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委、区政府及法治政府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和部署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工作,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各项工作。现将我局今年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全面深入推进法治政府工作,我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的法治政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局机关办公室,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各科室负责人担任成员,负责处理日常工作,有计划推进法治政府工作。全局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工作,将其纳入本部门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工信实际,制定了法治政府实施计划,做到年初有计划、季度有督查、半年有自查。
(二)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
根据区政府下发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我局权力类型为其他类,权力名称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投资备案,责任事项为及时受理企业技改资金申报资料;在收到企业报送的备案材料后,7个工作日对相关资料进行审查,并到现场实地调查企业技改项目实施情况要求审查资料;严格按照要求,将备案项目清单按每月一次上报市工信委。责任事项依据《贵州省企业技术改造投资项目备案管理办法》第一条、第四条及筑工信发(2014)152号文。根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我局严格执行企业技改投资项目备案。推行限时办理、规范办理、透明办理,提高行政效率,不断提高为企业服务的能力,严格按照规定凡没有法律法规依据的,一律取消,能通过个人现有证照证明的,一律取消,能采取申请人书面承诺方式解决的,一律取消,能通过网络核减的,一律取消,切实解决企业、群众“办事难”问题。
(三)高度重视行政诉讼工作,不断提高思想认识
我局高度重视行政应诉工作,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增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转变观念,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行政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的积极意义,切实增强出庭应诉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时、全面、准确了解掌握行政机关行政执法的状况,有效地防止工作中可能出现的以偏概全、道听途说,甚至徇私枉法的现象,有针对性地不断改进本行政机关的工作。我局积极支持人民法院依法受理、行政应诉答辩和举证、切实履行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积极配合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依法履行生效判决和裁定、明确行政应诉工作职责、努力提升行政应诉能力、有效预防和化解行政争议及加强行政应诉工作监督管理。虽然我局没有执法权,但依然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今年以来,我局正职负责人出庭0数,副职负责人出庭0次。
(四)重大决策讨论,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
按照党委领导和纪委监督,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和阳光决策机制,认真研究报备“三重一大”事项,切实加强重点廉政风险点防范,切实强化大数据专项资金监管使用,制定了《花溪区大数据产业发展资金管理使用办法》。根据相关工作要求,我局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了《工业和信息化局法律顾问工作制度》。
(五)认真开展政务公开工作
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安排部署,我局准确把握信息公开工作的新形势、新特征,以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主线,以保障群众、企业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部门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工信政务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为落脚点,进一步规范政务信息公开程序、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主动公开政务信息内容。加强领导,统筹部署。我局进一步完善了政务公开各项工作,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持续良好开展。坚持考核评议,强化监督,健全完善监督机制,使我局政务信息公开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
二、存在的问题
今年以来,我局的法治政府工作虽取得一定的实效,但离区委、区政府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全体人员的依法行政教育还需进一步深化。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强化重大决策前的审查
建立重大事项决策前的公众参与、法律咨询、专家论证制度,充分发挥公众的参谋助手和法律顾问作用,较好的兼顾了工作实际和依法行政的要求。
(二)加强综治信访维稳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健全和完善预测预警机制、排查调处机制、应急处置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合法利益诉求,最大限度地减少不稳定因素。依法规范信访行为,处理好群众上访特别是集体上访和涉法案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三)坚持依法行政,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完善依法行政长效机制。全力推进阳光政务,健全和规范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工信网站功能,依法、全面、真实、便民、及时公开应当公开的内容,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积极推行网上审批和政务处理,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实现政府部门信息互通和资源共享。
(四)进一步加强行政应诉工作,深入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不仅增强领导干部的法治理念,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潜力,而且带动广大干部学法,使广大干部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营造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浓厚氛围。
花溪区工业和信息化局
2021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