0.05~0.4区间,本次取值为0.05。故该区域的生命损失计算为123人。
综上,水库溃坝对下游生命损失估算人口为123人,属Ⅰ级(特别重大)事件。
二、溃坝经济损失
本次溃坝直接经济损失采用单位面积总和损失法计算,计算公式为:
D= PAB×LP
式中:D——溃坝直接经济损失;
PAB——溃坝洪水淹没范围内的风险人口,人;
LP——风险人口人均损失值,本次区域取3万元/人;
故溃坝洪水淹没范围内的直接经济损失将会达到7350万元,经济损失属于重大(Ⅱ级)事件。
三、溃坝社会与环境影响
溃坝社会与环境影响主要考虑溃坝洪水淹没范围内风险人口数量、城镇规模、基础设施重要性、文物古迹级别、河道形态破坏程度、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级别、自然景观级别、潜在污染企业规模等主要因素,以溃坝社会与环境影响指数ISE度量。
式中:——风险人口系数,本次取2.5;
——城镇规模系数,本次取2.0:
——基础设施重要性系数,本次取1.5;
——文物古迹级别系数,本次取1.0;
——河道形态破坏程度系数,本次取1.5;
——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级别系数,本次取1.0;
——自然景观级别系数,本次取1.0;
——潜在污染企业规模系数,本次取1.0。
各系数的赋值标准参见《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编制导则》(SL/Z720—2015)附录F表F.0.2。经计算,水库溃坝社会与环境影响指数ISE=11.5,影响为较大。
2.4突发水污染事件及其后果分析
2.4.1突发水污染事件分析
突发水的污染源主要有:未经处理而排放的生活污水;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除草剂的农田污水;堆放在河边的生活垃圾;水污染带来的危害如下:
一、 死亡有机质:来源于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农业污水,都市垃圾。造成的危害:消耗水中溶解的氧气,危及鱼类的生存。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而正是这些需氧微生物因能够分解有机质,维持着河流的自我净化能力。它们死亡的后果是:河流和溪流发黑,变臭,毒素积累,伤害人畜。
二、磷:来源于含磷洗衣粉,磷氮化肥的大量施用。危害:引起水中藻类疯长。因为磷是所有的生物生长所需的重要元素。自然界中磷元素很少。人类排放的含磷污水进入河道之后,会使库区的藻类获得丰富的营养而急剧增长(称为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库区中细菌大量繁殖。疯长的藻类在水面越长越厚,终于有一部分被压在了水面之下,困难见阳光而死亡。库底的细菌以死亡藻类作为营养,迅速增殖。致使鱼类死亡。大量增殖的细菌消耗了水中的氧气,使水变得缺氧,依赖氧气生存的鱼类死亡, 随后细菌也会因缺氧而死亡,最终影响库区水质。
发生水污染事件后,将会影响整个三岔河流域,但由于水库上游村寨数量较少,人口数量也较少,不会有大规模的污染源,所以此类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也较低。
2.4.2突发水污染后果分析
水库功能为农田灌溉,其中水库灌溉面积3700亩。
由于水库承担着灌溉任务,一旦水库库区水质遭到污染,那么将严重影响供水范围内居民正常的生产。当水质污染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根据水质污染突发事件等级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行动。
3应急组织体系
3.1应急组织体系框架
扬眉水库大坝突发事件应急组织体系主要包括应急指挥机构、应急保障机构、专家组、抢险与救援队伍,其中应急保障机构、救援队伍及工程自身险情抢护之外的抢险队伍主要利用贵阳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的资源。
应急组织体系框架图见图3.1-1(附图)。
3.2应急指挥机构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贵州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贵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按照行政首长负责制的要求,根据分级分部门负责的原则,成立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指挥部,由审批该预案的人民政府、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武警、水库主管部门、水库管理单位组成。
应急指挥机构名称:花溪区扬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
指挥部由花溪区人民政府区长担任指挥长,由花溪区人民政府分管水务副区长、花溪区人武部部长担任副指挥长。
指挥长:花溪区人民政府区长
副指挥长:花溪区人民政府分管水务副区长
花溪区人武部部长
指挥部在指挥长领导下,主要负责水库大坝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的发布与报告,以及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包括预案启动、应急调度、应急抢险、险情监测和巡查、人员应急转移、善后处理、信息发布等;同时,有责任召集专家组、应急抢险和救援队伍、应急指挥机构日常办事机构及应急保障机构人员,在未发生突发事件时,对应急保障的平时准备工作进行确定、协调,确保预案的可行性、有效性。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为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设在花溪区水务局办公楼内,其职责为:负责指挥部日常工作事务,紧急时刻下达指挥部的决策内容,对预案的宣传、培训和应急演练的组织工作,对应急保障准备情况的组织、日常检查和监督。
成员单位及职责:
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做好指挥部协调工作。
区应急管理局:负责做好防洪的综合协调工作。组织指导协调防洪抢险等突发事件应急救援,承担区政府应对重大灾害指挥部工作,综合研判突发事件发展态势并提出应对建议,协助区委、区政府指定的负责同志组织重大灾害应急处置工作。统一协调指挥全区应急专业队伍,建立应急协调联动机制,推进指挥平台对接,衔接驻花溪区内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参与应急救援工作。
区人武部:根据防洪工作需要,负责组织防洪抢险民兵队伍,参与营救群众、转移物资和其他急难险重的抢险救灾工作,协同做好群众撤离和转移工作。
区委宣传部:负责组织新闻媒体对防洪、抢险救灾工作的宣传报道。
区发改局:负责协调安排防洪工程建设、除险加固、水毁修复等工程的立项和审批。
区教育局:负责中、小学校的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及时掌握并提供学校受灾情况,协调区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灾后校舍恢复重建工作。
区公安分局:负责维护抗洪、抢险救灾和灾区社会治安秩序,打击盗窃、哄抢防洪物资,破坏防洪、供水设施等违法犯罪行为,协同做好群众撤离和转移、防洪治安保卫工作。
区民政局:负责组织协调救灾工作,调查核实并提供灾情数据,指导协调灾区开展生产自救和灾民安置工作,妥善安排灾民生活。
区财政局:负责安排和调拨防洪经费,及时核拨险工隐患处理、抢险救灾、水毁修复经费并监督经费使用。
