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固工程·星满花溪·七彩阳光” 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方案

“筑固工程·星满花溪·七彩阳光” 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方案

发布时间: 来源:阳光街道办事处 字号:[ ]

按照区委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花溪区深入推进“筑固工程 星满花溪”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实施方案通知》(花党建发〔2021〕2号)要求,结合具体实际,经研究,在阳光街道全面开展“筑固工程·星满花溪·七彩阳光”党建示范带创建。方案如下:

一、创建目标

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强化街道党工委领导核心作用,以学士党支部(市级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党支部)为示范,辐射仙人洞社区第一支部和第二支部、清溪社区党支部、花溪社区第一支部、望哨坡社区第三支部、英迪非公党支部,按照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党员共管、难题共解、发展共促的途径,坚持抓根本抓标准抓统筹,深入打造“集成多元、整体联动、特色鲜明”的党建示范带,力争用3年时间,真正使每名党员都成为一面旗帜、每一个基层党组织都成为一个战斗堡垒、每个示范点都成为一个标杆,“筑固工程·星满花溪·七彩阳光”党建示范带成为引领城市治理、促进社会共治、维护安全稳定、协调城市管理、营造良好环境的党建品牌。

二、创建内容

(一)三从严建强有力队伍

建设好一支强有力的组织队伍,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1.从严加强班子建设。扎实做好社区“两委”换届工作,选优配强党组织书记,党组织班子成员配备齐全、团结协作。将“筑固工程 星满花溪”党建示范带创建作为新任社区班子岗前培训、5年任期的重要内容,以推动党建示范带创建的成果检验履职成效。

2.从严强化党员队伍。发展党员标准严格、程序规范、材料齐全,对新进社区组织委员进行培训,杜绝出现三年不开展党员发展工作,定期检查各社区党员发展档案。

3.从严选拔后备干部。强化后备干部队伍教育培养和监督管理,社区支委换届工作已经结束,持续培养社区后备力量,对后备干部信息库进行动态管理,促进后备干部加速成长,建立健全干部学习教育、谈心谈话制度,通过实地察看、走访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掌握后备干部表现情况、工作任务落实情况,把考察结果作为后备干部培养、使用、调整的依据。

(二)四方面运用制度保障

加强党的建设,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真正实现党的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把制度保障落实到方方面面,从而推动党建工作有效开展。

1.不断建立健全党内生活制度。进一步规范和落实政治生活制度、组织生活制度、民主生活制度。主要包括“三会一课”制度、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学习教育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党务公开制度、党费收缴制度、民主议事制度等,推动党支部各项工作规范运行。

2.建立精细化管理制度。将党支部管理的目标、任务、职责细化分解、落实,目标精细到人头,每季度对各社区党支部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了解掌握党员学习动态,把基层党组织落实制度严不严、强不强、好不好作为检验合格党组织的重要标准,纳入年终考核。

3.建立健全党务公开制度。明确党务公开内容、时间、形式,凡是涉及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级党组织决议、决定和工作部署情况;年度工作目标和阶段性重点工作落实情况及检查、考评、奖惩结果;党建主要活动、精神文明建设情况;党组织的设置、换届选举情况;党员发展,党费收缴使用情况;民主评议党员,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重要事项报告制度等情况都要进行党务公开。

4.严肃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制。有效运用述职评议,着重看党组织书记是否树立了党建主业意识;看抓党建的心思集不集中;看对待问题的态度端不端正;看压力层层传导是否到位;看落实党建第一责任是否具化;看问题导向是否真正树立;看整改措施是否结合实际、切实可行;看党建创新工作是否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看党建工作成效是否确有提升。

(三)三举措打造务实载体

适应“互联网+”时代特点,进一步拓宽党建空间,创新党建文化项目载体。

1.推动“互联网+党建”。加快党务工作电子化进程,通过电子邮件、短信、视频会议系统、党组织QQ群、微信群等方式,对区委的重大战略部署进行广泛动员,对群众热切关注的优惠政策实施进展情况定期通报,对流动党员开展教育,推动党建工作从单向交流向双向、多向交流转变,形成广泛传播的人际扩散效应。

2.开展“党建工作创新案例”征集活动。推动各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创新党建工作形式,丰富党建工作内容,提高党建工作实效,使党建工作紧密贴合基层一线和工作对象的实际需求,激发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动力,不断提升党员服务发展的能力,打造新型党建示范点。

