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花溪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花溪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花溪调查队
2016年4月28日
2015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各项政策措施,紧紧抓住省、市支持花溪区建设文化旅游创新区和打造千亿级开放创新平台的机遇,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牢固树立并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围绕全年工作目标,积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有效化解经济下行压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494.97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16.1%。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的比重由2010年的12.4%提高到2015年的17.1%。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29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1.2%;第三产业增加值18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5.2%。人均生产总值77635元,比上年增长11.4%。
表1 2015年花溪区生产总值
指 标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生产总值 |
4949685 |
12.4 |
第一产业 |
176221 |
6.4 |
第二产业 |
2950090 |
11.2 |
#工业 |
2425204 |
8.8 |
建筑业 |
524886 |
23.8 |
第三产业 |
1823374 |
15.2 |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
227164 |
20.5 |
批发和零售业 |
211773 |
2.6 |
住宿和餐饮业 |
128597 |
6.5 |
金融业 |
361148 |
29.6 |
房地产 |
177919 |
19.1 |
营利性服务业 |
167158 |
11.3 |
非营利性服务业 |
549615 |
12.3 |
二、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7.62亿元,比上年增长6.4%。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2.64亿元,比上年增长8.1%;林业增加值0.01亿元,比上年下降42.0%;牧业增加值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0%;渔业增加值0.005亿元,比上年增长0.2%;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8.0%。
表2 2015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指标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
176221 |
6.4 |
种植业 |
126437 |
8.1 |
林业 |
100 |
-42.0 |
牧业 |
38810 |
1.0 |
渔业 |
51 |
0.2 |
农林牧渔服务业 |
10823 |
18.0 |
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860公顷,比上年下降3.7%;油菜籽种植面积2567公顷,比上年增长4.6%;蔬菜种植面积16860公顷,比上年增长4.1%。
全年粮食总产量4.55万吨,比上年下降0.8%。油菜籽产量4595吨,比上年增长13.1%;蔬菜产量达40.59万吨,比上年增长4.0%。
表3 2015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绝对数(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 食 |
45520 |
-0.8 |
﹟夏 粮 |
3316 |
-9.7 |
秋 粮 |
42204 |
0.0 |
蔬 菜 |
405865 |
4.0 |
油 料 |
4886 |
11.1 |
﹟油菜籽 |
4595 |
13.1 |
水 果 |
4704 |
-7.5 |
茶 叶 |
955 |
1.4 |
年末生猪存栏8.03万头,比上年下降26.4%;家禽存栏107.63万只,比上年下降8.2%。全年生猪出栏14.21万头,比上年增长0.1%;肉类总产量1.77万吨,与上年基本持平;禽蛋产量5074吨,比上年增长2.0%;家禽出栏117.61万只,比上年增长0.2%。
表4 2015年主要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肉类总产量 |
吨 |
17655 |
0.0 |
禽蛋产量 |
吨 |
5074 |
2.0 |
猪出栏数 |
头 |
142103 |
0.1 |
家禽出栏数 |
只 |
1176129 |
0.2 |
水产品产量 |
吨 |
57 |
3.6 |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242.20亿元,比上年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63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1.3%。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烟草制品业 |
万元 |
1565069.10 |
-2.4 |
卷烟制造 |
万元 |
1565069.10 |
-2.4 |
汽车制造业 |
万元 |
81004.70 |
-6.5 |
改装汽车制造 |
万元 |
20685.40 |
85.6 |
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 |
万元 |
60319.30 |
-7.2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
万元 |
77213.70 |
22.4 |
制鞋业 |
万元 |
11999.00 |
-4.8 |
橡胶鞋制造 |
万元 |
11999.00 |
-4.8 |
医药制造业 |
万元 |
15460.30 |
11.6 |
中成药生产 |
万元 |
4574.90 |
-63.7 |
生物药品制造 |
万元 |
85000.70 |
9.7 |
金属制品业 |
万元 |
74461.10 |
8.2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万元 |
96289.20 |
23.4 |
水泥制造 |
万元 |
12184.40 |
20.7 |
表5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2000万元及以上口径)分行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表6 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2000万元及以上口径)企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自来水 |
万立方米 |
442.58 |
11.1 |
供电量 |
万千瓦时 |
33151.51 |
-12.9 |
软饮料 |
吨 |
128886.0 |
6.4 |
钢材 |
吨 |
321148.05 |
-14.8 |
中成药 |
吨 |
61.38 |
-37.8 |
玻璃容器 |
吨 |
34039.12 |
36.0 |
卷烟 |
亿支 |
553.70 |
-2.0 |
饲料 |
吨 |
102153 |
2.0 |
彩色电视机 |
万台 |
123.10 |
6.4 |
全区建筑业实现增加值52.49亿元,比上年增长23.8%。年末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26户,全年完成建筑施工总产值22.53亿元,比上年下降16.6%;施工面积4.02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2.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及以上口径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投资)464.61亿元,比上年增长20.4%。其中,城镇投资434.81亿元,比上年增长26.2%;乡村投资29.80亿元,比上年下降28.0%。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投资0.74亿元,比上年下降67.1%;第二产业投资108.38亿元,比上年下降18.3%;第三产业投资355.49亿元,比上年增长41.6%。