区自然资源局:负责山体滑坡、崩塌、地面崩陷、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防治及抢险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按照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负责协调防洪范围内建筑物和防洪设施的审批。
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辖区水库水质监测。
区住建局:负责辖区内建筑工程安全度汛的行业管理。
区交通运输局:组织调配防洪物资设备及撤离人员所需运输工具。
区卫生健康局:负责灾区疾病预防和医疗救护工作。
区综合执法局:负责辖区排水大沟、次干道下水道的防洪排涝的行业管理,修复市政管辖范围内的水毁工程。
区商务局:负责协调辖区内商贸企业做好生活必需品等应急物资储备和供应。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强化防洪工作中的市场交易秩序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
区水务局:负责防洪的日常事务工作,做好水库、山塘的蓄水和洪涝灾害的统计和上报工作;提供水情、工情资料;负责防洪、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组织灾后农业生产自救工作;负责我区水利水毁工程的修复;负责制定防汛抗旱相关经费、物资、设备、通讯方案;对雨情、水情以及工程运行等情况变化,及时向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上报。
区气象局:负责监测天气形势,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实时雨情和天气形势分析资料及灾害性天气警报。
中国联通分公司、中国电信分公司、中国移动分公司:负责所辖通讯设施的防洪安全,确保全市各级防汛指挥机构和水文气象站的通讯畅通,优先传递防汛和水文气象通讯信息。督促落实防汛、水文、气象的各项通讯优惠措施。进入紧急防汛期,采取一切措施确保防汛抢险通讯畅通。
花溪区水务管理局:成立相应的指挥部或领导小组,负责辖区范围内的防洪、人员安置等工作,组织人员对水库抢险。
表3.2-1 扬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指挥部主要组成人员名单
职 务 姓名 成员单位及职务 联系电话
指挥长 俞洋 花溪区人民政府区长
副指挥长 王小兵 花溪区人民政府副区长
朱峰 花溪区人武部部长
成 员 姚飞扬 花溪区政府办主任 83851012
杨鸿 花溪区公安分局局长
龙礼云 花溪区委办副主任、督查局局长
刘显福 花溪区维稳办主任
李斌 花溪区水务局局长
邓彩红 花溪区发改局局长
周会智 花溪区财政局局长
罗松 花溪区气象局局长
甘健 花溪区教育局局长
曾兴宽 花溪区工信局局长
蔡舟 花溪区民政局局长
汪海 花溪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张君发 花溪区生态环境局局长
张建军 花溪区住建局局长
黄兴翠 花溪区卫生健康局局长
谢冬 花溪区交通局局长
王明放 花溪区应急管理局局长
周治 花溪区农业局局长
何东 花溪区新闻中心副主任
陈华信 花溪区供销联社主任
赵华 花溪区消防大队大队长
秦毅 花溪区供电分局局长
孙尚明 花溪区供水总经理
兰方鸿 花溪区交管分局大队长
饶鸿飞 花溪区联通公司总经理
周勇 花溪区移动公司总经理
李博 青岩镇镇长
3.3专家组
专家组对指挥部负责,主要负责收集技术资料,参与会商,发挥技术参谋、提供决策建议,为应急决策和处置提供技术支撑,必要时参加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专家组由水工、地质、水文、金属结构、工程管理、卫生、通讯、救灾等不同领域专家组成,包括熟悉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和参与应急预案编制的专家。专家组组成人员名单、单位、职务、联系方式参见表3.3-1。
表3.3-1 专家组成员通讯联络表
序号 单位 联系方式
1 花溪区政府应急管理局 88231052
2 花溪区水务局 83620752
3 花溪区民政局 83851813
4 花溪区自然资源局 83851008
5 花溪区气象局 83870558
6 花溪区生态环境局 83627943
7 花溪区卫生健康局 83621726
8 花溪区住建局 83626205
3.4应急抢险与救援队伍
抢险队伍由贵阳驻军(武警)部队、群众、工矿企事业单位人员组成。救援队伍由贵阳驻军(武警)部队、贵阳当地医院、群众、工矿企事业单位人员组成。救援队伍的主要领导成员名单、单位、联系方式,参见下表。救援队伍的救生器材主要是救生衣(圈)、抢险救生舟、便携式工作灯以及治疗伤员的所需药品。救援队伍每个救援组应至少配备救生衣(圈)5套(只)、抢险救生舟1条、30m长绳索一条、便携式工作灯2盏。
4运行机制
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在平时是一个计划,在应急处置时是行动指南,预案运行机制是周密计划落实为有效行动的重要保障,按照“科学高效、规范有序”的原则,规范突发事件预测预警、会商、预案启动、指挥协调、抢险救援、服务保障、善后处理、信息发布等各个环节流程,明确水库管理单位、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涉及企事业单位、公众等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职责及相互之间的关联。详见下图。
图4.1 预案运行流程示意图
4.1预测与预警
4.1.1水情与工情监测
一、水情监测
以花溪区水务管理局为主,花溪区气象局、贵阳市水文水资源局为辅,要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由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安排巡坝人员监测水库水位、降雨量等水情,扬眉水库建有自动水情测报系统;花溪区气象局负责提供天气预报和实时气象信息,加强对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贵阳市水文水资源局负责测报雨情、水情,预测扬眉水库所在流域的降雨发展趋势和洪水量级大小。依据水文自动测报系统的数据和气象部门的预报进行洪水分析,并根据洪水分析成果预报下游河道主要控制断面可能出现的最大洪峰和最高水位。汛前检查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日常加强维护,保证信息畅通。
二、工情监测
以花溪区水务管理局为主,由于无工程监测设施,仅由水库管理人员进行日常巡视检查,包括库水位、大坝渗漏情况、泄流量、溢洪道溢流情况等。当水库发生设计标准洪水或超过设计标准洪水时,对水库挡水建筑物和输、泄水建筑物应进行人工监测、巡视,时间间隔2h,随险情的变化增加巡视次数和巡视部位。遭遇突发事件时,应填写大坝险情记录,具体情况参见附表02。
三、其他监测
以花溪区生态环境局为主,对扬眉水库的库区取水口处水质进行定期监测,监测的频次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水质检测的主要指标为水的pH值、色度、硬度、矿化度、有机会物含量、有害物质等,具体情况参见《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GB3838-2002),对影响库区水质的污染源进行定期抽查和环境评估,并将监测评估结果及时上报。
4.1.2通信
目前,用于抢险指挥的联络通讯主要通过光纤、电话、手机等方式。为确保预警畅通,除正常情况采用的常规测报系统外,还必须保证在系统发生故障时,具有卫星、GSM等方式进行水情的应急传递。
4.1.3报警系统
报警由水库管理单位直接上报指挥部,并同时向花溪区水务管理局、花溪区人民政府等相关单位通报。
4.1.4预警级别
