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板镇关于加强“五一”和数博会期间 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石板镇关于加强“五一”和数博会期间 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 来源:石板镇 字号:[ ]

各部门、各村(居)、各企业(市场):

为切实做好“五一 ”假期及数博会期间安全风险防范工作,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类事故灾害,确保石板镇安全生产形势平稳有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按照国务院和省、市、区有关部署,现将有关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 、切实提高思想认识。“五一 ”假期即将来临,2023年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将于5月26日至5月28日在贵阳举办,加之主汛期来临,极端天气频发易引发耦合事故,各类风险交织叠加,安全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各部门、各村(居)要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到抓好“五一 ”和数博会期间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意义,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强化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坚决克服麻痹心理、松懈思想,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认真分析“五一 ”和数博会期间安全生产的形势,查找本地本行业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的薄弱环节与短板,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落实管控。要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督导检查,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全力防范各类事故灾害发生,为“五一”和数博会等重点时段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 、紧盯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监管。各部门、各村(居)要根据“五一 ”和数博会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切实加强对重点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交通运输要加强对“两客一危一货”、校车、汽车吊车、商砼运输车、渣土车、重型货车、网约车、救护车和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检查,严厉打击“三超一疲劳”、无证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杜绝乘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品搭载客运交通工具。加强对司乘人员的安全教育,要对各类交通运输工具技术性能和状态进行全面检查,防止“带病”运营。要强化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监管,持续推进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治理。矿山要加强对已关闭矿井、基建矿井、改扩建矿井等巡查,严防非法生产、突击生产、私挖盗采。建筑施工要严格执行项目负责人带班制度,加强对高边坡、深基坑、高支模、起重机械、隧道施工、脚手架等的安全监管,随时关注短时大风和雷雨等极端天气对工程的不利影响,发现危及安全必须立即停工撤人,严禁盲目赶工期抢进度、冒险施工等违法违规行为。消防要深刻吸取近期4月17日浙江武义县重大火灾事故和4月18日北京长峰医院重大火灾事故经验教训,按照市政府4月19日召开贵阳贵安消防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针对当前气温升高、火灾易发的特点,深入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突出城市综合体、高层建筑、医院、美容院、学校、宾馆、博物馆、福利机构、托育机构、娱乐场所、车站、“多合一 ”场所、劳动密集型企业、仓储设施等重点防控对象,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文化旅游要强化对旅游景区设施设备检查和维护管理,重点检查观光车辆、玻璃栈道、热气球、滑翔伞、客运索道、过山车、滑索、船舶等设施设备,对达不到安全要求的和存在洪水、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隐患的要及时封闭、停止运营。严格落实旅游高峰时段分流工作措施,严防发生拥挤踩踏等安全事故。城镇燃气要对城镇燃气管道安全运行监测,严厉打击第三方施工破坏燃气管道行为。要全面排查使用管道燃气或瓶装液化气的老旧小区、餐饮经营场所和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严肃查处不按规定安装、使用燃气泄漏报警装置的行为。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要强化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运输、经营、使用和废弃处置等环节全主体、全品种、全链条安全管理,分级分类落实管理措施,消除监管盲区。加强危化品和烟花爆竹防雷击、防高温、防汛安全检查,严防泄露、爆炸等事故发生。油气长输管道、工贸、民爆、特种设备、农业农村等其他行业领域也要结合实际,针对“五一 ”假期和数博会期间特点全面落实各项安全防范工作措施。

三、从严全过程管控风险。各部门、各村(居)、各企业(市场)要持续对本辖区本行业领域内的重大风险开展辨识,纳入台账,制定有效的管控措施,动态更新,并严格落实“两包保一盯守”责任,确保重大风险处于可控状态。“五一 ”假期和数博会期间,凡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工艺技术人员必须在岗在位。原则上不得开展动火、爆破、检维修、进入有限空间、试生产等特殊作业,因生产需要必须实施的,要严格审批、提级管理,审批通过的特殊作业,要由主要负责人现场组织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等相关人员实施,严格落实安全防范措施,进行全过程管控,严防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引发事故。

四、抓好自然风险灾害防范工作。各部门、各村(居)要完善气象应急、水利、自然资源等部门协调联动机制,加强暴雨、山洪、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监测会商,及时向受影响地区和单位发布预警信息,并确保传达到基层一线。做好极端天气应对工作,指导督促本地本行业和企业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地质灾害防范应对,着力防范化解短时雷雨、大风、冰雹等造成的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减少自然灾害损失。要高度重视森林防灭火工作,加大各类野外违法违规用火治理力度,督促各级、各相关部门对重点区域实行严防死守、加强巡查防护,及时排除火灾隐患。要严格落实基层群防群治责任,遇有险情立即组织员工、游客、群众撤离转移,确保万无一失。

五、严格落实值班值守和应急准备。各部门、各村(居)、各企业(市场)要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杜绝离岗、脱岗等情况发生,保持信息渠道畅通,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信息报送及时、准确,坚决杜绝迟报、漏报、瞒报和信息倒流。要强化应急预案演练,加强对应急队伍、装备、物资的调度,确保一旦发生突发情况能第一时间高效应对、科学处置。要健全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和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加强对人员密集场所和灾害性天气监测,及时发布气象、交通等方面信息,提醒、引导公众和企业做好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