表7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50万元口径)及其增长速度
指 标 |
单 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5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464.61 |
20.4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349.94 |
25.9 |
房地产开发 |
亿元 |
114.67 |
6.2 |
按城乡分 |
|
|
|
城镇 |
亿元 |
434.81 |
26.2 |
乡村 |
亿元 |
29.80 |
-28.0 |
按三次产业分 |
|
|
|
第一产业 |
亿元 |
0.74 |
-67.1 |
第二产业 |
亿元 |
108.38 |
-18.3 |
第三产业 |
亿元 |
355.49 |
41.6 |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114.67亿元,比上年增长6.2%,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4.7%。商品房销售面积95.51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7.8%。商品房销售额60.51亿元,比上年下降5.6%。
消费品市场与物价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分行业看,批发业销售额53.04亿元,比上年下降2.4%;零售业销售额173.15亿元,比上年增长7.8%;住宿业营业额4.00亿元,比上年增长15.3%;餐饮业营业额10.72亿元,比上年增长17.1%。
限额以上企业实现零售额142.33亿元,比上年增长4.1%。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5.59亿元,比上年下降26.6%;零售业销售额141.08亿元,比上年增长1.7%;住宿业营业额1.59亿元,比上年增长7.4%;餐饮业营业额0.39亿元,比上年下降10.3%。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102.3%,比上年上涨2.3%。扣除食
品和能源价格指数102.2%,比上年上涨2.2%;服务项目价格指数104.7%,比上年上涨4.7%。消费品价格指数101.3%,比上年上涨1.3%。其中,食品类价格指数103.0%,上涨3.0%;烟酒及用品类价格指数102.9%,上涨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指数100.2%,上涨0.2%;交通和通讯类价格指数102.5%,上涨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指数104.6%,上涨4.6%。商品零售价格指数99.7%,下降0.3%。
六、对外经济
全年招商引资签约省级调度重点项目62个,市级调度重点项目47个;大健康招商签约项目5个。成功引进传化智能公路港、泰坦集团花溪智慧旅游等重大项目,全区引进省外到位资金442亿元,比上年增长20.0%;实际直接利用外资17385万美元,比上年增长20.2%;外贸进出口总额3584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8.6%。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杨孟路、田园南路等12条区域或城市干线(道)建成通车,形成以贵阳绕城高速、南环线、甲秀南路、贵惠大道、孟关大道等公路为主骨架,以县、乡公路为补充的公路网体系,全区公路通车路程达1080余公里,实现100%的村通油路或水泥路。孟溪路、花桐路、印象路、思杨路延伸段等城市路网正加快建设,全年组织实施招呼站建设60个;调整12辆花溪--青岩班线车辆在周末绕行溪南中学,调整花溪万达公司10路公交车延伸到石板井村,开通花溪--芦荻村农村班线;新增投放204辆LNG客运车,市民出行更加便捷。
全年花溪片区邮政业务收入2173万元,比上年增长18.4%。全区电信业务收入82674.60万元,比上年增长16.2%。全区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7.17万户,比上年增长0.5%;移动电话用户113.03万户,比上年下降17.1%;计算机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1.35万户,比上年增长30.2%。
全年旅游总人数1627.3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3%。其中,接待入境旅游人数3.9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9%。实现旅游总
收入141.99亿元,比上年增长19.9%。
八、财政与金融
2015年,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62.23亿元,比上年增长12.8%,“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6.2%。其中,税收收入55.23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3.89亿元,比上年增长15.0%,“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29.9%。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6.78亿元,比上年增长9.2%。
年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26.80亿元,比年初增加148.2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27.6%。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527.51亿元,比年初增加135.89亿元,比上年末增长34.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积极推动教育改革实验区、“9+3”行动计划等工作有效落实,开展50所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营养餐改善试点工作,补充学校学生宿舍供给,基本满足小学30%、中学70%的住宿率;完成1所幼儿园、6所学校塑胶运动场和5所寄宿制学校浴室的改扩建工作。实行“控辍保学”工作机制,确保适龄儿童依法接受义务教育,小学毛入学率达116.67%,辍学率0.018%;初中毛入学率达109.16%,辍学率0.499%;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1.8%。“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86.27%;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阶段在公办学校就读比例60.7%。全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106.88%;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2.17%,中职学校在校生流失率1.9%。
全区共有各类学校243所,城区148所,镇区32所,乡村63所。其中,幼儿园108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122所(小学82所,初级中学17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3所),高中教育阶段学校11所(完全中学4所,高级中学3所,十二年一贯制学校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工读学校1所。全区共有各类毕业生27296人,学前教育毕业生8516人,小学毕业生7122人,初中毕业生7824人,高中毕业生3742人,工读学校毕业生92人。全区招生30619人,学前招生10877人,小学招生8980人,初中招生6570人,高中招生4104人,特殊教育招生4人,工读学校招生84人。全区共有在校生99803人,学前教育在校生20692人,小学在校生45981人,初中在校生20948人,高中在校生12091人,特殊教育在校生6人,工读学校在校生85人。