依据扬眉水库突发事件的严重程度,相应将预警级别划分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严重)和Ⅳ级(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对于洪水突发事件,预警级别需根据防洪形势进行判断,影响水库防洪的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即大坝安全信息、水雨情信息、闸门运用信息。对于水质污染突发事件,需要根据库区水质污染各项指标的监测情况判断。扬眉水库的预警级别具体情况见表4.1-1。
表4.1-1 预警级别划分
预警级别 可能突发事件 可能的突发事件描述
Ⅰ级特别严重(红色) 洪水 根据洪水预报,可能遭遇500年一遇及以上洪水;
库水位已经超过500年一遇洪水位;降雨量很大,3h雨量已达100mm;入库流量迅速增大;中短期天气预报近期有较强降雨,可能出现特大暴雨
水污染 水库库区水质监测指标有四项以上超标,二项以上严重超标2倍以上,库区大范围水质恶化到Ⅲ类水以下
恐怖袭击 恐怖分子袭击大坝,造成水库大坝发生特别重大险情,很有可能导致库水突然下泄,甚至溃坝
工程事故 坝体出现大面积滑坡;坝体出现大面积渗漏,且下游出现翻砂冒水现象;
Ⅱ级严重(橙色) 洪水 根据洪水预报,可能遭遇100年以上500年以下一遇洪水;
库水位已经超过100年一遇洪水位,但低于500年一遇洪水位;降雨量很大,3h雨量已达到50mm;入库流量迅速增大;中短期天气预报近期仍有较强降雨
水污染 水库库区水质监测指标有二项~四项以上超标,一项~二项严重超标2倍以上,库区较大范围水质恶化到Ⅲ类水
恐怖袭击 恐怖分子袭击大坝,造成水库大坝发生重大险情,有可能导致库水突然下泄
工程事故 坝体出现局部滑坡
坝体出现大面积渗漏
Ⅲ级较严重(黄色) 洪水 根据洪水预报,可能遭遇50年以上100年以下一遇洪水;
库水位已达设计洪水位,但低于100年一遇洪水位;降雨量大,6h雨量已达50mm;水库流量增大较快;中短天气预报近期降雨天气仍将持续
水污染 水库库区水质监测指标有一项~二项超标,一项以上超标1倍以上,库区局部水质恶化到Ⅲ类水
恐怖袭击 恐怖分子袭击大坝,造成水库大坝发生较大险情,有可能影响大坝安全
工程事故 坝体出现多次纵向、横向裂缝
坝体局部渗漏严重
Ⅳ级一般(蓝色) 洪水 根据洪水预报,可能遭遇10年以上50年以下一遇洪水;
库水位已达10年一遇洪水位,但低于设计洪水位;6h降雨量未达50mm;入库流量较小;中短天气预报近期可以有较强降雨
水污染 水库库区水质监测指标有一项超标,库区局部水质恶化到接近Ⅲ类水
恐怖袭击 恐怖分子袭击大坝,造成水库大坝发生一般险情,但不影响大坝整体稳定
工程事故 坝体出现细微裂缝
坝体局部渗漏不严重
4.1.5突发事件信息报告
突发事件信息报告包括事件类别、预警级别、起止时间、可能影响范围、应采取的措施。
4.2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级别根据突发事件预警级别确定,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下列四级:
——红色预警,Ⅰ级响应
——橙色预警,Ⅱ级响应
——黄色预警,Ⅲ级响应
——蓝色预警,Ⅳ级响应
Ⅳ级响应由指挥部下设的办公室启动与解除,Ⅲ级、Ⅱ级、Ⅰ级响应由指挥部启动与解除。
4.2.1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当预警级别为Ⅰ级红色时,指挥长直接启动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指挥长接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后,在15min时间内发出启动Ⅰ级应急响应行动的命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指挥长的命令后,在15min时间内开始运转,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相关各方,增加值班人员,24h轮流值班,密切注视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测与预警工作;应急指挥部成员在接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传达信息后1h内就位;指挥长官召开紧急会议,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并在12h内派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应急指挥部各个成员部门或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准备工作。
4.2.2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当预警级别为Ⅱ级橙色时,指挥长直接启动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指挥长接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后,在30min时间内发出启动Ⅱ级应急响应行动的命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指挥长的命令后,在30min时间内开始运转,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相关各方,增加值班人员,24h轮流值班,密切注视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测与预警工作,启动应急处置方案,并在24h内派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工作,应急指挥部各个成员部门或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准备工作。
4.2.3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当预警级别为Ⅲ级黄色时,指挥长召开专家组会议会商决定,启动Ⅲ级应急行动。
花溪区水务管理局根据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汇报;指挥长接到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关于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后,在30min时间内发出启动Ⅲ级应急响应行动的命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指挥长的命令后,在30min时间内开始运转,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专家组,24h轮流值班,密切注视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测与预警工作;在24h内派专家组指导工作;指挥长召开专家组紧急会议,商讨应急处置方案,并命令应急指挥部各个成员部门或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做好准备工作。
4.2.4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当预警级别为Ⅳ级蓝色时,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导花溪区水务管理局自行决定对突发事件启动Ⅳ级应急行动。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根据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关于突发事件的报告信息后,在30min内启动Ⅳ级应急响应行动,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开始运转,并将相关作息传送到专家组,24h轮流值班,密切注视突发事件的发展变化,做好突发事件的预测与预警工作,指导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应视突发事件具体情况及发展趋势自行决定对突发事件进行处置。
