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阳光街道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全市全面依法治市工作会议精神、全区全面依法治区工作会议精神,聚焦法治政府建设,围绕依法治区、服务大局,密切联系群众,为街道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现就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强化组织保障
(一)强化党的领导。阳光街道以齐抓共建为重点,结合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健全法治建设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法治创建工作机制,法治建设的工作基础得到明显夯实。成立由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任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组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办、各服务中心负责人、居委会支书、主任为成员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办公室设在综治服务中心,形成了在街道党工委统一下,各部门及社区整体联动、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为街道的法治建设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保障。
(二)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阳光街道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为指导,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引领全面依法治街工作的思想旗帜,党工委、办事处高度重视各项法律法规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切实夯实理论根基。今年以来,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通过干部周例会、党工委(扩大)会议、主任办公会、专题培训会等形式,集中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10次。
(三)深入推进民法典实施。坚持集中学习和常态化宣传相结合,依托“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法律明白人”培训讲座。进一步提升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法律法规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通过线上“联户联心群”、微信公众号宣传,以及线下入户宣传等方式,努力让群众养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权益、反映诉求、解决问题的行为自觉,努力营造全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共计组织各类线上线下宣传20余次,累计覆盖群众30000余人。
二、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一)加强队伍建设。街道实行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和资格管理制度,在进一步加强现有2名执法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和法律知识培训的基础上,不断加强执法队伍的教育整顿,严格执法纪律,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评议考核机制,行政执法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和能力,组织相关培训2次,组织行政执法人员集中观看网络庭审2次,规范执法程序、严谨执法依据。近年来,阳光街道无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
(二)提高执法效能。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中,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限时与各社区、企事业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书,积极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整治活动,并广泛举办各类安全培训,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执法行动、治理行动、宣传教育行动等,较好地维护了街道安全生产环境。阳光街道遵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于占道店外经营、违规建房等案件,开展街道集中整治,制止占道经营、乱摆乱停行为345次,共清理流动商贩18次,清理门窗广告1130余张。通过对违规行为的有效打击,起到了一定警示效果。
(三)坚持党务、政务公开。按照“以公开为常态,以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将群众密切关注的热点问题、信息,及时予以公开。认真落实党内十项监督制度,从制度、教育、监督等各个环节抓好保廉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三、提升决策公信力执行力
(一)健全班子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机制。一是提升服务效能。我们及时将涉及规划建设、环境治理、垃圾分类等民生问题,依法公开政策依据、办事条件、程序、投诉渠道等内容,做到透明公正、严格实施。二是严格实施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作风建设,促进单位工作人员正确、及时、公正、高效行使职权。三是抓好应对社会公共的预警和应急机制。
(二)持续推进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聘请2名专业律师为街道法律顾问,多种途径参与街道重大事项决策和行政行为,为党工委、办事处决策及时提供法律意见。
四、深化源头治理工作
(一)推动信访法治化。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认真落实“民呼我为、接诉即办”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及上级有关信访工作法治化各项要求,全力为“秀美花溪·幸福阳光”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今年以来,共组织信访工作法治化学习培训活动累计20余次。同时,街道坚持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运用“三到一重”等工作方法,加大信访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实行街道科级领导包案、联合接访、专班推进等方式,在调处化解的过程中,加强与司法、法律顾问及上级相关单位的联动,高效整合资源,妥善解决问题。2022年以来,共化解信访案件6起。
(二)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矛盾纠纷预防预警,充分发挥“党小组+网格员+联户长”铁三角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作用与“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机制作用,围绕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和问题排查,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通过提前预警、提前处置化解,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社会矛盾的发生,确保辖区社会稳定有序。
五、强化应急法治保障
阳光街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强化“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生产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
(一)强化应急体系建设。2024年来,阳光街道先后制定了《阳光街道2024年森林防灭火工作预案》《阳光街道2024年汛期安全防范工作方案》《阳光街道安全生产、自然灾害类突发事故联动处置机制方案》《阳光街道2024年安全生产全面大排查、大整治、大宣传行动方案》等文件,将安全生产领域各项工作的具体流程、细节梳理清晰,明确各方责任,完善了各个工作领域的运行体系,将工作压紧压实,确保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24年以来,我街道累计召开安全生产相关工作会议共50次。
(二)突出安全隐患排查。一是持续开展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治工作,2024年以来,通过应急中心、小型消防站、各社区日常检查,以及各值班组夜巡检查情况反馈,累计发现消防隐患问题122条,目前已整治107条,整治率达93%,余下15条问题主要为小区消防设施长期瘫痪、宾馆安装防盗窗等问题,待联系消防大队做进一步整治。二是强化小型消防站管理工作,目前已制定《阳光生活圈小型消防站运行管理办法》,与4名队员签订工作承诺书,明确消防站人员、车辆、物资等管理职责,以及119平台调动出警后的信息报送工作。三是落实消防执法工作,累计落实行政处罚措施2家,均为行政警告,向消防大队报送行政处罚建议2家。
(三)提高应急准备能力。一是开展应急演练。2024年来,我街道组织开展了消防演练13次、森防演练2次、防汛演练1次、地灾应急避险演练2次、危房疏散演练1次。二是完善物资储备。2024年来,结合森防、防汛等工作实际需求,补充采购了二号防灭火工具、水带、沙袋、水马、警戒线等应急物资,并将部分物资前置到应急前线,确保遇险时能及时、充分用上。
六、推进数字政府建设
阳光街道将网格化信息平台(贵政通APP等)作为网格员开展社会治理类工作的终端,加强对社情民意、矛盾纠纷、重点人员服务、重点场所巡查以及基础信息(人、房、法),通过信息化手段为网格员减负赋能,提高基层社会治理效能。2024年阳光街道收到贵州省综治和网格化信息平台推送矛盾纠纷1016起,已办结1002起,化解率98.6%。
七、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在理论学习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系统把握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髓,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通过精准发力、普法得力、执行有力,多角度、深层次汇聚法治合力,进一步提升全体干部依法行政意识。
(二)在创新普法形式下功夫。一是充分利用“秀美花溪 幸福阳光”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推送通俗易懂、群众易于学习掌握的有关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宣传内容。二是加强以法治文化引领法治实践,广泛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以鲜活的事例、生动的语言讲述法治故事,最大限度满足群众的法治文化需求,不断提升群众法治素养。
(三)在基层法治建设上下功夫。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整合辖区律师、司法所、人民调解等法律服务资源,充分发挥社区法律顾问作用,加强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及时化解专业领域的矛盾纠纷,确保公共法律服务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