3.开展“阳光的最美瞬间”征集活动。把那些党员干部关切民生、为民服务、推动发展、治理城市的鲜活瞬间展示出来、宣传出去,用典型带动,进一步深化党建文化建设,营造积极的党建工作氛围,引导党员干部在主动服务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上立足岗位作贡献,树立阳光的形象、阳光的作风。

(四)四服务丰富阵地功能

真正发挥好党建阵地功能,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做好思想文化宣传工作。

1.夯实服务党员。各党组织建设便捷服务、便利活动、便于议事的红色综合阵地,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内开展“三会一课”、学习交流等各种党组织活动,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2.倾力服务群众。设置群众意见收集二维码,根据收集情况及时进行反馈,方便群众办事;对于年老体弱不能出门的居民,实行预约服务制度,居民可以通过电话预约或书面预约,社区收到预约之后应按时履行预约服务程序:登记、填写“预约服务登记表”,并按预约承诺提供服务。

3.始终服务民生。整合办理事项一图清,梳理办事资料清单,绘制办理流程图,规范为民办事事项,为党员群众提供事务办理、人才联络、法律咨询、志愿帮扶、文体活动等各项服务内容,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真正成为群众“想来、爱来、盼来、还来”的活动阵地。

4.切实服务发展。持党建引领社会治理,突出服务实效,推动社区党组织与辖区内经济组织、文化组织、社会组织等资源共享、阵地共建、活动共联,将群众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每个角落,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督查”工作制度,为发展凝聚更强合力。

(五)五个抓落实党内关怀

加强党内关怀、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增强党员归属感、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热情,引导党员积极为党努力工作。

1.不断巩固入党初心。通过发送一条祝福短信、开展一次谈心谈话、重温一次入党经历、赠送一套学习资料、做一件有意义的事“五个一”活动形式,激发党员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责任感。对新增党龄达到50周年的老党员,由组织关系隶属的党组织集中组织一次专门慰问,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对党龄60周年以上的老党员,由街道党工委在每年“七一”前后开展慰问并发放慰问金。

2.抓党内荣誉表彰机制。在“七一”前夕集中表彰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并通过参加培训、外出参观考察、优先推荐为各级党代表等形式强化党内表彰的激励作用。加大对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的宣传,引导党员干部见贤思齐、对标实干。

3.抓党员思想政治教育。紧贴党员需求组织学习,鼓励各党组织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方式上创新,依托区内各类红色资源和爱国主义教育点,推广开放式组织生活,吸引党外群众积极参与,探索运用“线上+线下”模式举办普通党员培训示范班,做精做强街道党员“春训”品牌。

4.抓全面推行党员“六必谈”。街道党工委书记、党群副书记每年分别与社区党组织书记、委员开展1次以上谈心谈话;社区党组织书记与党员每年至少谈心谈话1次。在培养发展入党和党员接转组织关系、获得功勋荣誉表彰、工作生活遇到困难、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参与群体性事件等不符合党员身份活动、受到组织处置或纪律处分时,党组织要派人与其谈心谈话,了解思想状况、传递组织关心,给予鼓励鞭策或提醒教育。

5.抓建立探访探望和临终关怀机制。每年建党节、春节前夕,对有突出贡献党员、长期患病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因公牺牲党员家属进行走访慰问。注重深入生产一线、项目一线慰问基层党员建设者,使党员时刻感受到组织的关怀。现任党组织成员、离任党支部书记和离任党员村(居)委会主任离世,街道党工委应派员参加葬礼。获得过市级以上各类荣誉的党员去世,街道党工委要派人吊唁。

(六)七推动区域共驻共建

坚持党建带群建,建立健全共驻共建工作组织体系和工作制度,同步引导驻区单位党组织融入“筑固工程 星满花溪 七彩阳光”党建示范带创建,推进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区域党建互联互动、互通共融、形成合力。全面整合辖区内党建资源,与清华中学、农商行、工商所、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二小学、红阳厂医院、西南医院、中医院、万宜广场、商会等党组织开展“契约化”共建。

1.党建工作引领。引导辖区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物质条件、政治思想、工作制度、工作水平、工作方法上帮助、指导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支持社区搞好硬件建设,联合社区开展党员教育活动和居民文体活动,参与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

2.思想工作共做。以提高居民素质为重点,相互配合,做好社区的思想政治工作,共同营造健康向上、文明进步、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