表4.2-2 各级应急行动及行动及其关键措施
预警级别 灾情损失情况预测评估 各级应急响应行动 各级应急响应行动的关键措施
Ⅰ级
特别严重
红色 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环境影响中有一项以上为特别重大(Ⅰ级)级别 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指挥部对下游淹没区域的居民发出撤退转移警报,立即下达命令进行撤退转移,并上报花溪区人民政府
扬眉水库库区发生Ⅰ级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可能造成库区水体急剧严重恶化,造成水源地大范围内严重污染 Ⅰ级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指挥部立即发出饮水安全警报,并向花溪区人民政府上报
Ⅱ级
严重
橙色 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环境影响中有一项以上为重大(Ⅱ级)级别,其他为重大(Ⅱ级)以下级别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指挥部对下游淹没区域的居民发出撤退转移警报,做好撤退转移准备工作,随时进行撤退转移,并向花溪区人民政府上报
扬眉水库库区发生Ⅱ级重大水污染事件,可能造成库区水体急剧恶化,造成水源地较严重污染 Ⅱ级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指挥部立即发出饮水安全警报,并向花溪区人民政府上报
Ⅲ级
较严重
黄色 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环境影响中有一项以上为较大Ⅲ级较大水污染事件,可能造成库区水体恶化,造成水源地局部污染 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导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做好应急处理,对下游淹没区域的居民发布水库大坝安全状况,做好撤退转移准备工作,随时进行撤退转移,并根据实际情况上报花溪区人民政府
扬眉水库库区发生Ⅲ较大水污染事件,可能造成库区水体恶化,造成水源地局部污染 Ⅲ级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指挥部指导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做好应急处理,立即发出饮水安全警报,并根据实际情况上报花溪区人民政府
Ⅳ级
一般
蓝色 生命损失、经济损失、社会环境影响中有一项以上为一般(Ⅳ级)级别,其他为一般(Ⅳ级)以下级别 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导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做好内部应急处理,并对下游淹没区域的居民发面水库大坝安全状况
扬眉水库库区发生Ⅳ级一般水污染事件,可能造成库区水体一定程度的恶化,造成水源地局部污染 Ⅳ级应急响应行动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导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做好内部应急处理,立即发出饮水安全警报
4.3应急处置
4.3.1险情、灾情信息报告与发布
特别重大或者重大水库突发事件发生后,花溪区应急管理局、花溪区水务管理局、花溪区气象局、花溪区生态环境分局和花溪区人民政府作为负责险情、灾情信息报告的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通报花溪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并由花溪区人民政府向上级政府报告。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
表4.3-1 险情、灾情信息报告与发布
有关责任单位 姓名 职务 联系方式 时间要求 记录要求 频次
花溪区气象局 罗松 局长 13984317427 紧急状况:19时前将所测数据向应急指挥部办事机构汇报 水温、气温、降雨信息 平时:1次/日
紧急状况:2次/日
花溪区应急管理局 王明放 局长 13809472277 紧急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将所测数据向应急指挥部办事机构汇报 险情分布,具体情况 平时:2次/日
紧急状况:时间间隔2h,随险情的变化增加巡视次数和巡视部位
花溪区水务管理局 李斌 局长 13985424213 紧急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将所测数据向应急指挥部办事机构汇报 南明河出现洪峰的水面线、洪峰流量、水位、洪峰出现时间和洪水过程 平时:1次/日
紧急状况:2次/日
花溪区生态环境分局 张君发 局长 13985012696 紧急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将所测数据向应急指挥部办事机构汇报 库水的PH值、色度、硬度、矿化度、有机会物含量、有害物质等。 平时:1次/日
紧急状况:2次/日
花溪区人民政府 练余天 副区长 13885191378 紧急状况: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将所测数据向应急指挥部办事机构汇报 大坝和输、泄水建筑物应进行人工监测(裂缝、位移)、巡视 平时:2次/日
紧急状况:时间间隔2h,随险情的变化增加巡视次数和巡视部位
4.3.2应急调度
根据突发事件分析结果,制订各种紧急情况下的应急调度方案;根据应急调度方案制订相应的操作规程,确定各种紧急情况下的水库调度权限、调度命令下达、执行的部门及程序等,参见下表。
表4.3-2 应急调度
突发事件分析结果 应急调度方案 操作规程 水库调度权限 调度命令下达、执行
部门或责任人 程序
特别重大
(I级) 对于库区洪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对下游预测淹没区域的居民发出撤退转移警报,立即下达命令进行撤退转移。 淹没区群众撤退转移警报发出2h内必须全部撤离淹没区,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和警戒区人员,防止出现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 由指挥长向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下达命令,同时上报花溪区人民政府
对于库区水质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发出饮水安全警报 水库管理处应停止供水,并贴出停水公告:花溪区生态环境分局在5h内拿出治理水污染措施。
重大
(II级) 对于库区洪水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对下游预测淹没区域的居民发出撤退转移警报,做好撤退转移准备工作,随时进行撤退转移 淹没区群众撤退转移警报发出2h内必须全部撤离淹没区,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和警戒区人员,防止出现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 由指挥长向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下达命令,同时上报花溪区人民政府