全年花溪片区专利申请914件,专利授权1151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家。通过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作用,共推荐企业、部门申报省级项目8个,市级项目4个,获得省级项目立项6项,市级项目立项2项;引导实施《高压交联电缆生产自动化与计算机临近系统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千人计划”大数据研究院项目》、《花溪区商业网点规划编制》、《花溪区公共服务管理平台系统建设》等各类科技创新项目24个。经开区专利申请891件,专利授权397件,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家。组织申报“真空镀铝转移PET基膜回用技术研究”、“特种截面Inco718高温合金焊接环件制造关键技术”等30多个国家、省、市科技项目。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全年举办文化活动52场,其中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23场,文艺演出29场。开展“我们的节日——花溪区2015年春节民族民间歌舞大联欢”、“灵秀花溪——第二届女子书法美术作品展”、“文化惠民大舞台、市民才艺展风采”、“四月八”、“六月六”、“花溪区纪念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等活动;利用文化服务流动大篷车到乡镇开展辅导、培训43次,到学校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56次。区图书馆接待读者3.2万余人次,图书借阅量达2.16万余册;积极开展农家书屋培训、“共筑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流动书箱”进社区等活动。
全区年末区级以上医疗机构二级医院2所,三级医院3所;乡级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4所,计生服务机构6所;村级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站12个,村卫生室147个。除区乡村三级医疗网络以外,厂矿、民营一级医院、门诊部、诊所等各级医疗机构148个。卫生技术人员4047人,其中执业医师1460人,执业助理医师72人,注册护士2157人。卫生机构床位总数3178张。
成功举办“2015贵阳国际马拉松赛”,组织开展“冬泳表演”、农村“小康杯”篮球赛、春节象围棋赛、职工篮球赛、职工足球赛等赛事活动;组织老年人参加“三八节”、“重阳节”、“手杖操、健步走”、“全民健身--健步走”、太极拳等赛事活动。
人口与就业
根据贵阳市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全区年末常住人口64.1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83万人;年平均人口63.76万人。全区人口出生率10.58‰,人口死亡率5.01‰,人口自然增长率5.57‰。
全年城乡统筹就业24136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9748人,比上年增长4.2%。完成职业技能培训2665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培训1520人,农村劳动力培训1145人。发放就业小额担保贷款金额2604万元,新增扶持人数304人。累计创建充分就业社区34个,充分就业社区创建率为77.3%。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2389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
十二、人民生活与社会保障
根据国家统计局花溪调查队住户调查资料,全年全区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532元,比上年增长8.9%;城镇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301元,比上年增长13.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414元,比上年增长9.6%;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1788元,比上年增长15.7%。
全区城乡低保对象4141户7569人,其中,城市低保对象1890户3348人,农村低保对象2251户4221人。城市低保标准由475元/月提高到530元/月;农村低保标准由200元/月提高到235元/月。全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2475.73万元,其中,城市低保对象22619户次40744人次,发放保障金1584.58万元,月人均补差392元;农村低保对象27132户次52428人次,发放保障金891.15万元,月人均补差169元,有力保障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不断加大五保供养资金投入,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逐年提高,五保供养对象1449户次1493人次,全年累计发放五保供养金47.14万元。
年末全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4939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43413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3386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3668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51130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16384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81887人。
十三、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
大力实施“治水”、“治气”、“控污”、“增绿”等工程,青岩污水处理厂、石板污水处理厂建成并投入试运行,花溪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项目加快建设。全年完成石漠化综合治理植被恢复工程1410.7公顷,实施环城通道绿化建设1293.11亩,造林绿化5546.1亩。全年新增绿地21.76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9.5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35平方米,全区森林覆盖率达45.61 %。
全年COD削减量690余吨,氨氮削减量20余吨,减少燃煤15163.2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硫653.18吨,减少烟粉尘158.95吨,减少氮氧化物44.58吨。完成生态环境补水量13.55万立方米,环境空气污染指数(API)优良率达98%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
全年平均气温16.1℃,全年相对湿度83.0%,总降水量1323.5毫米,日照时数1105小时。
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事故32起,比上年下降25.6%;死亡22人,比上年下降4.4%;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均实现“双降”。
亿元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为0.044。
注释:
1、公报中所列数据为初步统计数,统计指标相对数按同口径计算。
2、公报所列数据按行政区统计,如无特殊说明统计口径均包括经开区和贵安新区直管区。
3、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部门统计数据不完全一致的情况。
4、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和人均生产总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
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贵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6、部门统计资料来源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经开区有关统计资料来源于经开区产业发展局。
19