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记者在青岩镇、黔陶乡田间看到,粮食作物普遍成熟良好,粒粒饱满,全区粮食作物实现大面积丰产。
“马场村核心区土地约100亩,栽种的水稻生长情况好于往年,没有出现干旱、灌溉和病虫害方面的问题,预计亩产可以达到650公斤。”黔陶乡马场村村委会副主任陈昌洪向记者介绍道。
据统计,今年花溪区粮食种植面积达8.43万亩,预计总产量达3.46万吨。其中,水稻约4.33万亩,玉米约3.56万亩,大豆约0.21万亩(含大豆玉米复合种植0.05万亩),马铃薯0.2万亩,其他杂粮0.13万亩。
截至目前,全区范围内玉米已收获98%,大豆全面完成采收,水稻进入集中收获期。
区农业农村局研究员陈正平表示:“当前,全区水稻收获完成40%,根据实地测产情况,目前,产量较高的水稻亩产达741.36公斤,产量较往年有所增长。今年在水稻种植技术方面,通过大力推广水稻‘两增一调’(增加种植密度和钾肥施用量,调整氮肥施用量)技术,采取病虫害绿色防控、推广高产优质品种等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通过走丰产、高效、绿色与增效生产道路,花溪实现了辖区农户从‘靠天吃饭’向‘靠技增收’的根本转变。”
据了解,为确保秋收工作高效推进,花溪区整合本地与跨区农机资源,8家农机合作社、5户农机收割大户及30台在册登记的稻麦联合收割机全力投入作业,同时吸引河南、安徽等地流动收割机跨区支援,有力保障了秋收机具需求。
区农业农村局提醒,当前正值水稻收获高峰期,预计10月中旬全面完成秋收,建议农户利用晴好天气加快抢收,做到颗粒归仓。(融媒记者: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