对于库区水质污染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发出饮水安全警报 水库管理处应停止供水,并贴出停水公告:花溪区生态环境分局在10h出治理水污染措施。
较大
(III级) 应急指挥部指导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做好应急处理,并对下游预测淹没区域的居民发布水库大坝安全状况,做好撤退转移准备工作,随时进行撤退转移 淹没区群众撤退转移警报发出3h内必须全部撤离淹没区,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和警戒区人员,防止出现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 由指挥长向应急指挥部相关成员单位下达应急处置计划和命令,同时上报花溪区人民政府。
应急指挥部指导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做好应急处理,立即发出饮水安全警报,并根据实际情况上报花溪区人民政府 水库管理处应停止供水,并贴出停水公告:花溪区生态环境分局在12h出治理水污染措施。
一般
(IV级)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导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做好内部应急处理,并对下游 预测淹没区域的居民发布水库大坝安全状况。 淹没区群众撤退转移警报发出3h内必须全部撤离淹没区,本着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人员后财产,先老幼病残后其他人员,先转移危险区人员和警戒区人员,防止出现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办公室 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向花溪区水务管理局下达命令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指导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做好内部应急处理,立即发出饮水安全警报 水库管理处应停止供水,并贴出停水公告:花溪区生态环境分局在12h出治理水污染措施。
4.3.3应急抢险与处理
一旦发生事故时,政府应作先期处理,必要时贵阳警备区、武警贵阳市支队抽调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市公安局组织协调公安消防部队,共同参加应急救援,市卫生计生委组织医疗队参加抢救伤员。
民政、水利、粮食、商务、卫生、工信、食药监等部门储备和筹集粮食、方便食品、帐篷、衣被、饮用水、药品和其他生存救助所需物质等。
应急救援所需车辆、船只等由铁路、交通部门视情况组织安排;应急通信、事故地点动力照明等由通信、电力等单位负责准备。
各级人民政府应设立房屋安全突发事件专项应急资金,按照自筹为主、补助为辅,分级负责的原则紧急征用应急救援物资。
紧急情况下可根据需要依法征用社会交通工具和物资。
应急抢险与处理根据突发情况按照3.2各单位职责开展工作。
4.3.4应急监测和巡查
预案启动后的突发事件监测和巡查的部位、内容、方式、频次、人员组成及结果的上报方式与程序、记录方式,见下表。
表4.3-4 应急监测和巡查
突发事件监测和巡查 监测、巡查结果
部位 内容 方式 频次 人员组成 上报联络人 上报方式程序 记录方式
大坝、溢洪道闸门、泄洪放空底孔以及库区水质 大坝裂缝、位移,闸门设施开启是否正常 人工巡查、监测 时间间隔2h,随险情的变化增加巡视次数和巡视部位 练余天 由花溪区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应急指挥部汇报以及汇报内容 按照附表02(大坝险情记录与报告表记录)
视频监控 动态24h实时监控 监控录像保存
水质 污染处水质跟踪监测,并在库区不同部位选择监测点 1次/日,必要时可增加监测次数 张君发 由花溪区生态环境分局局长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向应急指挥部汇报以及汇报内容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记录
4.3.5人员应急转移
人员及财产转移安置任务受威胁区域内的人员及财产转移任务由花溪区人民政府负总责,成立由民政、农业、交通、公安、卫生、物资、商业、粮食等部门参加的区应急转移指挥部,并根据制定的转移应急预案,全面负责群众转移、安置、救灾、抚恤等工作,有关单位分别负责辖区内的群众安全转移与安置工作。
一、转移方案:
(1)转移路线按照“就近、就快”的原则;杨眉水库发生险情,受灾地区为杨眉村,受灾人口约2450人,受灾地区人民可沿歪脚—杨眉公路向西北,转入南桐线—杨眉公路,再向北转入南厂—桐木岭公路转移,可在高寨、大窝寨进行避险;还可继续沿溪孟路转移至花溪碧桂园小区进行避险。
(2)各村各单位按照制定的转移方案,明确在特殊情况下的联络方法和警报信号,包括转移的路线、地点、安置措施、交通工具等,要逐步传达到群众,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二、转移警报发布条件、形式、权限及送达方式
(1)转移警报发布条件
①遭遇超标准洪水,确认将发生洪水漫顶时;
②遭遇超设防标准地震或战争恐怖袭击等造成坝体发生结构性破坏,无法抢护,或对渗漏等险情抢护失败、无能力遏止漏水扩大时;
③依据已发生的洪水量级,进行水库调洪计算,水库泄量超过下游河道安全泄量,对下游造成严重危害时。
(2)转移警报发布形式
撤离警报利用有线、无线、视传、声传、送达等多种方法。
(3)转移警报发布权限
由水库防汛应急抢险指挥部统一发布。
(4)转移警报送达方式
采用广播、电视、手机短信、报警器或鸣笛等手段进行预警,撤离预见期较短时,水库防汛应急抢险指挥部可采用分阶段分区域发布方法,实施部分提前撤离。
4.3.6临时安置
在淹没区域附近现有的空旷地带等均可作为临时安置场所,由花溪区发展和改革局、花溪区民政局、花溪区住建局等部门规划应急临时安置场所的布局,一旦发生洪水,需要临时安置,主要职责部门应及时设立应急临时安置标志,并进行有效管理和维护。
4.4应急结束
应急结束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发布应急结束的责任人如下:
一、当启动I级或II级应急响应行动时,由指挥长在灾情得到基本控制或缓解、人员和财产基本转移后12h内上报花溪区人民政府,宣布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二、当启动III级应急响应行动时,由指挥长在灾情得到期本控制或缓解、人员和财产基本转移后24h内上报花溪区人民政府,宣布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三、当启动IV级应急响应行动时,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在灾情得到基本控制或缓解、人员和财产基本转移后48h内,宣布应急处置工作结束。
4.5善后处理
4.5.1善后处理内容
扬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事件善后处理由应急指挥部指挥长负责安排指导各成员单位完成,突发事件发生后的善后处理包括:
一、查找问题
应急响应结束后应尽快由指挥部指导各部门进行问题查找,包括事件全过程和应急响应流程各环节遇到的问题,清理预案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和责任单位、责任人。
二、经验总结
