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久安乡小山村迎来了“赶集日”。从五点半起,商贩们纷纷进驻、摆开摊位,村民们也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有的步行,有的搭乘新开通的公交,一张张充满期待的脸庞,在晨光中格外明亮。
市集上,生活百货、食品果蔬、农具小吃,琳琅满目、应有尽有。自产自销的久安茶叶、现场炸制的豆腐果、农家自种的黄桃,都成了最抢眼的风景。摊主们笑脸迎客,一边张罗买卖,一边唠着家常:“便宜了,黄桃便宜卖了!自家种的!”吆喝声、议价声、欢笑声,交织成一首再动人不过的乡村交响曲。
这一天,比往常更显不同。就在前一天,久安乡正式开通了定制公交,从久安乡人民政府通往轨道马王庙站。以往只能靠步行或摩托车出行的村民,如今可乘坐公交轻松往返。“现在通了公交,又可以赶场,方便多了!”一位大姐边挑蔬菜边笑着说。公交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成为连接城乡、沟通人心的纽带,让“赶集”这件事变得更加从容、更有温度。
乡政府和小山村村“两委”也做足了准备,不仅安排人员在现场疏导交通、宣传安全知识,还特设了休息区,提供免费大碗茶。乡卫生院也借此人气场景,开展义诊服务,为村民测血压、解疑惑,让市集在热闹之外,更添一份温暖与关怀。
这一切,并非偶然。在全面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背景下,久安乡依托公交开通和传统市集的深度融合,不仅打通了物理意义上的“最后一公里”,更打通了公共服务与民生需求的“最后一厘米”。“赶集日”不再只是买卖场合,更成为文化交汇、邻里互动、政策落地的重要窗口。
公交连接城乡,驶进的是老百姓的心坎;烟火升腾之处,照亮的是乡村振兴的前路。久安乡用最朴实的方式诠释着:真正的民生工程,就应如此——看得见、摸得着、走得到、用得上。定制公交,赶集烟火,承载着辖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映照出一幅交通更便捷、服务更下沉、邻里更温暖、乡村更鲜活的新时代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