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抓”工作法构建防溺水“智慧防护网”

“五抓”工作法构建防溺水“智慧防护网”

发布时间: 来源:溪北街道办事处 字号:[ ]

随着夏季高温来临,溺水事故进入易发高发期。为切实保障辖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生命安全,溪北街道坚持“预防为主、联防联控”原则,创新实施“五抓”工作法,全面构建“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防溺水安全体系,今年累计开展专项行动11次,排查整治隐患点5处,实现重点水域智能监控全覆盖。  

一是抓责任落实,构建联防联控机制。建立街道主要领导牵头、多部门协同的防溺水工作机制,召开专题部署会10余次,明确水务、教育、综治、应急等部门及9个社区的职责分工。实行“街道-社区-网格”三级责任链条,对重点水域落实“一名包保领导+一名街道干部+一名社区人员”的定点值守模式,形成“人人有责、层层负责”的工作格局。

二是抓宣传引导,提升全民防范意识。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矩阵: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推送防溺水科普视频12期,覆盖9个社区;线下组织网格员开展“进企业、进学校、进家庭”宣传行动,发放宣传单500余份、张贴海报50余张。向临水商户发放《安全告知书》,网格员利用“小喇叭”开展流动宣传,实现“水陆空”全覆盖式安全教育。

三是织社区网格员对辖区河流、山塘、水库开展“拉网式”排查。重点锁定花溪河沿线5处高风险点位(平桥穆家坝、麦翁桥等),增设智能监控摄像头11个(含红外感应、声光报警功能),实现危险水域24小时动态监测。实行“定时巡查+重点值守”制度,确保隐患点24小时有人管、有人巡。

四是抓科技赋能,提升智慧防控水平。投入无人机、智能救生设备等科技装备,构建“空中巡查+地面值守”防控网:

-智能监控:在5个风险点安装11个智能摄像头,具备红外感应、语音警示、自动抓拍功能,预警信息实时推送至管理平台;

-物资储备:配备救生圈15个、救生衣15件、救生绳15根、救生杆10根等应急物资,定期维护更新;

-无人机巡查:利用热成像无人机每日早晚开展空中巡查,与智能水上救生担架联动,事故响应时间缩短50%;

-物理隔离:在平桥、上水老居委会等区域增设防护栏、隔离网,从源头减少人员靠近危险水域。

五是抓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联合社区、湿地公园管理处开展防溺水实战演练,模拟人员落水、紧急救援等场景,重点培训抛绳救援、心肺复苏等技能。建立“1分钟响应、3分钟到位、5分钟处置”快速救援机制,提升联防联控单位应急响应和协同作战能力,确保突发情况高效应对。  

目前,街道防溺水工作已形成“责任明确、宣传到位、防控精准、救援有力”的闭环管理体系。下一步,溪北街道将持续深化“五抓”举措,重点加强留守儿童等重点群体关爱,探索建立“家校社”联防机制,全力守护群众生命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