在查找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应急预案响应过程进行经验总结,梳理事件发生后预警、启动预案、应急处置和应急结束的主要环节实际执行情况和预案运行机制适应性,为修编预案提供依据。
三、事件调查
应急处理过程中,应急指挥部要注意做好相关证据和资料保存工作,处理结束后,按事故调查规定的权限,组织或配合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对事件的起因、性质、影响、责任、经验教训和恢复重建等进行调查评估。
四、预案评估
事件处理结束后,由指挥长组织相关部门对事件处理预案及本次应急工作进行总结、评价、提出改进意见等。并在1周内报花溪区人民政府。主要内容包括:事故的基本情况、接报和应急过程、应急救援组织指挥、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应急各阶段采取的主要措施、应急效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经验教训和改进的措施和建议。
4.5.2善后处理原则
善后处理原则是先生活、后生产,要积极配合各级人民政府做好灾区生活供给、救灾物资供应、卫生防疫、治安管理、恢复生产等善后工作。在进行事故调查、生产恢复工作中,要进行相应安全评估,采取保证人员安全的措施后,方能进行相应的工作,防止二次事故。
4.5.3洪水突发事件善后处置
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后,应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如下善后处置工作:
一、对突发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受灾群众与工矿企业的财产损失以及紧急调停、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抚恤、补助或补偿,资金来源由花溪区民政局提供,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司法援助。花溪区人民政府及其所辖受灾各城区人民政府在灾害消除后,应立即组织群众重返家园,恢复生产,并妥善安排好受灾群众的生活。对家园严重损坏,靠自身力量难以重建的困难群众,政府要从人、财、力、物等方面给予帮助,帮助受灾群众渡过难关。
二、卫生疫病防疫工作和环境污染防治工作由花溪区卫生健康局和花溪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组织,并负责医疗器械、药品的储备,由指挥部统一调用,同时做好灾区突发传染病的预防及治病措施。对水源水质进行检验和饮水消毒,发放日常防疫药品,检查饮食卫生,避免食物中毒,搞好环境卫生及防疫工作,资金来源由花溪区民政局负责组织。
三、突发事件的灾害保险理赔工作由花溪区民政局负责组织,对保险机构的理赔工作提出要求,落实保险监管机构,并协助保险部门迅速做好灾害事故查勘理赔工作,及时将单位及个人的受灾保护赔款赔付到位,协助受灾保护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四、花溪区公安局及其下辖部门负责灾区治安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4.5.4水质污染突发事件善后
一、对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工作人员的紧急调整、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补偿,资金来源由花溪区民政局提供,按照有关规定给予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司法援助。
二、卫生疫病防疫工作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由花溪区卫生健康局负责组织,对水源水质进行检验和饮水消毒,发放日常防疫药品,检查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搞好环境卫生及防疫工作,资金来源由花溪区民政局负责组织。
扬眉水库防洪抢险信息报送流程图
5应急保障
5.1应急抢险与救援物资保障
根据《贵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物资保障介绍: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制度。各区(市、县)政府和市相关职能部门要根据不同突发事件种类,制定本地区救灾物资生产、储存、调拨体系和方案。市有关部门按照职能分工,负责基本生活用品的应急供应及重要生活必需品的储备管理工作,确保应急物资和生活用品的及时供应,并加强对储备物资的监督管理,对各类物资及时予以补充和更新;建立与其他地区物资调济供应的渠道,以备本地区物资短缺时,可迅速调入;必要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及时动员和征用社会物资。各区、市、县政府负责本地区物资保障应急方案的实施,保证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救治药品以及重要生活必需品等物资储备。
应急抢险与救援物资的储备工作是应急保障的必要条件之一,要抓好物资储备计划,以利应急需要。物资主要是防汛物资和水质污染治理所需的各种化学品。由花溪区人民政府负责处理提供。
一、抢险物资种类和运达时间的要求
根据险情类型,所需抢险物资主要有:编织袋、水泥、铁铲、锄头、板枋材、泥土、铅丝及钢筋、碎石,砂,块石、救生衣,救生圈,雨衣、照明电源。
发生险情时,可由综合协调组按照就近调用的原则,在第一时间内将抢险物资运达指定地点。水库防汛抗旱物资储备存放点位于花溪区人民政府,联系人:练余天(副区长),联系电话:13885191378。
二、水库自备和可征调的抢险物质种类、数量、存放地点,以及交通运输、联系方式等
水库自备料物存放于水库管理库房内;为其余所需抢险物资的储备及调用由综合协调组负责,联系方式是电话、手机。
当储备物资消耗过多或储存品种有限,不能满足抗洪抢险需要时,应及时启动生产流程和生产能力储备,联系有资质的厂家紧急调运、生产所需物资,必要时可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开征集。
表5.1-1 水库自备物资表
抢险物质种类 单位 数量 备注
编织袋 只 1000
铁铲 把 50
锄头 把 50
救生衣 套 50
救生圈 套 50
5.2交通、通信及电力保障
一、交通保障
根据《贵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交通保障介绍:建立健全交通运输保障联动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要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尽快恢复被毁坏的公路、交通干线、铁路、机场及有关设施,保障交通路线的畅通。必要时,可紧急动员和征用其他部门及社会的交通设施装备。要保证紧急情况下应急交通工具的优先安排、优先调度、优先放行,确保运输安全畅通;要依法建立紧急情况社会交通运输工具的征用程序,确保抢险救灾物资和人员能够及时、安全送达。
应急交通运输保障工作具体由花溪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实施,按照应急指挥部的要求,组织车辆运送应急保障队伍、抢险器材、群众转移等,并制定可能需要的运输计划,落实提供单位,制定应急情况下道路畅通所需的措施。
二、通信保障
《贵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通信保障规定:花溪区工业和信息化局、花溪区文广局等部门,电信、移动、联通公司等有关通讯运营商要建立健全应急通信、应急广播电视保障工作体系,完善公用通信网,建立有线和无线相结合、基础电信网络与机动通信系统相配套的应急通信系统,确保通信畅通。
三、供电保障
