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黔陶乡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严格按照上级要求,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现将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推进依法治乡
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也是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基础支撑,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和提出,是时代的要求、实践的呼唤和历史的必然。一是抓住领导干部“关键少数”。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上主要领导带领领导班子成员学法用法,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纳入全乡工作规划,严格落实专题学法、会前学法、中心组集体学法等制度,充分发挥领导领学促学作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的重大意义,为了进一步增强学习贯彻的坚定性和自觉性,2023年我们将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7次。二是抓住干部职工“绝大多数”。将习近平法治思想列入党员重点学习内容和全乡机关干部年度培训计划,组织干部职工参与法宣在线学习,提高学法效果。2023年组织机关干部参加“贵州省智慧普法依法治理云平台”学习考试42人次,组织村居干部参加“法律明白人”培训学习44人次,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推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
二、坚决扛牢第一责任人职责,全面推进法治建设
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是一项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系统工程。对黔陶来说,就是要紧紧围绕发展目标,抓住堵点、重点、难点,切实提升基层治理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一)在基层治理上攻难点。一是以“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为依托,以群众诉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落实“乡镇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实行网格重点“接诉”、综治中心重点“统诉”、整合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村级力量“应诉”,运用法治方式,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关键小事”,将群众诉求和矛盾纠纷解决在当时当地。2023年排查整改问题、化解矛盾纠纷95个。二是推动完善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个体系应该紧紧依靠群众,激发群众创造,集聚群众智慧,全面落实“四议两公开”机制,接受群众监督,并大力推行坝坝会、“周三接访日”、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等机制,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把人民群众的“土办法”变成解决问题的“金点子”,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防范化解各类风险。完成8个村(社区)法治阵地全覆盖,配备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为村(社区)重大决策、企业项目合同等提供法律意见80余次,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人次。
(二)在守住底线上抓重点。一是守好安全生产底线。严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三管三必须”的要求,扎实推进“打非治违”常态化工作,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大宣传、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促进全乡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共发动乡村两级干部、网格员573人次,对辖区17家企业以及158家“九小”场所开展重大隐患专项排查整治,专项检查135次,共排查出问题隐患12条,整改率100%;实施值班组“日查夜巡”工作机制,对超员超载、黑校车开展检查,累计检查140车次,处理黑校车4辆;收缴扣留违规摩托车42辆,扣押私挖盗采车辆4辆。二是守好党风廉政红线。强化党员干部“八小时外”监督,签订“八小时外”廉洁自律承诺书200余份,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八小时外”表现情况自查200余人次,警醒党员干部在“八小时内外”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从严规范约束自身言行。加强对干部执行纪律和遵守制度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提醒违反规定的苗头性现象。2023年共提醒约谈干部职工21人次,严把选人用人政治关廉洁关,乡纪委回复党风廉政意见24人次。。
(三)在高质量发展上通堵点。聚焦企业发展中的痛点、阻点、难点,为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施工建设营造法治安全稳定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一是认真践行“贵人服务”理念,常态化开展“进企业、送政策、听诉求、解企忧”,针对辖区内企业,依法深化“放管服”、降成本等举措,在符合政策规定的情况下,用足用活各项措施,拿出更加务实有力的治理举措,让营商环境更加公开透明、公共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二是重点关注土地征用、劳动争议、合同履行等领域矛盾纠纷,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力促政企互助共建共赢。联合派出所,对恶意阻工、无理堵路、损害财物、强拉工程等阻碍项目建设、影响正常施工、破坏营商环境的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以优质服务让企业倾心而来安心发展,确保重点项目有序推进。
(四)在突出重点领域上治痛点。根据中央依法治国办对贵州开展实现法治建设工作实地督察反馈问题,我乡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对工作中涉及依法行政的重要领域进行举一反三查摆问题,并认真反思加以整改。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法治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法治建设是一项兼具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系统工程,还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
一是对法治工作组织建设的重视度不足。对法治队伍建设抓的较少,法治建设工作由多部门协同开展,缺乏清晰的职责和岗位设置,没有相应的标准化流程,职责程序上的隔绝导致工作机制失灵,法治工作基础薄弱。加之行政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缺乏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素养提升和专项法治学习,法律业务能力和行政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是法治建设队伍不够健全,专业性水平有待提高。我乡法治建设和行政执法工作人员往往身兼数职,缺乏系统化、专门化的理论素养提升和专项法治学习,法律业务能力和行政执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法治宣传方式的创新有待加强。普法宣传方式主要包括发放宣传资料、展出宣传板、悬挂条幅等传统普法形式,而利用微信公众号、文化融合等方式开展普法的运用不够,创新方法的力度有待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