3.群众服务共办。社区党组织牵头,利用传统节日春节及端午节共同开展帮困助学、扶贫济困、便民服务等活动,向弱势群体和困难职工献爱心,积极帮助困难群众。

4.社区治安共治。以共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和谐”的新型社区为目标,相互协作,整体联动,共同解决社区内治安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安全楼院”“安全文明小区”“安全单位”等系列创建活动,积极参与街道的治安大巡防活动,消除不安定因素,共创安全社区。

5.和谐社区共享。以创文创卫和爱国卫生月为契机,社区环境绿化、净化、美化、硬化为目标,组织干部、职工、居民共同参与社区植树、种草活动,搞好辖区内的绿化工作,共同对社区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做到无乱堆乱倒、乱搭乱建,无“卫生死角”。共同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优美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

6.社区问题共商。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促进城市基层党建资源联动互补、共建共享,发挥党建示范点、示范带的辐射聚合效应,推动“四化”“强省会”等重点工作和发展任务落地落实。

7.“双报到”常态长效。健全党组织和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服务纪实、沟通反馈等制度,和社区及时对接,收集辖区居民微心愿及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厘清群众需要,制定群众需求台账,发挥在职报到党员自身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根据群众需要制定详细计划,组织在职报到党员有序深入社区,积极为居民群众解决困难。

(七)四统筹抓好领域党建

把党建贯穿社会治理的各个方面,以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抓党建引领小区居民自治,提升城市基层社会治理质量和水平,积极引导业委会、自管委和物业公司参与共建共治共享。

1.抓党建促作风建设。加强党员群众学习教育管理,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花溪区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提高党员思想政治素质,在学习的过程中认真查找问题,明确整改方向,落实整改措施,坚持边学边改、边查边改,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大兴务实之风。

2.抓党建促服务提升。围绕建强队伍,服务群众,优化提升街道-社区服务大厅,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暖心服务,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相互促进,以党建促规范,以创建抓标准,以示范带全盘,充分展现社区服务部门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3.抓党建促基层治理。以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为统揽,以创建“三感社区”为目标,建立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体系,成立“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基层社会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实行“中心+网格+联户”责任包保制度,建立网格党小组100个,推进党的“神经末梢”向居民小区、楼栋延伸。组织社区党支部共同参与城市基层治理,积极构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夯实党在城市的执政基础。

4.抓党建促辖区和谐。推进社会组织、社工、志愿者、“两代表一委员”等参与社区治理,发挥“阳光姨妈”示范带动作用,开展红、橙、黄、绿、青、蓝、紫等七类志愿服务(即以红色为标识开展党员志愿服务、以橙色为标识开展关爱老人和特殊群体暖心志愿服务、以黄色为标识开展关爱儿童志愿服务、以绿色为标识开展环保志愿服务、以青色为标识开展文化志愿服务、以蓝色为标识开展平安志愿服务、以紫色为标识开展共创共建志愿服务)。积极开展“三感社区”创建工作,努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二、工作步骤

(一)制定方案阶段(2021年11月15日前)。阳光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要结合实际统筹谋划制定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方案。各示范点党支部结合自身实际11月15日前完成创建实施方案,确定创建主题、特色打造、创建内容等,增强实施方案的可操作性,并将方案报街道党建服务中心。

(二)创建培育阶段(2021年11月中旬至2022年6月底)。各党支部严格按照“五个有”要求,全面高质量实施示范点创建工作,同时,树立品牌意识,突出特色主题。

(三)全面攻坚阶段(2022年7月初至2022年8月底)。街道党工委将对照区级党建示范带创建标准,对示范带创建工作进行自查,对照标准,及时整改,确保按标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四)推广带动阶段(2022年)。总结提炼创建工作中的先进典型和经验做法,健全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长效机制,发挥示范带辐射带动作用。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由街道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党工委副书记、街道办主任,党工委委员、人大工委主任任副组长;各分管领导及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阳光街道党建示范带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从严压实责任,形成主要领导牵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配合抓的格局,严格按创建标准全面推进。

(二)强化部门协作。街道办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主动搞好协调配合,为创建工作积极提供项目、信息、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为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凝聚合力。

(三)强化宣传带动。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介,广泛宣传发动,调动基层党组织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党建示范带建设工作全方位晒出来,让群众看到工作进展与成效,挖掘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

(四)强化督促落实。由党建服务中心牵头,抽调人员组成督查组,对创建示范点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督查指导,及时解决创建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工作滞后的予以通报,确保高效高质量完成各阶段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