花溪区供电局确保应急抢险救灾的电力供应;负责灾区供电系统抢修;保证应急抢险用电;执行上级防洪调度命令;正确处理发电与应急抢险的关系,效益服从安全。
5.3经费保障
《贵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财力保障规定:市财政部门和花溪区财政部门要在一般支出预算中设置应对突发事件专项准备资金,并根据实际需求,逐步提高资金提取比例。市和区(市、县)财政部门负责应对突发事件专项准备资金和公共财政应急储备资金的管理;并制定应对突发事件专项准备资金相关使用办法。
突发事件发生后,应按照“急事急办”的原则,简化工作环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相关手续,确保突发事件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各级财政、监察和审计部门要对突发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使用和效果进行监管和评估。
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资金援助。
根据不同突发事件,应急经费预算工作由应急指挥部统一安排负责。应急经费在应急预案得到批准后由花溪区民政局负责拨款;应急经费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应急经费包括应急预案编制,各级指挥部应急准备,培训学习,抢险物资购置、维护、保管,人员撤离,安置等应急处置,善后处置等直接费用。
5.4其他保障
5.4.1灾区人员基本生活保障
应急处置过程中由花溪区民政局(责任人:局长)负责解决应急转移人员基本生活问题。
5.4.2医疗与卫生防疫用品保障
《贵阳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医疗卫生保障规定:卫生部门要快速组织医疗救护队伍进入救灾现场,对伤员进行救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灾区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及时检查、监测灾区的饮用水安全。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迅速组织向突发事件影响地区提供所需药品、医疗器械。
应急处置过程中由花溪区卫生健康局(责任人:局长)负责筹措医疗与卫生防疫用品。
5.4.3警戒与治安维护
洪水淹没区或水污染影响区警戒与治安维护保障工作由花溪区公安局负责(责任人:局长)。主要任务是防止不法分子盗窃公共财物和受灾居民财物,维护社会治安和秩序。
6宣传、培训与演练
6.1宣传
宣传报道工作由花溪区人民政府牵头组织花溪区水务管理局、花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花溪区教育局等部门负责实施。
一、花溪区人民政府、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平时多渠道、多形式积极向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扬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每年在汛期(汛前、汛中、汛后)检查时,利用广播、手册等方式向社会发布大坝安全状况和防灾、减灾知识。
二、花溪区教育局平时多组织大中小学生学习《扬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应对水库突发事件的认知、避险、自求和呼救等技能。
三、花溪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在减灾日等特殊日期加强对《扬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宣传报道,在水库突发事件发生后,及时落实突发事件发生、应急险救灾现场录像和新闻采访,向社会各界和报社、电视台宣道传报首应急抢险救灾实况,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手段,做好宣传工作,表扬好人好事,鼓舞应急抢险队伍士气,安定民心。
6.2培训
应急培训工作由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具体负责定期或不定期组织部门协调培训、抢险救援队伍培训、社会公众培训,并制定应急培训的宣传手册对社会公众发放。
培训是有关部门和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内容、提高预案实施能力的重要方法。应组织公众参与培训,配合对公众宣传,帮助公众了解预案,提高配合应急处置能力。故针对扬眉水库的实际情况,计划拟定在每年汛期之前由花溪区水务管理局进行《扬眉水库大坝安全管理应急预案》的培训。
6.3演练
应急演练(习)工作由花溪区水务管理局具体负责组织落实。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应选择若干风险区域进行应急演练(习),演习应当要贴近实际,按照每1年至少进行1次桌面演练,每2年至少进行1次实战演练。
演习应包括以下内容:启动应急组织体系、预警、报警、信息采集和分析、动员准备、开进途中的交通调整和安全保障、处置能力、救援中的后勤保障、警戒计划、开展现场处置工作的步骤和方法、演习结束后的转移、评估总结、修改完善应急预案等。
演习结束后,要适时比照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演习方案,对演习的各个环节和总体效果进行评估,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修改完善演习方案,使之更符合实际工作的要求。
7附表与附图
7.1附表
附表1 扬眉水库工程技术特性表
序号及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一、水文
1、流域面积
坝址以上集雨面积 km2 5.51
2、利用的水文系列年限 年 47
3、设计年径流量 万m3 288.72
4、代表性流量
多年平均流量 m3/s 0.11
实测最大流量 m3/s 无实测资料
实测最小流量 m3/s 无实测资料
正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P=2%) m3/s 63.9 P=2%
非常运用(设计)洪水标准及流量(P=0.2%) m3/s 94.4 P=0.2%
5、洪量
设计洪水量 万m3 87 P=2%
校核洪水量 万m3 128.3 P=0.2%
6、泥沙
多年平均悬移质输沙量 t/km2.y 100
多年平均推移质输沙量 t/km2.y 20 按悬移质的20%计
二、水库
1、水库水位
校核洪水位 m 1074.51
设计洪水位 m 1074.23
正常蓄水位 m 1073.36
汛期限制水位 m 无
死水位 m 1063.00
2、正常蓄水位时水库面积 万m2
3、水库容积 万m3
总库容(P=0.2%) 万m3 155.13
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 万m3 130.94
滞洪库容 万m3 18.1 P=2%
滞洪库容 万m3 24.2 P=0.2%
死库容 万m3 7.67
4、库容系数 % 0.58
5、调节特性 多年调节
三、下泄流量及相应下游水位
1、设计洪水位时最大下泄量 m3/s 50.64
2、校核洪水位时最大下泄量 m3/s 76.65
四、工程效益指标
1、灌溉效益
面积 亩 3700
保证率 % 80
设计泄洪流量 m3/s 50.64
校核泄洪流量 m3/s 76.65
3、引水建筑物
设计引用流量 m3/s 0.37
最大引用流量 m3/s 0.4
地基特性 寒武系白云岩
进口底板高程 m 1061.00
闸门型式、数量 套 2 闸阀
引水道型式 隧洞
地基特性 寒武系白云岩
长度 m 105.5
衬砌型式 钢筋混凝土
设计水头 无压
4、其他建筑物
观测设施 自动监测系统并作坝体渗流量观测
附表2 水库水位~库容~面积关系曲线表
高程Z(m) 面积A(万m2) 库容V(万m3)
1060 0 0
1061 1.5 0.75
1062 3.6 3.3
1063 5.14 7.67
1064 6.23 13.4
1065 7.13 20.0
1066 8.24 27.7
1067 9.76 36.7
1068 11.3 47.3
1069 12.6 59.2
1070 14.4 72.7
1071 16.2 88
1072 17.8 105
1073 19.5 124
1074 21.2 144
1075 22.8 166
1076 24.3 190
1077 26 215
附表3 扬眉水库大坝巡视检查记录表
日期: 年 月 日 时 库水位 m 天气
坝
体
及
坝
区 检查部位 损坏或异常情况 备注
1.迎水坡
2.坝顶及岸坡
3.背水坡
4.坝面排水系统
5.坝趾近区
6.左岸副坝
7.右岸副坝
8.观测设施
输
水
建
筑
物 1.涵(隧)洞洞身
2.闸室
3.闸门
4.动力及启闭设备
5.工作台(桥)
6.观测设施
7.进出口段
泄
洪
建
筑
物 1.堰顶或闸室
2.闸门
3.动力及启闭设备
4.工作(交通)桥
5.陡坡与边墙
6.消能工
7.观测设施
8.机房及其他
其他
检查人: 负责人:
附表4 大坝险情记录与报告表
填报时间: 年 月 日 时 分
工程情况
建筑物名称 特性指标 工程情况
水情
水库水位 入库流量 出库流量
险情情况
险情部位 性质程度 发现时间
抢护情况
措施 队伍 效果
灾情
已产生情况 可能发生情况 可能产生
备注
填报单位: 填报人: 联系电话:
附表5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检测部位为取水口)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检测值 分类标准值
I类 II类 III类 IV类 V类
1 水温 人为造成的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周平均最大温升≤1
周平均最大温降≤2
2 pH值(无量纲) 6~9
3 溶解氧≥ 饱和率90%(或7.5) 6 5 3 2
4 高锰酸盐指数≤ 2 4 6 10 15
5 化学需氧量(COD)≤ 15 15 20 30 40
6 五日生化城氧量(BOD5)≤ 3 3 4 6 10
7 氨氮(NH3-N)≤ 0.15 0.5 1.0 1.5 2.0
8 总磷(以P计)≤ 0.02(湖、库0.01) 0.1(湖、库0.025) 0.2(湖、库0.05) 0.3(湖、库0.1) 0.4(湖、库0.2)
9 总氮(湖、库、以N计)≤ 0.2 0.5 1.0 1.5 2.0
10 铜≤ 0.01 1.0 1.0 1.0 1.0
11 锌≤ 0.05 1.0 1.0 2.0 2.0
12 氟化物(以F计)≤ 1.0 1.0 1.0 1.5 1.5
13 硒≤ 0.01 0.01 0.01 0.02 0.02
14 砷≤ 0.05 0.05 0.05 0.1 0.1
15 汞≤ 0.00005 0.00005 0.0001 0.001 0.001
16 镉≤ 0.001 0.005 0.005 0.005 0.01
17 铬(六价)≤ 0.01 0.05 0.05 0.05 0.1
18 铅≤ 0.01 0.01 0.05 0.05 0.1
19 氰化物≤ 0.005 0.05 0.2 0.2 0.2
20 挥发酚≤ 0.002 0.002 0.005 0.01 0.1
21 石油类≤ 0.05 0.05 0.05 0.5 1.0
2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0.2 0.2 0.2 0.3 0.3
23 硫化物≤ 0.05 0.4 0.2 0.5 1.0
24 粪大肠菌群(个/L)≤ 200 20000 10000 20000 40000
附表6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检测部位为取水口)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检测值 标准值
1 硫酸盐(以SO42计) 250
2 氯化物(以CL计) 250
3 硝酸盐(以N计) 10
4 铁 0.3
5 锰 0.1
附表7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检测部位为取水口)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检测值 标准值 序号 项目 检测值 标准值
1 三氯甲烷 0.06 41 丙烯酰胺 0.0005
2 四氯化碳 0.002 42 丙烯腈 0.1
3 三溴甲烷 0.1 43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0.003
4 二氯甲烷 0.02 44 邻苯二甲酸二(2-乙酸己基)酯 0.008
5 1,2二氯乙烷 0.03 45 水合肼 0.01
6 环氧绿丙烷 0.02 46 四乙基铅 0.0001
7 氯乙烯 0.005 47 吡啶 0.2
8 1,1-二氯乙烯 0.03 48 松节油 0.2
9 1,2-二氯乙烯 0.05 49 苦味酸 0.5
10 三氯乙稀 0.07 50 丁基黄原酸 0.005
11 四氯乙稀 0.04 51 活性氯 0.01
12 氯丁二烯 0.002 52 滴滴涕 0.001
13 六氯丁二烯 0.0006 53 林丹 0.002
14 苯乙烯 0.02 54 环氧七氯 0.0002
15 甲醛 0.9 55 对硫磷 0.003
16 乙醛 0.05 56 甲基对硫磷 0.002
17 丙烯醛 0.1 57 马拉硫磷 0.05
18 三氯乙醛 0.01 58 乐果 0.08
19 苯 0.01 59 敌敌畏 0.05
20 甲苯 0.7 60 敌百虫 0.05
21 乙苯 0.3 61 内吸磷 0.03
22 二甲苯 0.5 62 百菌清 0.01
23 异丙苯 0.25 63 甲萘威 0.05
24 氯苯 0.3 64 溴氰菊酯 0.02
25 1,2-二氯苯 1.0 65 阿特拉津 0.003
26 1,4二氯苯 0.3 66 苯并(a)芘 2.8×10-6
27 三氯苯 0.02 67 甲基汞 1.0×10-6
28 四氯苯 0.02 68 多氯联苯⑥ 2.0×10-5
29 六氯苯 0.05 69 微囊藻毒素-LR 0.001
30 硝基苯 0.017 70 黄磷 0.003
31 二硝基苯 0.5 71 铝 0.07
32 2,4-二硝基甲苯 0.0003 72 钴 1.0
33 2,4,6-三硝基甲苯 0.5 73 铍 0.002
34 硝基氯苯 0.05 74 硼 0.5
35 2,4二硝基氯苯 0.5 75 锑 0.005
36 2,4-二氯苯酚 0.093 76 镍 0.02
37 2,4,6-三氯苯酚 0.2 77 钡 0.7
38 五氯酚 0.009 78 钒 0.05
39 苯胺 0.1 79 钛 0.1
40 联苯胺 0.0002 80 铊 0.0001
注:二甲苯:指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
三氯苯:指1,2,3-三氯苯、1,2,4-三氯苯、1,3,5-三氯苯
四氯苯:指1,2,3,4-四氯苯、1,2,3,5-四氯苯、1,2,4,5-四氯苯
二稍基苯:指对-二稍基苯、间-二稍基苯、邻-二稍基苯
硝基氯苯:指对-硝基氯苯、间-硝基氯苯、邻-硝基氯苯
多氯联苯:指PCB-1016、PCB-1221、PCB-1232、PCB-1242、PCB-1248、PCB-1254、PCB-1260。
图3.1-1 应急组织体系框架图
7.2附图
附图1: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2:项目所在流域河流水系图
附图3:水库枢纽平面布置图;
附图4:水库枢纽主要建筑物剖面图;
附图5:水库水位库容关系曲线
附图6:水库洪水风险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